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39卷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含酱香型白酒广式香肠风干期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

      2023, 39(12):2-8,1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1083

      摘要 (405) HTML (0) PDF 2.19 M (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改善广式香肠风味并创新产品。方法:通过GC-MS检测风干0,2,4 d的含酱香白酒广式香肠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通过GC-MS技术共检测出3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烃类18种、酯类12种、醛类2种、醚类2种、醇类1种、酸类1种、酮类1种和其他类2种,其中酯类、醛类、醇类和烃类物质含量在风干过程中显著上升,酮类和醚类物质含量在风干过程中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酸类物质含量在风干过程中无显著变化。通过VIP值鉴定出5种差异风味物质,可作为区分不同风干时间香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OAV共筛选出6种关键性风味成分,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是3组香肠中共有的关键风味物质,在风干过程中含量显著增加。结论:添加酱香型白酒可增加广式香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并促进新的风味物质形成。

    • 曲酸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2023, 39(12):9-1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63

      摘要 (297) HTML (0) PDF 3.03 M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精准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曲酸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酶动力学研究曲酸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并借助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其与不同来源酪氨酸酶的作用机理。结果:曲酸提取最优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5%,脱色温度75 ℃,pH 2.0,脱色时间50 min,此时曲酸纯度为97.85%;曲酸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及双酚酶的IC50分别为13.33,53.32 μg/mL;曲酸与蘑菇、小鼠、猩猩及人酪氨酸酶的XP对接得分分别为-7.515,-5.011,-5.537,-3.638,MM-GBSA结果分别为94.47,-110.80,-1.17,6.45 kJ/mol。结论:最优工艺条件下可显著提高曲酸的纯度,曲酸对酪氨酸酶为竞争性抑制作用,不同来源酪氨酸酶与曲酸结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非共价键,即抑制剂与不同种类酪氨酸的结合稳定性存在差异。

    • 扫描电镜中半导体制冷冷台使用条件优化及在高含水量样品中的应用

      2023, 39(12):18-2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082

      摘要 (355) HTML (0) PDF 3.11 M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有效解决高含水量样品电子显微结构观察的难点。方法:通过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半导体制冷冷台的新仪器组合模式,对一系列高含水量样品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高含水量样品在以导电胶带为基质,电压5 kV,电子束斑值为 50/60,冷台温度为4 ℃的条件下,无需对样品进行固定和脱水处理,可以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直接成像观察其显微结构,样品微观结构没有皱缩、拉伸、扭曲等变形现象,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样品的原貌。结论:常规扫描电子显微镜搭配半导体制冷冷台的仪器自由组合模式是解决高含水量样品显微结构观察的有效手段。

    • 次氯酸钠对慈姑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2023, 39(12):23-28,3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52

      摘要 (297) HTML (0) PDF 3.00 M (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次氯酸钠在氧化慈姑淀粉中的应用。方法:在弱碱性环境下,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选取添加量分别为0%,1%,3%,5%,7%,9%(以有效氯占干基慈姑淀粉的质量分数计),与慈姑淀粉氧化反应4 h制成改性淀粉,随后测定其直链淀粉含量、冻融稳定性、溶解度和膨润力、凝沉稳定性、色差、透光率、电镜扫描、X-衍射及消化特性等。结果: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淀粉透明度、溶解性、直链淀粉含量增加,直链淀粉含量从55.59%上升到79.02%;在添加量为5%,7%,9%时,透光率达到90%以上;添加量为9%时,透光率高达97.13%。在80 ℃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溶解度从4.01%上升到32.59%,而膨润力降低,淀粉结晶度由43.99%降低到25.00%左右,淀粉表面逐渐粗糙,淀粉晶体结构遭到破坏。结论:次氯酸钠能明显改变慈姑淀粉的性质,且添加量不同性质改变有差异。

    • 糯米粉对海绵蛋糕烘焙品质及老化特性的影响

      2023, 39(12):29-3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98

      摘要 (364) HTML (0) PDF 3.05 M (2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开发具有糯米风味的海绵蛋糕。方法:探究糯米粉质量分数对面糊流变特性和密度,海绵蛋糕比容、烘焙损失率、感官评价、气孔分布和微观结构以及贮藏7 d后蛋糕的质构特性、水分分布、淀粉有序度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100%糯米粉组蛋糕随糯米粉质量分数的增加,面糊密度降低,蛋糕比容增大且气孔分布更均匀;高质量分数的糯米粉(75%~100%)能有效延缓蛋糕的老化。当糯米粉质量分数为75%时,蛋糕的滋味和总体喜好程度最佳。结论:糯米粉质量分数为75%~100%较为适宜,糯米粉的添加赋予了海绵蛋糕更好的品质。

    • >安全与检测
    • UPLC-MS/MS检测鸡蛋中胆酸及其衍生物

      2023, 39(12):38-41,6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75

      摘要 (268) HTML (0) PDF 1.57 M (1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式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鸡蛋中胆酸、去氧胆酸和去氢胆酸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PRiME HLB净化后,经C18色谱柱(100 mm×2.1 mm,3.0 μm) 分离,甲醇—0.1%氨水溶液(体积分数)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负离子扫描和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 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胆酸(CA)、去氧胆酸(DCA)、去氢胆酸(DHCA)在0.5~5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CA、DCA和DHCA的检出限为1.0 μg/kg,定量限为3.3 μg/kg。在加标水平为1~10 μg/kg,CA、DCA和DHCA加标回收率为93.7%~102.5%,RSD为1.8%~9.2%。对随机抽取的30 批次鸡蛋进行检测,28批次样品检出胆酸。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作为鸡蛋中胆酸类药物及其衍生物的检测方法。

    • 计算机视觉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快速鉴别八角粉掺伪

      2023, 39(12):42-47,6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49

      摘要 (335) HTML (0) PDF 2.55 M (1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深度学习模型的新方法检测八角粉的掺假情况。方法:采集不同掺假比例八角粉的原始图像,利用预处理和数据增强技术获得图像集合。随后构建SqueezeNet深度学习模型,并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K-邻近学习(K-nearest neighbor learning,KNN)、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tree,GBT)和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5种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比较。结果:5种机器学习模型的最高准确度仅为66.37%,而SqueezeNet模型的准确度为99.42%。结论:深度学习分类模型性能相较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更为优越,识别效果良好且样品无需预处理。

    •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液态奶中11种农药残留量

      2023, 39(12):48-54,8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1068

      摘要 (292) HTML (0) PDF 2.17 M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评估液态乳中农药残留量的安全性。方法:建立同时测定11种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待测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和PSA固相萃取剂净化,经色谱柱Xbridge BEH C18 (100 mm×2.1 mm,1.7 μm)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并使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前处理参数。结果:前处理的最佳条件为乙腈用量10 mL,C18用量50 mg,PSA用量30 mg。11种农药在1.0~10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0.999。在10,20,100 μg/kg添加水平内,11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2.7%~102.0%,相对标准偏差为2.89%~8.87%,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2.0~3.0,5.0~10.0 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时间短,回收率高,重现性好,能够准确定性定量分析液态乳中11种农药残留量。

    • 基于改进WOA-Elman神经网络的高光谱牛奶蛋白质快速无损检测

      2023, 39(12):55-59,11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092

      摘要 (356) HTML (0) PDF 1.65 M (1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解决现有牛奶蛋白质检测方法存在的精度低、效率低和人工依赖性强等问题。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系统,提出一种将改进的鲸鱼算法与Elman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牛奶蛋白质含量快速无损检测。通过混沌映射、自适应收敛因子、自适应权重优化鲸鱼算法,提高搜索精度,优化后对Elman神经网络参数(权重和阈值)进行寻优。通过试验分析所提无损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试验方法在牛奶蛋白质无损检测的多个性能指标方面均为最优,决定系数为0.997 3,均方根误差为0.000 3,检测时间为1.56 s。结论:试验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 食品市场职业打假人权利的法律边界

      2023, 39(12):60-6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0771

      摘要 (308) HTML (0) PDF 1.50 M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聚焦食品市场,从职业打假案件的诉讼现状入手,总结分析了目前理论与实务中关于职业打假行为存在的问题与争议,讨论了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的权利保护限制必要性,并尝试从多个层面对其职业打假行为进行引导规制,如明确职业打假人的法律地位、引导打假行为正当化规范化等。

    • 网络直播营销中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治理

      2023, 39(12):65-6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059

      摘要 (243) HTML (0) PDF 1.49 M (3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当前网络直播营销市场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直播营销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了直播电商中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应加强直播内容审核、加大监管力度、疏通消费者投诉渠道和加速相关立法进程等专项治理策略;对网络营销中自制食品可采取孵化器的形式予以辅导、支持和投资,促使其向正规化生产转化。

    • >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
    • 协同加热除湿烘干机设计及对香菇烘干性能的测试

      2023, 39(12):70-7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21

      摘要 (290) HTML (0) PDF 2.05 M (2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香菇干燥效率、减少烘干耗电量。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协同加热除湿烘干机,该烘干机以半导体制冷片为主要部件,其热端为热源加热空气用于烘干香菇,冷端为冷源用于冷凝水蒸气除水,整体采用封闭式设计;采用该设备测试了不同干燥温度(55,65 ℃)和样品质量(200,400 g)下的香菇烘干速率,并采用9种薄层数学干燥模型对干燥速率进行动力学模拟。结果:Midilli模型比其他模型能更好地预测干燥效果。温度越高,香菇颜色变化越大,收缩率越高。该烘干机的综合能效比达到1.96,烘干香菇的耗电量为81.21 MJ/kg。结论:采用试验机烘干的香菇水分含量、颜色变化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且与传统电加热烘干机比较,其节能效果显著。

    • 鲜食玉米加工工艺及自动化设备设计

      2023, 39(12):77-8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762

      摘要 (259) HTML (0) PDF 2.73 M (5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解决鲜食玉米切割时准确率较低,随机误差较大,容易损伤籽粒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艺的甜糯玉米加工生产线,该生产线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玉米姿态进行判断,通过换向设备完成玉米姿态调整,设计适应性定位机构分别对玉米头尾进行切割,再依据切割后果穗苞叶附着力差异特点进行留层加工,经相机品质筛选后装箱,并利用样机进行加工试验。结果:该生产线加工效率达1 500穗/h;留层合格率为90.2%;籽粒破损率为1.81%。结论:该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实现了玉米的上料、排序、切割、剥皮等工序自动化,实现苞叶合理留层,对比传统设备更加保护玉米籽粒。

    • 基于ADAMS的胶辊砻谷机脱壳效率影响参数仿真分析

      2023, 39(12):83-8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641

      摘要 (343) HTML (0) PDF 2.14 M (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提高砻谷机脱壳效率。方法:模拟出稻谷脱壳过程,通过改变胶辊运动速度、线速差等参数分析各参数对脱壳工作的影响。首先在SolidWorks中建立砻谷机模型与单边带壳糙米模型,之后将建立好的模型导入ADAMS中进行仿真,通过改变快慢辊的转速、快慢辊之间的线速差、胶辊与谷壳之间的摩擦系数,观察相应因素对砻谷机脱壳效率的影响。结果:快慢辊转速越快,稻谷脱壳所需的时间越短;快慢辊线速差越大,稻谷脱壳所需的时间越短,但变化幅度很小;胶辊与谷壳间的摩擦系数越大,稻谷脱壳所需的时间越短,但变化幅度与改变快慢辊转速带来的变化幅度相比较小。结论:对于直径为225 mm,胶厚为25 mm,胶辊轧距为0.8 mm的胶辊砻谷机,脱壳效率最高时的快慢辊转速分别为16.5,13.4 m/s,胶辊与谷壳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75。

    • 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智能风筛系统设计

      2023, 39(12):88-9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048

      摘要 (345) HTML (0) PDF 1.65 M (2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解决风筛机筛选农作物中杂质分离效率低、控制效果不稳定、超调等技术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智能化风筛系统,选择风速及其变化率作为输入变量,以舵机角度作为输出变量,通过模糊控制规则调节舵机角度,降低风筛超调,从而提高农作物杂质筛选效率,并依靠Arduino平台搭建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经过系统测试,在玉米脱出物喂入量3 kg/s,风量低于11.7 m/s限制条件下,风筛达到杂质分离率93%以上,无超调现象,设计的模糊控制算法鲁棒性强。结论: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快速根据风速调节筛选板的角度,且控制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 >包装与设计
    • 食品包装视觉信息传达

      2023, 39(12):92-9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75

      摘要 (214) HTML (0) PDF 1.56 M (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形成科学的食品包装设计方法,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快速的食品包装信息,文章通过整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了食品包装信息传达的三类关键线索:文字信息、食品意象和跨模态对应,指出文字信息在传达信息过程中更具优势,正面标语更具影响力,而其他详细信息会减少消费者认知偏差。文字更适合表达食品功能,而图片更适合表达感官诉求;其次,包装意象对消费者感知和反应的影响显著,视觉逼真度意味着更健康的选择;消费者对包装上食品的感知会影响其对包装内容物的评价,而跨模态对应研究是包装设计方法走向更科学、具体、精准的重要路径。

    • 从眼里到心里:包装设计审美价值嬗变及未来走向

      2023, 39(12):100-10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81

      摘要 (72) HTML (0) PDF 2.00 M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剖析现有包装设计异化基础上,阐述了包装设计的审美价值嬗变过程。指出当前包装设计“以人为本”的审美价值观的不足,包装的情感化设计不能局限于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需要深度挖掘消费者的隐形情感需求,从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层面,引导消费者审美价值观的提升。

    • 农产食品包装中的透明设计研究

      2023, 39(12):105-108,13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061

      摘要 (131) HTML (0) PDF 2.00 M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介绍了透明设计理念的起源及风格特征,探讨了农产食品包装中引入透明设计的意义与价值,并从图案造型、色彩运用、材料三个方面阐述了农产食品包装中引入透明设计的应用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贮运与保鲜
    • 肉枣加工过程中细菌群落消长规律

      2023, 39(12):109-11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38

      摘要 (320) HTML (0) PDF 2.90 M (1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确定导致样品胀袋的关键控制点,加强肉枣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防控。方法:采用微生物传统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手段分析肉枣生产全过程中不同加工工序样品及胀袋样品的微生物变化情况。结果:整体来看,原料中菌落总数较低,其中鸡皮中菌落总数最高达9.10×104 CFU/g,蒸煮后菌落总数下降至30 CFU/g,但真空包装后菌落总数显著上升,说明真空包装工序存在较大污染风险。胀袋样品中微生物增殖明显,菌落总数为1.03×106~3.30×106 CFU/g。肉枣原料中的优势菌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加工过程中样品的主导菌属为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灭菌后其相对丰度降至0.02%。而胀袋样品中均以枝芽孢菌属 (Virgibacillus)为主,平均相对丰度为99.37%;该属在灌肠工序开始出现,且耐热性较强,灭菌后其相对丰度增加。结论:灌肠和包装工序可能为肉枣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污染点。

    • 紫外减菌联合低温对草鱼肉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2023, 39(12):117-12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704

      摘要 (341) HTML (0) PDF 1.68 M (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紫外减菌前处理联合低温冷藏对草鱼鱼肉质构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紫外照射时间。方法:以草鱼为试验对象,采用30 W紫外灯照射不同时间(0,30,60,90,150 min)预处理,测定鱼肉冷藏期间(0,3,6,9 d)各品质参数(鱼肉表面细菌总数、汁液流失率、质构参数、色泽、气味感官)及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当紫外照射时间为0~150 min时,照射时间越长,草鱼鱼肉表面减菌效果越好,汁液流失率越低,出现腐败气味越晚,但对鱼肉的质构、色泽及冷藏后期(6~9 d)细菌总数影响较小。冷藏期间共检测到9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和酸类,其中辛醛、壬醛、己醛、2,5-辛二酮、1-己醇、1-辛烯-3-醇为紫外处理草鱼肉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且冷藏后期酯类和酸类物质含量逐渐增多。对比控制组,紫外处理可有效延缓冷藏草鱼肉腥味的产生和香味的下降。当紫外照射时间为90 min时,冷藏鱼肉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效果,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鱼肉综合得分有所下降。结论:紫外减菌联合低温处理有利于延缓贮藏前期草鱼鱼肉质构品质劣化及风味下降,但对贮藏后期草鱼肉品质影响较小。

    • 超高压处理对斜带石斑鱼冷藏期间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2023, 39(12):126-13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872

      摘要 (331) HTML (0) PDF 3.55 M (1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有效控制石斑鱼冷藏期间的腐败变质。方法: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对细菌16S rDNA V3-V4区段进行扩增,分析斜带石斑鱼经400 MPa超高压处理5 min后在4 ℃冷藏3,6,9,12 d的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经超高压处理与未经超高压处理鱼样的Chao1、Ace指数不断上升,而Shannon指数却逐渐下降,但在冷藏的各个阶段(3~12 d),经超高压处理鱼样对应的Chao1、Ace和Shannon指数均低于未经超高压处理鱼样。菌群结构分析表明,两种处理鱼样在冷藏过程中的菌群结构变化不尽相同,未经超高压处理鱼样在冷藏期间出现的主要优势菌群包括Streptococcus(17.70%,3 d)、Plesiomonas(36.66%,6 d)、Peptostreptococcus(67.65%,9 d;43.4%,12 d),而经超高压处理鱼样分别为unclassified Enterobacteriaceae(27.36%,3 d)、Plesiomonas(40.31%,6 d)、Lactococcus(24.45%,9 d)和Peptostreptococcus(77.91%,12 d);确定了Peptostreptococcus为两种处理鱼样冷藏后期(第12天)的特定优势菌。PICRUSt功能基因预测发现,未经超高压处理与经超高压处理鱼样中与胁迫响应、毒物转运、DNA重组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丰度分别于冷藏的第9天和第12天显著上升。结论:与未经超高压处理相比,经超高压处理能有效降低斜带石斑鱼在冷藏过程中的细菌菌群丰度与多样性,改变斜带石斑鱼在冷藏期间的主要优势菌群的演替规律,影响鱼样在冷藏期间组成菌群的丰度结构变化。

    • 堆垛方式及送风功率对冷库制冷效果的影响

      2023, 39(12):133-138,16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39

      摘要 (222) HTML (0) PDF 3.20 M (1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合理规划移动冷库内货物堆放方式,合理设计风机的送风功率,降低冷库能耗、提高经济效益。方法:以某冷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冷库的三维物理模型和k-ε数学模型,采用Fluent软件对冷库内货物不同堆垛方式、不同送风功率下的温度场进行模拟。结果:在相同工况下,货物横置时平均库温为2.014 ℃,货物竖置时平均库温为2.006 ℃,均达到设计要求,且货框横置可以堆放162个,竖置可以堆放180个,竖置堆放可以让空间利用率最大化。在不同送风功率,运行15 min后,功率100%时平均库温为2.006 ℃;功率70%时平均库温为2.129 ℃;功率50%时平均库温为2.410 ℃,在3种不同风扇功率情况下冷库温度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际选型功率过大,50%功率即可满足冷库满载运行的设计要求。结论:竖置的堆垛方式可以提高冷库的空间利用率,冷风机选型可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营养与活性
    • 火麻仁低聚肽对小鼠的抗疲劳作用及其作用于性别间的差异

      2023, 39(12):139-14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92

      摘要 (287) HTML (0) PDF 1.59 M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火麻仁低聚肽的抗疲劳功效,及其作用于雌雄个体间的效果与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组(乳清蛋白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灌胃28 d。测定小鼠体重、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肝糖原(liver glycogen,LG)含量。结果:不考虑性别,火麻仁低聚肽对小鼠体重无显著影响,能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减少小鼠血乳酸与血尿素氮水平,提高小鼠肝糖原含量。考虑性别因素,中剂量火麻仁低聚肽使雌性小鼠体重显著升高,使雄性小鼠体重显著降低;低剂量火麻仁低聚肽能明显使雄性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延长,血尿素氮含量降低,使雌性小鼠体重、力竭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血尿素氮含量明显下降;高剂量火麻仁低聚肽使雄性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和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体重和血尿素氮含量明显降低,而雌性小鼠体重、力竭游泳时间和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血乳酸值和血尿素氮含量明显下降。结论:火麻仁低聚肽具有抗疲劳功效,剂量在不同性别中对抗疲劳效果有显著影响。

    • 多酚复合配方缓解小鼠运动疲劳

      2023, 39(12):145-152,16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42

      摘要 (367) HTML (0) PDF 3.06 M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蓝靛果多酚、山楂多酚微胶囊、乳铁蛋白和维生素C复配剂对缓解疲劳的作用。方法:以肌酸、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1,6-二磷酸果糖、牛磺酸和维生素B6、西瓜粉复配比为阳性对照进行小鼠力竭游泳试验,测定疲劳相关指标,并采用H&E染色观察脏器微观病理组织情况。结果:各组小鼠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较正常组,膳食补充组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多酚复合配方在常温和低温下均显著延长了小鼠游泳时长(分别延长了106.01%和140.94%)(P<0.01),改善了氧化应激、代谢产物积累和能量代谢,下调了炎症因子分泌(P<0.01或P<0.05),改善了小鼠肌肉中细胞核增多、肝脏中炎症细胞浸润和肾脏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红肿和脱落等状况。结论:多酚复合配方在低温和常温下均具有缓解运动疲劳的效果。

    • 5种香蕉果肉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2023, 39(12):153-16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536

      摘要 (332) HTML (0) PDF 1.89 M (2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品种香蕉果肉多酚的活性差异。方法:超声萃取5种香蕉果肉多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酚类组成,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5种香蕉果肉间的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和单宁含量差异显著(P<0.05);在5种香蕉果肉中检测出8种主要单体酚,包括4种酚酸及其衍生物和4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香蕉果肉多酚具有一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主要活性成分芦丁、儿茶素与抑制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南角42号香蕉果肉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能力最强,通过混合型抑制的方式抑制酶活,其与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为放热反应。结论:香蕉果肉多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和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能力,有望成为良好的α-葡萄糖苷酶选择性抑制剂。

    • >开发应用
    • 酶解—膜分离耦合连续制备抗氧化性小分子透明质酸

      2023, 39(12):162-17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693

      摘要 (334) HTML (0) PDF 2.29 M (1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构建一种酶解—膜分离耦合的方法用来提高小分子透明质酸的生产效率。方法:利用酶生物反应罐与平板式聚醚砜超滤膜分离组件组成的连续式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体系。以膜通量、膜污染、透过液透明质酸质量浓度、产率为评价指标,系统地考察各因素对酶膜耦合体系内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以产率为指标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膜耦合反应的工艺参数。结果:酶膜耦合反应体系制备小分子透明质酸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搅拌速度200 r/min、跨膜压力0.15 mPa、酶解时间4.0 h、加酶量5 g/100 g。该条件下可以快速制备并分离出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r)的小分子透明质酸,实现一步法同时制备Mr在1万~5万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LMW-HA)和Mr3 000的透明质酸寡糖(O-HA),且这两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透明质酸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结论:酶解—膜分离耦合法可以连续同步生产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一定抗氧化性的LMW-HA和O-HA。

    • 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法提取Iota卡拉胶工艺优化

      2023, 39(12):171-17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42

      摘要 (365) HTML (0) PDF 2.17 M (1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优化Iota卡拉胶提取工艺,以期提高Iota卡拉胶产率。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酶技术从刺麒麟菜中提取Iota卡拉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配比和复合酶酶解条件,并优化超声处理条件和煮胶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复合酶配比为纤维素酶0.50%、半纤维素酶1.25%、木瓜蛋白酶0.20%;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60 ℃,酶解pH 5.5、酶解时间2.5 h、酶解料液比1∶30 (g/mL);最佳超声处理工艺为超声功率350 W、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 ℃;最佳煮胶工艺为煮胶温度90 ℃、六偏磷酸钠(SHMP)添加量0.04%、煮胶时间3 h。结论: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Iota卡拉胶产率高,可达到47.17%。

    • 富硒酵母对薏米酒醪品质的影响

      2023, 39(12):179-18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45

      摘要 (207) HTML (0) PDF 1.71 M (2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富硒酵母对薏米酒醪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薏米为原料,接种富硒酿酒酵母制备薏米酒醪,测定酒醪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植物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相比酿酒酵母组,酿酒酵母富硒组可增加薏米酒醪发酵中期(12~30 h期间)酒精度的提升速率,加速pH和总糖含量的下降速率。发酵36 h后,酿酒酵母富硒组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分别比酿酒酵母组增加了14.43%和9.77%。此外,发酵36 h后,酿酒酵母组中硒含量仅为0.007 μg/mL,而酿酒酵母富硒组中硒含量可达20.53 μg/mL,且薏米酒醪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脂质过氧化抑制率分别提高至67.37%和79.52%。结论:富硒酵母发酵薏米酒醪不仅可使酒醪富含硒元素,还能提高酒醪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提升酒醪品质。

    • >研究进展
    • 水酶法制取植物油研究进展

      2023, 39(12):185-19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62

      摘要 (249) HTML (0) PDF 1.71 M (5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提取植物油的方式有压榨法、溶剂浸出法和水酶法,水酶法相比于压榨法和溶剂浸出法具有提油率高、工艺简单和制油品质良好等优点,一定程度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效益。文章综述了水酶法制取植物油的原理、工艺流程、特点、常用的酶制剂的种类、破乳及植物油品质等方面,并对水酶法制备植物油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葡萄籽油的提取工艺、营养成分及健康功效研究进展

      2023, 39(12):192-19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72

      摘要 (453) HTML (0) PDF 2.04 M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葡萄皮渣是在葡萄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副产物,包括葡萄皮、果肉和葡萄籽等。葡萄籽油(grape seed oil,GSO)是从葡萄籽中获取的一种高营养价值植物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生育酚、植物甾醇和酚类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降血脂、减肥和抗菌等多种生理功效。文章系统综述了GSO的提取工艺、营养组成和健康功效,并对未来一段时期内GSO的研究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

    • 超微粉碎技术对粮食产品营养物质及特定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3, 39(12):200-207,21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35

      摘要 (167) HTML (0) PDF 1.65 M (1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超微粉碎是一种能将物料粉碎至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先进技术,具有节约物料、粉碎速度快和粉体粒度均匀且细的显著优势,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在粮食作物前处理中,对生产口感好、营养物质溶出率高和功能性强的食品具有积极意义。文章总结了7种超微粉碎技术的分类及优缺点,综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对粮食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和特定生理功能(调节血糖、血压、血脂、抗氧化和减少有害物质)的影响,并对超微粉碎技术在粮食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肉苁蓉保鲜贮藏及加工研究进展

      2023, 39(12):208-21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41

      摘要 (246) HTML (0) PDF 1.54 M (5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肉苁蓉是中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之一,可鲜食,但由于产地区域限制以及新鲜肉苁蓉采收后仍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活动,其在运输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软化甚至霉变等情况。通过检索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章总结了近年来新采收鲜肉苁蓉的保鲜方法及贮藏技术,剖析了不同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差异,并对肉苁蓉加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市场分析
    • 精氨酸临床研究及其在特医食品中的应用

      2023, 39(12):214-220,2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47

      摘要 (436) HTML (0) PDF 1.71 M (7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精氨酸因其在患者术后恢复及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受到食品和营养领域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阐述了精氨酸的代谢途径、生理功能、吸收与代谢,综述了精氨酸在临床研究及特医食品中的应用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特医食品的开发和研究方向。

    • 谷物代餐粉的要素及开发趋势分析

      2023, 39(12):221-2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1029

      摘要 (326) HTML (0) PDF 1.53 M (3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谷物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多种营养物质,谷物代餐粉干预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脂、调节餐后血糖、辅助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文章系统地概述了谷物代餐粉的加工原料、功效、消化特性、加工工艺以及代餐食品相关执行标准,并对谷物代餐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 食品装备业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转型升级策略

      2023, 39(12):227-23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82

      摘要 (226) HTML (0) PDF 1.50 M (1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中国食品装备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瓶颈以及面临的新挑战的分析,论证了中国食品装备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提炼并确定了人力资本、产业价值链、技术创新、环境规制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影响食品装备业转型升级的因素指标,并进行了相应的机理分析。为食品装备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施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策略。

快速检索
检索项
检索词
卷期检索
×
《食品与机械》
友情提示
友情提示 一、 近日有不少作者反应我刊官网无法打开,是因为我刊网站正在升级,旧网站仍在百度搜索排名前列。请认准《食品与机械》唯一官方网址:http://www.ifoodmm.com/spyjx/home 唯一官方邮箱:foodmm@ifoodmm.com; 联系电话:0731-85258200,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