戴志勇,张荣彬,胡 伟,甘欢华,喻 静,陈 选,李梦怡,任国谱
2024, 40(8):1-9,1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92
摘要:婴幼儿辅助食品是指适于 6~36月龄婴幼儿食用的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以及辅食营养补充品。文章总结了婴幼儿食品的国家标准现状、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分阶喂养体系现状,以及婴幼儿辅助食品的产品现状,讨论了婴幼儿辅助食品的特点,并结合国际吞咽障碍食物标准行动委员会 (IDDSI)的分级标准,按食品质构提出适合婴幼儿分阶喂养的 5个阶段“中度稠、高度稠 /细泥型、细馅型、软质型、常规型(容易咀嚼 ) ”,进一步从胃容量、吞咽咀嚼能力、均衡营养等方面定量讨论了婴幼儿辅食分阶喂养体系的建立,并提出婴幼儿零辅食的生产只需适度强化必要的营养素。
黄雄伟,袁 晓,谭益升,曾宪峰,冯 敏,谭金华,刘丹丹,叶美玲
2024, 40(8):10-15,10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19
摘要:[目的]分析豆制品中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方法]采用现场检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豆制品企业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采用 GB 5009.182—2017第二法和 (103±2) ℃烘烤 5 h,作为检测豆制品中铝残留量的方法和前处理条件;采用清水浸泡、超声波清洗,验证清洗工艺对于减少豆制品中铝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豆制品中使用含铝添加剂并无工艺必要性;固体消泡剂、石膏、香辛料和茶粉中铝的残留量远高于大豆,经清洗后的原辅料中铝的残留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豆制品中铝的残留量超标并非使用含铝的食品添加剂所致;主要原因有大豆原料清洗不彻底,将铝含量很高的泥土和灰尘带入到豆制品中;部分大豆原料的本底值较高,固体消泡剂、石膏、香辛料、茶粉等部分辅料的铝含量高,多种成分和因素叠加,导致铝残留量超标。
2024, 40(8):16-22,3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32
摘要:[目的]探究差异化脱蛋白对米粉理化功能性质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酶法、碱法对米粉进行差异化蛋白脱除,并对脱蛋白米粉的破损淀粉含量、粒径分布、颗粒表观形态、溶解度、膨润力、糊化特性及质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蛋白凝胶电泳 (SDS-PAGE )和激光共聚焦 (CLSM)结果表明,碱法是等比例脱除各蛋白亚基,而酶法对淀粉颗粒表面蛋白脱除的均一性更好;原粉粒径分布的主峰大约在 70 μm处,而脱蛋白米粉的主峰则向左偏移至 6 μm处;随着蛋白含量的降低,脱蛋白米粉的破损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弹性、硬度显著升高,其中酶法 3%米粉的粒径分布最为均一,D90最小(23.58 μm),破损淀粉含量也由原粉的 3.32%降低至 1.48%,而弹性和硬度相比原粉分别提高了 54.55%,52.60%;与原粉相比,脱蛋白米粉具有较低的峰值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其中酶法 3%米粉的崩解值和回生值均最小,说明其热糊稳定性最好,且不易回生。[结论]碱法和酶法均能有效脱除蛋白,提升早籼米粉的粉质特性,相比之下酶法处理条件更加温和,蛋白和粒径分布更加均一,抑制回生效果更明显。
2024, 40(8):23-3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11
摘要:[目的]探究外源添加剂对小龙虾虾糜制品凝胶特性的作用。[方法]试验设计了 3种外源添加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hydroxypropyl distarch phosphate,HPDSP)、大豆分离蛋白 (soy protein isolate,SPI)和谷氨酰胺转氨酶 (glutamine transaminase,TGase)不同添加量,探究三者单独添加及三者的复配物 (HST)对小龙虾虾糜凝胶强度、水分分布、流变学特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等的影响。[结果]当HPDSP、SPI和TGase添加量分别为 2.0%,7.0%,0.6%时,小龙虾虾糜的凝胶特性最好 (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 HPDSP、SPI和TGase皆可以改善小龙虾虾糜的凝胶强度、质构特性和持水性 (P<0.05);同时,3种添加物均可帮助提升虾糜凝胶的储能模量 (G’ ),且HST组的 G’值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蛋白质二级结构显示,3种添加物使虾糜中蛋白质的无规卷曲和 α-螺旋相对含量减小,β-折叠和β-转角相对含量增大;扫描电镜显示,HST组具有致密有序的凝胶网络结构。[结论 ]相比于单独添加一种添加剂,HPDSP、SPI、TGase复配可以更好地改善小龙虾虾糜制品的凝胶特性与保水能力,3种外源添加剂的联合使用对小龙虾虾糜制品凝胶的改善具有协同作用。
2024, 40(8):33-3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71
摘要:[目的]研究黄精 “一蒸一制 ”炮制工艺中干燥过程多糖的变化。[方法]采用常压隔水蒸对黄精切片进行蒸制,然后在 60 ℃条件下进行热泵干燥,利用近红外光谱 (NIR)、高光谱成像 (HSI)和中远红外光谱技术对黄精干燥过程中的特征光谱进行解析,并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2D-IR)分析方法研究黄精干燥过程中的多糖变化。[结果]蒸汽加热11 h后黄精多糖含量为 3.39%,干燥 11 h后多糖含量为 6.67%,整体来看,黄精在干燥过程中多糖含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通过二维相关分析可知,多糖的特征官能团在不断发生变化,在1 016 cm-1处,其官能团变化顺序均为— CH 2的C—H伸展 →O—H基团在水中拉伸和变形 →N—H基团的伸缩振动 →O—H拉伸和 C—O拉伸组合 →C—H拉伸和C—C拉伸组合 →吡喃糖苷;HSI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利用 PLSR建立多糖的光谱预测模型,模型的 Rp2为0.903。[结论]红外光谱、HSI技术结合 2D-IR技术能很好地监测黄精在干燥过程中的多糖变化规律。
2024, 40(8):40-48,6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705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生产月份的馥郁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差异。[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HP-SPME-GC-MS )对7组不同生产月份的馥郁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曲皮、火圈、曲心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大曲共检测出挥发性香气成分 97种,醇类物质 4种、酯类物质 6种、芳香类物质9种、吡嗪类物质 10种、烷烯类物质 41种、醛酮类物质 15种、杂环类物质 8种、其他类物质 4种。大曲火圈检出 57种香气成分,主要为芳香类、烷烯类化合物;曲皮检出 52种香气成分,主要为芳香类、烷烯类和吡嗪类化合物;曲心部位香气成分最少为 49种,主要为芳香类、烷烯类和吡嗪类化合物。[结论]馥郁香型白酒酿造用大曲中火圈及曲皮是香味物质主要来源。
2024, 40(8):49-5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001
摘要:[目的]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解决贻贝重金属铅污染问题。[方法]应用近红外反射光谱结合模式识别的方法进行重金属铅污染检测。首先获得了在 950~1 700 nm范围内的健康贻贝和重金属铅污染贻贝光谱数据,应用基于随机变量组合的变量重要性分析 (variable importance analysis based on random variable combination,VIAVC)波段选择算法对光谱数据降维,筛选最佳波段子集。针对检测健康贻贝和重金属铅污染贻贝是一个不平衡的分类问题,研究探索一种基于万有引力的固定半径最近邻 (gravitational fixed radius nearest neighbor,GFRNN )方法用于贝类重金属铅污染识别。[结果]相较于传统的 K最近邻法、固定半径近邻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提出的 VIAVC-GFRNN 方法在检测重金属铅污染方面表现出更优异的性能,并且不受样本不平衡率的影响。VIAVC-GFRNN 模型的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值达到了 0.988 6,检测精度和几何均值均达 99.17%。[结论]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在检测贻贝中铅污染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2024, 40(8):58-6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49
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现制饮料中甜味剂的含量情况以及对青少年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在全省范围内的饮品店采集现制饮料样品 850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检测现制饮料中甜味剂含量。结合青少年现制饮料消费情况,对比甜味剂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评估湖南省青少年群体现制饮料中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的暴露水平。[结 果 ]湖南省青少年群体现制饮料甜蜜素的平均每日暴露量及 P97.5暴露量分别为 0.024 8(占ADI的0.230%),0.157 0(占ADI的1.430%) mg/kg BW,安赛蜜的平均每日暴露量及 P97.5暴露量分别为 0.017 6(占ADI的0.120%),0.091 2(占ADI的0.608%) mg/kg BW,甜味剂的摄入量均低于安全摄入值。[结论]目前,湖南省现制饮料甜味剂膳食暴露量对青少年群体健康造成的风险较低,处于可接受水平。
2024, 40(8):64-6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515
摘要:目前中国已基本完成了以 《食品安全法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电子商务法 》为主要脉络、以《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 》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 》为具体内容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行政监管制度的建设,但在法院案件裁判过程中,仍然存在行政监管立法不完善、行政监管依据难以统一、行政监管方式相对单一的诉讼问题。因此,应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法律概念进行界定,在个案中采取利益衡量原则进行裁判,对第三方平台的法定义务内容进行细化,创新监管手段促进行政机关与第三方平台的有力协作,以此为路径,促进中国网络食品交易持续健康发展。
2024, 40(8):70-75,9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85
摘要:研究以《食品安全法 》第75条为基础,深入探讨了食品经营企业行政责任主体双罚制的分离构想。首先,分析现行行政责任主体双罚制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后,提出了 3个创新的制度设计,包括科技驱动的监管、弹性罚款制度和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在科技驱动的监管部分,探索了如何利用大数据、AI和区块链等现代科技实现更精确、及时和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在弹性罚款制度部分,设计一种罚款制度,其中罚款的大小与违规行为的严重性、企业的规模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挂钩,以实现更公平和有效的惩罚。在负责任的供应链管理部分,强调了企业应建立全面的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制度,以防止供应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2024, 40(8):76-8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248
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餐具中 Ag、As、Pb等14种重金属元素迁移量的因素及各元素迁移的规律。[方法]以银餐具为例,选取银纯度 (92.50%,99.00%,99.90%,99.99%)、食品模拟物 (饮用水,10%乙醇,5 g/L柠檬酸,4%乙酸,茶水)、浸泡温度 (20,40,70 ℃)、浸泡时间 (0.5,1.0,6.0,12.0,24.0 h)设计混合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4种重金属元素均被检出,随着银纯度的增加,Ag元素的迁移量也增加;食品模拟物为酸性或有乙醇存在时,各元素的迁移量相对较高,且随着浸泡时间增长、浸泡温度增加,各元素迁移量呈一定的增加趋势。[结论]银餐具制品在长时间接触酸性或含酒精等食品时,重金属元素迁出量较高,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024, 40(8):84-9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80
摘要:[目的]为提高不同种类海水鱼的识别准确率,提出一种改进 YOLOv 5s的海水鱼种类识别方法。[方法]采用 K-means++ 算法对海水鱼的真实框进行聚类计算,获得与自建数据集更加匹配的锚框;用SIoU损失函数替换 CIoU损失函数作为边界框回归算法,提高边界框回归精度与收敛速度;改进骨干网络的部分 C3模块,将CA协调注意力机制融入 C3模块中,在降低模型参数量的同时还能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与检测速度;最后,优化模型的路径聚合网络,以此增强网络的特征融合能力。[结果]改进后的 Our-YOLOv 5s模型在数据集中测得平均精度均值为 98.4%、检测速度为64 s-1,分别比原模型提高了 2.4个百分点,6 s-1。[结论]该模型能够满足对海水鱼的实时检测要求。
2024, 40(8):93-9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977
摘要:[目的]解决煮糖蒸发罐人工清洗效率低、清洗质量差,存在烫伤风险等问题。[方法]研发一种可在加热管阵上方定位和行走的煮糖蒸发罐自动清洗机,该清洗机携带有可喷射高压水流的喷洒头,喷洒头可伸至管内不同深度完成对罐室内各加热管内壁的全面清洗。根据清洗机的结构及工作流程,设计了加热管中心检测及路径规划程序、硬件控制系统,并根据不同规格蒸发罐的需求,完成了单、双清洗机构清洗机样机。[结果]单清洗机效率高于人工清洗,加热管均匀分布时,双冲洗机构样机效率可达到单冲洗机构样机 2倍。[结论]该清洗机工作效率高、清洗效果好、运行安全平稳,满足自动清洗作业要求。
2024, 40(8):99-10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73
摘要:[目的]实现鸡蛋品质的无损、准确和快速检测。[方法]在高光谱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樽海鞘群算法与XGBoost 算法相结合的鸡蛋品质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樽海鞘群算法优化 XGBoost 模型的多个超参数,提高 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高光谱采集图像通过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波长选择后输入优化的 XGBoost 模型进行品质检测。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无损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试验方法可实现鸡蛋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效率,决定系数为 0.942,平均检测时间为 0.032 s。[结论]高光谱检测技术结合试验方法可以实现鸡蛋品质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
2024, 40(8):105-112,16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137
摘要:[目的]高效识别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存在蛋壳瑕疵的鸡蛋。[方法]设计了一种融合 Fasternet 模块与 YOLOv 5s的鸡蛋外观检测模型 FC -YOLOv 5。该模型使用 Kmeans++ 算法对数据集重新聚类,优化先验框;将C3结构中的Bottleneck 模块替换为 FasternetBlock 模块,减少模型参数量,同时提高模型检测精度;采用 Soft-NMS 算法作为非极大值抑制算法,提高重叠特征的检测效果;引入 CBAM注意力机制,增加网络模型对重要特征的提取能力。[结果]与YO-LOv 5原模型相比,改进后的 FC-YOLOv 5模型在 mAP@ 0.5和mAP@ 0.5:0.95上分别提高了 3.2%和5.2%,计算量和参数量分别减少了 19.6%和16.9%,且与 YOLOv 7-tiny和YOLOv 8模型相比有显著优势。[结论]试验方法在鸡蛋外观检测场景下可提高检测精度并降低参数量,达到鸡蛋自动化生产中的次品蛋识别目的。
2024, 40(8):113-119,15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89
摘要:[目的]提高鸡蛋外观品质检测的精度,建立 CNN-SVM 模型的鸡蛋外观品质检测模型。[方法]结合 CNN的自适应特征提取功能和 SVM的超强泛化分类性能,通过 6层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处理提取全连接层的特征,采用 CNN-SVM混合模型替代传统 CNN+softmax,构建一个基于 CNN-SVM 模型的鸡蛋外观品质检测方法。[结果]与SVM模型、CNN模型和 KNN模型相比,CNN -SVM 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 F1分数方面表现优异,分别为 97.97%,98.10%,98.10%,98.00%。KNN模型在鸡蛋外观品质检测上的精度最低,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 F1分数分别为77.46%,79.44%,76.75%,76.90%。[结论]CNN-SVM 模型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抗噪声能力,可以有效提高鸡蛋外观品质检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2024, 40(8):120-1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38
摘要:[目的]改善米线速冻后断条率较高、浑汤严重等问题。[方法]研究了添加 20%玉米淀粉对冻融循环过程中冷冻米线蒸煮品质、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可冻结水含量、水分分布和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添加玉米淀粉能显著提升冷冻米线冻融循环过程中的蒸煮品质,其中冻融 4次后蒸煮损失和断条率分别下降了 42.31%和36.97%,米汤中溶出的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也有明显下降。加入玉米淀粉后,冷冻米线的硬度和咀嚼性分别上升了 22.97%和26.57%,并且感官总评分上升了 13.04%。同时,玉米淀粉的加入抑制了深层结合水向弱结合水的迁移,降低了可冻结水的含量,从而减轻了冰晶对冷冻米线的机械损伤,使其表面更加光滑致密。[结论]添加 20%玉米淀粉可以提高冷冻米线的蒸煮品质和质构特性,并延缓其品质劣变趋势,同时抑制了内部水分流动性的增加,减少冰晶的生成,从而改善冷冻米线的冻融品质。
2024, 40(8):127-13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302
摘要:[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S.aureus)和沙门氏菌 (S.typhimurium )的抑菌机理,以及对紫淮山片中 S.aureus和S.typhimurium 的清除效果。[方法]通过微量肉汤梯度稀释法确定 EGCG的体外抑菌效果,并进一步通过钾离子测定、PI染色、OD 260 nm值、OD 280 nm值以及细胞形态观察明确 EGCG的抑菌机制。最后探讨 EGCG结合巴氏杀菌对紫淮山片中 S.aureus和S.typhimurium 的清除率。[结 果 ]EGCG对S.aureus和S.typhimurium 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MIC)分别为 0.512,0.256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 1.024,0.512 mg/mL。S.aureus经MIC和2MIC处理后,K+质量浓度分别上升到 2.26,2.39 mg/L,而S.typhimurium 经MIC及2MIC处理后,K+质量浓度分别上升到 1.79,1.84 mg/L,均高于未经 EGCG处理的菌株。EGCG能破坏 S.aureus和S.typhimurium 细胞膜,促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进而出现细胞内容物泄露以及细胞皱缩的现象,最终导致细菌死亡。2MIC EGCG 结合巴氏杀菌处理对紫淮山片中 S.aureus和S.typhimurium 清除率达到 100%。[结论]EGCG对食源性致病菌具有体外抑菌效果,可作为天然抑菌保鲜剂应用于食品中。
2024, 40(8):135-143,15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49
摘要:[目的]开发青稞红曲食品提供依据。[方法]以青稞为原料,筛选出富集多酚的适宜红曲霉菌菌种,优化青稞红曲米的发酵工艺,并采用 LC-MS/MS 测定红曲霉发酵后青稞多酚组成、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以多酚和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青稞红曲米发酵富集多酚的适宜红曲霉菌为 ACCC 30352;青稞红曲米富集多酚的最优发酵工艺为红曲霉菌接种量 10%、浸泡蒸馏水 pH 5、发酵温度 25 ℃、发酵时间 18 d。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比未发酵青稞分别提高了 124.03%和196.58%。发酵后,青稞红曲米中含量增加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游离型酚酸和游离型黄酮,分别为发酵前的 2.28,1.12倍。其中苯甲酸、丁香酸、香草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和阿魏酸为青稞红曲米的主要特征性酚酸类物质,芦丁和儿茶素为青稞红曲米的主要特征性黄酮类物质。青稞红曲米的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 FRAP还原能力分别为未发酵青稞的 1.39,12.48,2.65倍。红曲霉菌分泌的内切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酸性蛋白酶对提高青稞红曲米的酚类物质含量和组成起重要作用。[结论]红曲霉发酵可显著提高青稞中多酚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
2024, 40(8):144-15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47
摘要:[目的]开发一种安全、无毒且高效的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实现高得率、绿色的枸杞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并评价产物活性。通过单因素和 Plackett-Burman (PB)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选取聚乙二醇 (PEG 400)使用量、硫酸铵使用量、料液比 3个因素通过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提取条件;通过胰脂肪酶活性抑制试验评价提取物活性。[结果]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枸杞叶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聚乙二醇 PEG相对分子质量 400,PEG质量分数 28%、硫酸铵质量分数 16%、超声功率 250 W,超声处理时间 40 min、超声处理温度 40 ℃、料液比 1∶30 (g/g),该条件下所提取的枸杞叶黄酮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 (486.30±3.29) mg/g,其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半数抑制质量浓度 (IC 50)为1.06 mg/mL。[结论]最优提取条件下,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所提取的枸杞叶黄酮得率高、溶剂残留低,该方法所得枸杞叶黄酮对胰脂肪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2024, 40(8):152-15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940
摘要:[目的]改善山梨糖醇流动性,以用作直接压片原料。[方法]对XTAB 290型结晶山梨糖醇进行筛分,并对 50目以下颗粒进行沸腾制粒或湿法制粒,以激光粒度仪、智能粉体测试仪分别测定不同加工处理颗粒的粒径分布和流动性。[结果]经处理后颗粒流动性均较好,可满足直接压片的要求。其中,筛分后的山梨糖醇粒径 50目以上颗粒流动性指数显著提高,可满足直接压片的要求。50目以下颗粒经沸腾制粒或湿法制粒后,流动性指数明显改善,亦可满足直接压片的要求,二者粉体特征及其流动性差异较小。处理后的山梨糖醇颗粒流动性指数分别为 89,83,87。[结论]山梨糖醇XTAB 290经筛分后的 50目以上颗粒、50目以下经沸腾制粒或湿法制粒后,颗粒流动性均较好,可满足直接压片的要求。
2024, 40(8):157-16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71
摘要:[目的]探明热风干燥过程中铁棍山药片的传质情况,以及干燥空间和山药片的传热情况。[方法]选用 7种薄层干燥数学模型对山药片热风干燥曲线进行拟合,找出最适传质动力学模型;测定不同温度下山药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在此基础上利用 ANSYS 软件模拟热风干燥过程中干燥空间温度场变化和山药片温度变化。[结果]Modified Page 模型能准确预测不同热风温度条件下山药片的水分变化情况 (R2为0.998 96~0.999 86)。热风干燥过程中干燥室空间温度总体呈水平面上距进出风口近处温度高,远处温度稍低,竖直面上呈上高下低的状态,但温差均不大。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片中心处温度最低,外表面温度最高,内外层温差逐渐缩小,前期温度变化较快而后期缓慢,实测值与模拟值间的温差最大达 7.75 ℃,最小仅为 0.07 ℃,说明模拟结果准确度较高。[结论]Modified Page 模型和 ANSYS 软件能够准确模拟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片的传热传质。
2024, 40(8):166-172,18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60
摘要:右旋糖酐是一类微生物多糖,主链是由 α-1,6-糖苷键链接的葡萄糖链,其应用研究已在多个食品领域开展。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新来源右旋糖酐的结构、功能分析及其生产菌的研究趋势,对右旋糖酐在蛋白质精深加工、面包烘焙、益生元等食品领域中的创新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当前相关研究和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2024, 40(8):173-18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44
摘要:近年来,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源食品的现场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开展兽药残留高效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量子点作为新型荧光材料,用作免疫层析检测中的标记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性能,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总结了量子点的分类、合成及免疫探针的制备,综述了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在动物源食品兽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并对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在量子点合成、兽药人工抗原及抗体制备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2024, 40(8):181-18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568
摘要:马铃薯作为主食材料,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调节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起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基于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泥的食品 3D打印技术研究,包括马铃薯淀粉作为主材料和添加剂情况下的食品 3D打印性能研究,以及食品添加剂和打印温度对食品 3D打印性能的影响研究;基于马铃薯泥的食品 3D打印技术研究,包括预处理方式、添加剂、打印温度和填充结构对食品 3D打印性能的影响研究;并讨论了马铃薯食品 3D打印技术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及马铃薯在食品 4D打印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2024, 40(8):190-19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70
摘要:金鲳鱼(Trachinotus ovatus )是中国南海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金鲳鱼产量逐年上升,其保活流通、保鲜及其精深加工对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综述了金鲳鱼的保活流通、低温保鲜、非热加工、生物保鲜、鱼糜加工、罐头加工、腌制烟熏加工、金鲳鱼蛋白高值化加工、预制食品和副产物 (鱼头、鱼骨、内脏蛋白酶、鱼油和胶原蛋白 )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讨论了各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2024, 40(8):197-20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284
摘要:虾青素因其生物活性和颜色特性,在食品、饲料、化妆品和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其中天然虾青素因其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安全性,近些年市场需求量巨大。文章对甲壳类水产中天然虾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包含预处理以及具体的萃取技术,如油溶法、有机溶剂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及新兴的离子液体法和深共晶溶剂法;总结加工工艺的同时分析了当前天然虾青素提取研究中的问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2024, 40(8):205-210,22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30
摘要:通过本质直观的 “悬搁”方法,分析了本质直观实现 “一般性”创造性转化为 “特殊性”的设计路径,提出了基于本质直观的设计创新的 “特殊性”策略,并以食品包装设计创新的 4个方面为例进行了验证;推衍出本质直观在设计中的作用与价值。
2024, 40(8):211-21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13
摘要:文章阐述了在过度包装治理大环境下,政策升级给食品包装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分析适度包装且市场表现较佳的食品包装设计案例,指出可持续性设计、“零包装”设计、“诚实的”包装设计、无标签设计、传统包装设计等设计原则,是食品包装行业变挑战为机遇,实现绿色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
2024, 40(8):216-22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22.60145
摘要:梅山,既是地域名称,又是文化符号。从梅山文化入手,分析了梅山地区乡村旅游食品包装设计的现状,总结出梅山文化的原始性、记忆性和神秘性特征,进而提出原型符号转译法、形态多元构成法和情感记忆表达法 3种设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梅山地区旅游食品包装设计实践,以促进梅山文化的传承发展,推动梅山地区旅游发展。
2024, 40(8):221-22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24
摘要:国风插画作为中国独特的视觉表现形式,兼顾内涵与艺术性。文章分析了国风插画的艺术表现力及其在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发现将国风插画应用于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中,可以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文化传播力度、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并提出了国风插画在传统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024, 40(8):226-231,24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111
摘要: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设计实践及用户反馈等方法,整理分析了传统戏曲服饰图案、色彩、材质及其文化内涵,以陶瓷工艺学为技术支撑,将传统戏曲服饰元素打散重构,从造型结构、色彩搭配、材质选择、消费心理学、现代美学、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其在陶瓷酒瓶包装设计上的应用策略与效果。
2024, 40(8):232-24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96
摘要:阐述信息可视化在儿童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作用,结合当前语境下儿童食品包装所面对的新机遇和挑战,基于儿童的独特认知特征探讨了信息可视化在儿童食品包装的信息转译视觉表达等设计原则和方法,并借助近年来优秀的儿童食品包装案例,进一步强化理论论述的可行性,总结出儿童食品包装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策略,将食品相关信息迅速有效地传递给儿童群体以达到促销目的。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