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第40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氯化钠对鲢鱼糜体系3D打印性能及凝胶特性的影响

      2024, 40(4):1-6,4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23

      摘要 (259) HTML (0) PDF 2.76 M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鲢鱼糜体系3D打印性能及凝胶特性。方法:通过优化3D打印参数,将3D打印过程与材料流变性质及3D打印性能关联起来。探究氯化钠添加量对鲢鱼糜的流变性能、3D打印性能、凝胶强度、水分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氯化钠的加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了鲢鱼糜的耗散模量,但能显著提高材料的剪切恢复性能,还可以降低鱼糜体系的蒸煮损失,提高鱼糜体系的持水性。当氯化钠添加量为2.5%时,鲢鱼糜具有最佳凝胶强度和最为致密的微观结构。结论:添加适量氯化钠可提高鱼糜产品的3D打印性能和凝胶特性。

    • 两条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比较

      2024, 40(4):7-12,5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185

      摘要 (272) HTML (0) PDF 3.66 M (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两条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活性、结构及其作用模式。结果:Pv-AFP 1(KAADSFNHKAFFAKVG)呈稳定的α-螺旋结构,而Pv-AFP 2(KAADSFNHKAF)倾向于呈无规卷曲;Pv-AFP 1的热滞值为0.87 ℃,总平均亲水性为-0.21,热滞活性和两亲性均优于Pv-AFP 2(0.74 ℃,-0.71);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Pv-AFP 1能结合53个水分子,可形成16个氢键吸附至冰晶表面,结合能为-1 514 kJ/mol,均大于Pv-AFP 2(能结合50个水分子,通过形成11个氢键吸附至冰面,结合能为-805 kJ/mol);尽管两条肽序列相似,但其与水分子和冰晶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和模式也有一定差异。此外,两条肽均能与冰水界面相互作用,改变了冰面的曲率从而抑制了水的结冰,但Pv-AFP 1抑制冰面生长的效果优于Pv-AFP 2,与热滞活性结果一致。结论: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活性可能与构象、两亲性及其与水分子和冰晶相互作用的亲和力、位点和模式有关。

    • 基于稻谷加温加湿技术的γ-氨基丁酸富化

      2024, 40(4):13-19,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36

      摘要 (179) HTML (0) PDF 1.64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糙米品质。方法:以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作为指标,研究富化条件对GABA含量的影响;基于最优参数,通过分析富化过程中籽粒各部位GABA含量,揭示其迁移规律;最后分析该法对糙米品质的影响,并与浸泡法对比。结果:原料水分含量14.5%,富化温度65 ℃,最终水分含量20%,富化时间5 h时,GABA含量最高。富化过程中,GABA主要在糠层生成,在生成的同时向内部迁移,各碾减率的糙米GABA含量均在5 h达到峰值,但迁移率在4 h后趋于稳定,胚乳部分的GABA迁移率最高可达87.1%。与浸泡法相比,加温加湿法富化的糙米偏黄,爆腰率较低,米饭更柔软。结论:加温加湿法优于浸泡法,可用于制备高GABA含量的糙米和精米。

    • 机械加工对燕麦β-葡聚糖理化特性及体外发酵的影响

      2024, 40(4):20-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02

      摘要 (252) HTML (0) PDF 2.74 M (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机械加工对燕麦β-葡聚糖理化特性和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钢切、压片、研磨等机械加工方式分别制得燕麦粗粒、燕麦片、燕麦粉,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测定燕麦β-葡聚糖的含量、溶出率和相对分子质量,体外模拟结肠环境进行燕麦发酵。结果:燕麦粗粒的β-葡聚糖总含量和溶出率均高于燕麦米,而燕麦片和燕麦粉的β-葡聚糖总含量低于燕麦米,但溶出率高于燕麦米。燕麦米具有较低的发酵速率,产酸产气速率明显低于燕麦粗粒、燕麦片、燕麦粉,虽然发酵产生的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最低,但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结论:机械加工可以通过改变燕麦细胞壁结构完整性及β-葡聚糖的含量和溶出率,进而影响其体外发酵特性,适度加工有助于燕麦健康功效的发挥。

    • 超声强化方式对热泵干燥莲藕品质特性的影响

      2024, 40(4):27-33,8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678

      摘要 (226) HTML (0) PDF 1.91 M (2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明适宜的莲藕超声强化干燥方式,提高莲藕加工品质。方法:将超声(US)、直触超声(CU)、超声渗透脱水(USOD)3种超声处理方式与热泵干燥(HPD)进行串并联处理,研究US、CU和USOD对莲藕HPD过程中干燥特性、外观色泽、微观结构、质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特性等指标的作用规律,并采用变异系数法对不同超声强化方式干燥的莲藕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US、CU和USOD均能提升莲藕的HPD干燥速度;USOD-HPD所得到莲藕的亮度(L*)、多糖含量和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好,分别为77.98、51.68 mg/g和45.94%;US-HPD处理可较好地保留莲藕中的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HPD莲藕的多酚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USOD-HPD的综合评分最高(0.422)。结论:USOD-HPD可以有效提升莲藕的干燥品质。

    • 郫县豆瓣酱香气成分与感官评价

      2024, 40(4):34-3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662

      摘要 (284) HTML (0) PDF 1.51 M (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品牌的郫县豆瓣酱香气差异,建立豆瓣酱的品质评估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3种不同品牌的郫县豆瓣酱为研究对象,采用SPME和GC-MS技术对其进行香气成分提取与定性分析,并参考现行有效的团体标准,对3种郫县豆瓣酱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品牌T、J、C郫县豆瓣酱中分别鉴定出57,90,7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数据库分别识别出了46,70,60种;排除杂质峰和含量极低的碎片峰,品牌T、J、C的风味物质分别为32,47,43种。品牌J的感官评分最高,品牌T的次之,品牌C的最低。结合香气成分和含量分析,品牌J的3-甲基丁醛和2-甲基丁醛(均具有苹果气味,给人以愉悦的感觉)相对含量较其他两个品牌高,且仅在品牌C中检出了相对含量>3%的糠醛。结论:SPME-GC-MS技术联合感官评价分析可以区分不同品牌郫县豆瓣酱的香气成分。

    • >安全与检测
    • 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残留检测质量控制基体标准物质的研制

      2024, 40(4):40-4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725

      摘要 (170) HTML (0) PDF 1.37 M (2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制备一批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基体标准物质。方法:以绿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喷洒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样品经粉碎、过筛、均质、装瓶,通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后,由3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确定量值,并进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的量值分别为(0.185±0.019 7),(0.207±0.046 6) mg/kg,k=2,置信区间为95%。结论:研制出的绿茶中联苯菊酯和氯氟氰菊酯基体标准物质足够均匀,足够稳定,定值结果可靠。

    • 基于刃天青的电化学方波伏安法快速鉴别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2024, 40(4):47-5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19

      摘要 (250) HTML (0) PDF 1.66 M (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价5株食源性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生素耐药性。方法:基于细菌能量代谢过程中的电子传递理论,引入刃天青作为氧化还原探针,建立了一种基于刃天青介导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快速鉴别的电化学方波伏安法(square wave voltammetry,SWV)。结果:在1.69×102~1.69×108 CFU/mL范围内,大肠杆菌浓度与刃天青氧化峰电流(I)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156 0X-2.965 5,R2=0.977 5;在进行大肠杆菌耐药性测定时,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制定的药敏试验标准,以刃天青的氧化峰电流(I0)和大肠杆菌直接与刃天青作用后得到的氧化峰电流(I-a)作为对照,测定大肠杆菌用抗生素处理后与刃天青作用得到氧化峰电流(I+a),引入细菌活性值VETA作为电化学方波伏安法鉴别细菌耐药性的指标,建立了刃天青介导的大肠杆菌电化学快速药敏试验方法;运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了5种食源性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VETA=50作为判断细菌敏感和耐药的临界值,均得到与纸片扩散法结果相符的药敏试验结果,而纸片扩散法报告结果需18 h,该法仅需2 h。结论:建立的基于刃天青介导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快速鉴别的电化学方波伏安法能够准确且快速检测5株食源性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的抗生素耐药性。

    •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乳制品中6种母乳寡糖

      2024, 40(4):54-5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808

      摘要 (160) HTML (0) PDF 1.53 M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普及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同时测定乳制品中6种母乳寡糖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冰醋酸沉淀,滤纸过滤后,经2-氨基苯甲酰胺溶液衍生,离心后经有机滤膜过滤,用AdvanceBio Glycan Map色谱柱分离,以乙腈-50 mmol/L甲酸铵溶液(pH 4.4)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并使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6种母乳寡糖在1.00~4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方法检出限为4.1~10.9 mg/kg,回收率为71.3%~90.2%,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6.3%,日间相对标准偏差<10.0%。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可有效降低衍生峰的干扰,适用于乳制品中3′-岩藻糖基乳糖、2′-岩藻糖基乳糖、乳糖-N-四糖、乳糖-N-新四糖、3′-唾液乳糖和6′-唾液乳糖6种母乳寡糖的日常检测。

    • >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
    • 啮合同向差速双螺杆挤出机挤出聚乳酸流场分析

      2024, 40(4):59-64,8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116

      摘要 (174) HTML (0) PDF 2.51 M (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差速比的螺杆组在流道性能上的差异,明确差速对聚乳酸材料挤出性能的影响。方法: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4组差速双螺杆组,通过Fluent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使用CFD-post软件分析计算结果,并对其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当进出口压力分别为0.2,0.5 MPa,单头基准转速为30 r/min时,差速比为1∶2和1∶3的螺杆在不同性能下各有优劣,螺杆的产量和机筒内压力在差速比为1∶2时具有优势,螺杆的混合能力在差速比为1∶3时具有优势。结论:对比传统双螺杆挤出机,差速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乳酸材料的挤出性能为正向影响,可作为全新的聚乳酸改性设备。

    • 冷藏列车跨临界CO2喷射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2024, 40(4):65-71,7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1157

      摘要 (178) HTML (0) PDF 2.12 M (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出一种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2制冷系统,并研究其性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能量和火用的系统模型结合试验的方法,研究主要参数变化对传统和新型制冷系统的影响。结果:在给定工况下,采用喷射器代替节流阀,可使压缩机的功减少6.04%,性能系数提高11.1%,系统的火用效率提高11.08%;并找到了最佳气体冷却器压力使得系统性能最大化。结论:新系统的喷射器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且气体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对喷射器的性能影响最大。

    • 多算法融合的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2024, 40(4):72-7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78

      摘要 (232) HTML (0) PDF 1.65 M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解决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存在的控制精度低和运动稳定性差等问题。方法:在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结构基础上,提出将滑模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和改进蝙蝠算法相结合用于并联食品分拣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通过改进蝙蝠算法对模糊算法带宽进行寻优,通过优化的模糊控制算法自适应调整滑膜控制算法的模糊增益和滑膜面斜率,降低控制器的跟踪误差,提高抗干扰能力,并验证所提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优越性。结果:所提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实际分拣准确率为99.90%,平均分拣时间为0.509 s。结论:与常规方法相比,所提轨迹跟踪控制方法的关节轨迹跟踪精度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输出力矩更加平滑。

    • 基于机器视觉的牡蛎分级设备设计

      2024, 40(4):78-8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622

      摘要 (249) HTML (0) PDF 2.55 M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牡蛎分级的精确性和全面性。方法:提出并设计了牡蛎自动化分级设备,确定了旋转滚筒与挡板传送带结合的牡蛎排队结构、质量检测和机器视觉检测相结合的分级方式,完成了牡蛎分级设备的整体结构设计。通过工业相机采集牡蛎图像,使用大津法二值化、高斯滤波处理、Canny算子边缘提取等方法提取牡蛎图像,通过机器视觉算法以长度和饱满度为标准对牡蛎进行分级,并进行机器视觉分级与人工分级对比试验。结果:该设备分级准确率为95.4%,图像检测速度约为0.647 s/幅。结论:机器视觉对牡蛎分级是有效的,可以较为准确地对牡蛎进行分级。

    • 动态称重式果品分选机设计与试验

      2024, 40(4):84-8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765

      摘要 (233) HTML (0) PDF 1.93 M (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解决中国鲜果人工分选准确率低、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方法:基于果品质量分类法研制一款新型动态称重式果品分选机,该机具基于高精度称重单元采集的果品质量,然后经信号处理模块和PLC协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起弹器,根据水果质量实现果品的分级。该机具可连续实现果品(直径≤126 mm)的上料、称重、分选作业。结果:当分选效率分别为18 327,14 400,10 473个/h时,分选准确率平均值分别为95.31%,96.12%,97.13%,损伤率分别为1.09%,1.11%,1.15%;水果分选速度显著影响分选的准确率,对果品损伤率影响不明显。结论:该新型动态称重式果品分选机能够在保持分选准确率>95%的前提下有效提升果品分选的效率且对果品损伤较小。

    • >包装与设计
    • 聚乙烯醇—鱼明胶—龙葵花青素复合膜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性能分析

      2024, 40(4):90-9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38

      摘要 (190) HTML (0) PDF 2.50 M (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筛选出结构与性能最优的聚乙烯醇—鱼明胶—龙葵花青素(PVA/FG-SNA)复合包装膜。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PVA-FG膜的制备工艺,采用厚度、水分含量、水蒸气透过率(WVP)、拉伸强度(TS)、断裂伸长率(EB)、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X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热重分析(TG)探究不同质量分数SNA对PVA-FG膜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监测PVA/FG-SNA复合膜的pH颜色响应和NH3灵敏度。结果:当PVA-FG复配质量比为60∶40、加热温度为95 ℃、加热时间为1.5 h时,PVA-FG膜的水溶性为(36.03±2.63)%,WVP为2.91×10-4 g·mm/(m2·h·Pa);随着SNA质量分数的增加,PVA-FG膜的厚度、水分含量、WVP和EB随之增加。当SNA质量分数为0.2%时,复合膜的厚度为(0.07±0.01) mm,水分含量为(11.09±0.25)%,WVP为5.45×10-4 g·mm/(m2·h·Pa),TS为(21.12±1.07) MPa,EB为(373.77±8.59)%,且复合膜的各组分之间相容性较好。此外,PVA/FG-0.2% SNA膜在NH3气氛条件下的颜色响应良好,可作为pH指示膜。结论:PVA-FG复合基膜的疏水性能和机械性能与SNA质量分数呈负相关,SNA可显著增强膜的pH和NH3敏感性。

    • 基于可拓语义的传统纹样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4, 40(4):100-106,12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30

      摘要 (291) HTML (0) PDF 2.48 M (2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满足消费者将传统文化意蕴与食品包装相结合的需求,提出一种可拓语义下的传统纹样特征提取设计研究方法。通过对唐代金银器纹样加以分析筛选,确立目标纹样基元,构建可拓语义模型;对纹样基元进行语义词汇可拓分析,得到最大设计价值区间。利用图解思维对特征语义进行可视化分析,加以形状文法进行推导演变。以某款月饼包装设计为例,采用该方法设计出数款应用方案,并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获得了较高满意度。

    • 食品包装设计中科技感的呈现手法

      2024, 40(4):107-111,15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33

      摘要 (193) HTML (0) PDF 1.93 M (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食品包装设计中融入科技元素或表现出科技特征,能够使设计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功能价值,有利于拓展包装设计的创新空间,提升产品形象与品牌价值,增强消费者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文章通过明确设计定位、探索多元表达、融入传统文化和体现人文关怀等途径,进一步优化科技感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呈现效果,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贮运与保鲜
    • 基于极端气温的西红柿Arrhenius品质预测耦合模型构建

      2024, 40(4):112-12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186

      摘要 (223) HTML (0) PDF 1.70 M (2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基于Arrhenius方程结合气象温度数据构建西红柿品质预测耦合模型,预测西红柿在极端气温下短期贮运过程的品质变化。方法:分析2020年潍坊、保定、大兴气象温度数据,选取7个温度点模拟西红柿在短期贮运过程中极端温度的变化范围。基于Arrhenius方程,结合气温与失重率、硬度、色差(ΔE)和感官评分(SE)构建西红柿品质预测耦合模型,并选取-10,12 ℃进行验证。结果:贮运48 h内,西红柿的失重率和ΔE逐渐增加,SE和硬度逐渐降低。基于Arrhenius方程结合气象温度数据构建品质预测耦合模型,0~36 ℃贮藏条件下,失重率和SE变化采用零级反应拟合,硬度与ΔE变化分别采用一级反应与半级反应拟合;-15~0 ℃贮藏条件下,SE、ΔE、失重率与硬度的变化均采用零级反应拟合。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12 ℃贮藏条件下西红柿的失重率、硬度与SE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除48 h的);-10 ℃贮藏条件下,西红柿的硬度与SE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除48 h的)。结论:基于Arrhenius方程结合极端气象温度数据构建的西红柿品质预测耦合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极端温度条件下西红柿的品质。

    • 基于改进鲸鱼优化CNN的红富士苹果外观分级方法

      2024, 40(4):121-1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50

      摘要 (209) HTML (0) PDF 1.62 M (2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有效提升机器视觉技术对红富士苹果外观品质分级的准确率。方法:建立不同外观品质等级的红富士苹果图像数据库,通过对数据库图像进行图像增强预处理,以提高模型训练效果和泛化能力。构造改进鲸鱼优化CNN模型,采用加权灰色关联度法压缩CNN卷积规模,以降低特征间的冗余度干扰和提高模型的运算速度;利用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配置,以降低超参数配置不当对模型分级结果的影响。结果:试验所提分级方法准确率更高,分级精确度、灵敏度分别提高了2.05%,2.46%。结论:试验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红富士苹果的外观分级。

    • 基于CNN和XgBoost的香蕉成熟度判别

      2024, 40(4):127-135,17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15

      摘要 (221) HTML (0) PDF 3.23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香蕉成熟度的判别准确率。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建立香蕉成熟度的判别方法。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香蕉图像特征,并采用全连接层网络和线性判别分析方法精简香蕉图像特征;通过贝叶斯优化算法优化极限梯度提升算法超参数;将简化后的香蕉图像特征输入极限梯度提升算法,通过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对香蕉成熟度进行判别。结果:所提方法对香蕉成熟度的判别准确度为91.25%;与已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对小数据量香蕉的成熟度判别准确率明显提高。结论:该方法可实现被测香蕉成熟度的准确判别,有助于仓库经理、出口商实时监测香蕉的成熟度状况。

    • 基于装配式周转箱的甘薯气调贮藏环境仿真

      2024, 40(4):136-14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02

      摘要 (189) HTML (0) PDF 5.87 M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减少果蔬盛装、运输及贮藏时的不利因素,以循环、绿色理念为前提设计出一种装配折叠式塑料周转箱。方法:将甘薯看作长旋转椭球体,以标准化周转箱盛装甘薯并对气调贮藏库进行建模,通过多孔介质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局部非热平衡模型研究愈伤升温、愈伤后降温,以及贮藏阶段货物区的温度、湿度、速度、O2体积分数、CO2体积分数分布情况。结果:较佳的愈伤送风温度为40 ℃,所需时间为5.85 h;较佳的愈伤后降温送风速度为10 m/s,所需时间为8.47 h。送风速度(4.0~6.0 m/s)对O2、CO2体积分数分布影响不大;当送风速度为4.5 m/s时,贮藏效果较佳,与目标贮藏条件(12 ℃,90.00% RH)相比,偏差率依次为1.24%,0.48%。甘薯呼吸热的产生使得货物区内部温度达到目标愈伤温度所需的时间较短,达到目标贮藏温度所需的时间较长,相较于导热,对流换热占主导作用,造成贮藏过程中货物区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变化存在滞后。增大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分别有利于缩短达到目标愈伤、贮藏温度所需的时间,货物区贮藏甘薯的物理性质以及贮藏量决定了后续升温、降温过程。结论:货物区表面速度场与相对湿度场分布关联性较小,温度场与相对湿度场呈负相关且分布状态相似。送风速度可以改变货物区箱体内部的流体流向,送风速度大小以及箱体内流体流向对货物区内部温度分布影响较大。

    • >营养与活性
    • 虾壳源蛋白水解物降糖降脂活性评价及肽序分析

      2024, 40(4):148-15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60008

      摘要 (123) HTML (0) PDF 2.39 M (1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采用酶解法制备克氏原螯虾壳蛋白水解物(Procambarus clarkii shell protein hydrolysates,PCSPHs),并分析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及肽序。方法:分别采用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不同虾壳蛋白水解物,分析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和肽序列;运用Peptide Ranker及BIOPEP-UWM网站在线分析,再以核受体PPARγ配体结合区域的晶体结构作为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模拟,获得具有潜在降糖降脂活性的虾壳肽。结果:胃蛋白酶水解物(PEP-PCSPHs)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5.42±0.05),(7.11±1.01) mg/mL;胰蛋白酶水解物(TRY-PCSPHs)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最强的抑制能力,IC50值为(4.71±1.12) mg/mL,且对甘氨胆酸钠表现出最好的体外结合效果。此外,经质谱鉴定PEP-PCSPHs和TRY-PCSPHs中分别得到3 391,2 086条肽序;通过在线网站预测和分子对接筛选出多条均能与PPARγ结合的降糖降脂虾壳活性肽(PCSAPs)。结论:酶解克氏原螯虾壳制备的虾壳蛋白水解物具有潜在的降糖降脂活性,可能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 九香虫的营养评价及酶解多肽制备工艺优化

      2024, 40(4):158-16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507

      摘要 (112) HTML (0) PDF 2.38 M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九香虫营养成分组成与九香虫多肽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方法:按照国标法测定脂肪、蛋白质、总糖含量和脂肪酸组成,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总黄酮和多酚含量;以九香虫多肽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九香虫的酶解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九香虫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考察九香虫酶解物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结果:九香虫粗脂肪含量为43.40%,蛋白质含量为37.08%,总糖含量为7.64%,总黄酮含量为1.67%,总酚含量为1.90%;九香虫最佳酶解工艺为蒸煮时间5 h,酶解pH 10,酶解时间6 h,酶解温度55 ℃,该条件下多肽得率为35.74%;九香虫酶解物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70.46%,九香虫酶解物相对分子质量<1 000所占比例为88.1%;九香虫酶解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8.44%。结论:在最佳酶解工艺下,九香虫多肽得率为35.74%,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 基于蒸制处理的黄精麻味物质研究

      2024, 40(4):165-17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253

      摘要 (179) HTML (0) PDF 2.28 M (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黄精产生麻味特征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九蒸九制”的方法对8个产地的黄精进行炮制,并分析不同蒸制次数下黄精中皂苷、多酚、草酸钙针晶含量的变化;采用细胞溶血率试验以及感官评价方法评价黄精麻味程度的变化,并进行麻味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不同产地的黄精中多酚和皂苷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草酸钙针晶含量、细胞溶血率以及麻味评分均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草酸钙针晶含量与黄精麻感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者极显著正相关(P<0.01);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蒸制处理后草酸钙针晶结构逐步遭到破坏,与黄精麻味的变化规律相吻合。结论:草酸钙针晶是黄精具有麻味特征的关键物质。

    • >开发应用
    • 湘味卤豆干中腐败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控制

      2024, 40(4):172-17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800

      摘要 (117) HTML (0) PDF 2.55 M (2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更好地控制湘味卤豆干腐败微生物的生长,保证湘味卤豆干的食品安全。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初筛,结合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16S rDNA和ITS序列鉴定湘味卤豆干中的腐败微生物。结果:共分离筛选得到9株菌株,KZ2780-3和KZ2780-4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NZ2559-1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JZ2559-5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Z2559-2为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SZ2641-5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RZ2641-7为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BZ2780-1为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i)、CZ2780-5为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结论:引起湘味卤豆干腐败的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屎肠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橘青霉。湘味卤豆干的控制方法是超高温瞬时杀菌技术、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天然抑菌物质结合生物防腐剂、真空包装、气调保鲜等。

    • 芒果切片热风干燥特性及模型

      2024, 40(4):179-186,20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593

      摘要 (231) HTML (0) PDF 1.49 M (3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为对芒果热风干燥过程进行预测与控制。方法:以新鲜金煌芒为试验材料,研究热风温度(60,65,70 ℃)和芒果切片厚度(0.8,1.0,1.2 cm)对芒果热风干燥曲线、干燥特性曲线、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等的影响,并选取常用的适用于果蔬的6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及验证,选出最适合芒果热风干燥的模型。结果:随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的减小,加快了芒果片的干燥速率,所需的干燥时间越短。水分有效扩散系数随温度和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为1.401 39×10-10~3.655 46×10-10 m2/s。Logarithmic模型的R2最大、X2和RMSE最小,分别为0.998 87,0.000 124 779,0.001 37。结论:Logarithmic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验证基本吻合,可以较好反映芒果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高降糖活性柠檬皮多糖制备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2024, 40(4):187-19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46

      摘要 (263) HTML (0) PDF 3.00 M (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优化柠檬皮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并筛选出柠檬皮多糖高降糖活性组分。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柠檬皮多糖,结合响应面试验探究其最佳提取工艺,通过DEAE-52阴离子层析柱、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组分(命名LPs-1a),以α-葡萄糖苷酶筛选柠檬皮多糖有效降糖组分并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特征基团。结果:柠檬皮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44 min、超声温度55 ℃、料液比1∶20 (g/mL)、纤维素酶添加量1.1%,此时柠檬皮多糖得率为6.83%,与预测值接近;筛选出的LPs-1a组分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P<0.05),其IC50值为(1.22±0.04) mg/mL。该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195 260,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连接具有吡喃糖环,形貌为纤维状的酸性多糖,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结论:超声波辅助酶法有助于柠檬皮多糖高降糖活性成分的筛选。

    • 豆浆固形物含量及浆液深度对腐竹生产及品质的影响

      2024, 40(4):196-20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994

      摘要 (122) HTML (0) PDF 1.56 M (3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确定腐竹高效优质生产适宜的豆浆固形物含量和浆液深度。方法:探究豆浆固形物含量和浆液深度对腐竹得率、成膜速率、营养成分、机械性能、蒸煮损失率和复水比等的影响。结果:当豆浆固形物含量为6%,豆浆浆液深度为6 cm时,腐竹得率(34.68%)和营养物质含量最高,其蛋白质含量为51.05%,脂肪含量为23.42%,且抗拉强度和复水性较好,分别为3.74 MPa和3.80 g/g。结论:综合考虑腐竹得率、成膜速率和食用品质等指标,建议采用豆浆固形物含量6%,豆浆浆液深度6 cm进行腐竹的高效优质生产。

    • 酶解法制备菌菇酱工艺优化

      2024, 40(4):203-20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0970

      摘要 (302) HTML (0) PDF 2.82 M (2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以香菇、杏鲍菇、双孢菇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酶解处理制备菌菇酱。方法:采用酶解法,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菌菇酱的最佳酶解工艺。结果:菌菇酱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0.6%、pH 6、酶解温度50 ℃、料液比1∶30 (g/mL),此工艺条件下,实测菌菇酱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18 μg/100 g。结论:该菌菇酱的感官评定及营养成分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标标准,表明该工艺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研究进展
    • 碳基复合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双酚A研究进展

      2024, 40(4):210-21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4.80268

      摘要 (173) HTML (0) PDF 3.45 M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双酚A作为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增塑剂,常用于食品的各类包装中。然而,食物和水源中双酚A的浸出以及在制造过程中双酚A的排放会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碳基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双酚A检测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基于碳基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传感器快速检测双酚A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双酚A以及碳基材料修饰电化学传感器在双酚A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双酚A电化学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蓝莓采后品质劣变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2024, 40(4):220-2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289

      摘要 (230) HTML (0) PDF 1.44 M (7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蓝莓因水分含量高易受病虫侵害而腐败变质,严重影响了蓝莓果实的货架期。文章总结了蓝莓果实采后品质劣变的原因机制及国内外蓝莓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3种保鲜方法,重点强调了生物方法在蓝莓采后保鲜中的应用。

    • 多糖—植物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及特性研究进展

      2024, 40(4):227-23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789

      摘要 (134) HTML (0) PDF 1.36 M (5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糖和蛋白质是食品中两种重要的组成成分,将植物蛋白与多糖结合起来,不仅能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还能显示出新的功能特性,改善其自身存在的缺点。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糖—植物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及影响因素、多糖—植物蛋白复合物的功能性质以及其应用研究。

    • 纳米材料在食品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4, 40(4):233-24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754

      摘要 (237) HTML (0) PDF 2.15 M (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纳米材料因具有比表面积大、良好稳定性、特殊的结构、易于修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检测领域。文章重点综述了碳纳米管、石墨烯、碳量子点、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等纳米材料在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展望了纳米材料在食品中重金属离子检测领域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

湘CP备05003881

邮政编码 :410114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投稿邮箱:foodmm@ifoodmm.com

联系电话:0731-8525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