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39(11):1-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54
摘要: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的注册管理制度已初步建立,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特医食品行业起步较晚,相关制度还有待补充与完善。文章简要叙述中国特医食品的注册管理模式,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特医食品管理制度,并从产品研发、产品准入、审批流程3个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为人们的健康保障提供更多选择,推动中国特医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 39(11):7-1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90
摘要:通过新加坡卫生部官方网站、文献等渠道收集有关新加坡营养等级标签资料,总结新加坡营养等级标签的政策演进、标准规则、支撑措施及实施效果。营养等级标签在强制营养成分表披露糖信息、评价多形式含糖饮料、禁止高糖饮料广告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实施含糖饮料强制FOP标识具有重要启示。
2023, 39(11):12-17,4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13
摘要:目的:获得梨瓜细胞最佳的升华温度。方法:基于低温显微镜成像及真空冷冻干燥技术,通过优化方法选择预冻降温速率和真空压力分别为25 ℃/min和10 Pa,然后以10,5,0,-4,-7,-10 ℃的升华温度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脱水干燥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参数(当量直径、面积、周长、体积)以及内压、孔隙率在冻干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细胞不同维度的形态学参数随着升华温度的增高先减小再增大,在0 ℃时干燥后细胞的变化率最小,当量直径、细胞横截面积和体积的变化率分别为5.05%,9.60%,14.68%,很好地保留了细胞的原始形态结构;同时,随着维度的增加,在同一升华温度下的变化量也增加。结论:结合研究所得的最佳预冻速率和真空度,梨瓜干燥升华最佳温度为0 ℃。
2023, 39(11):18-22,6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144
摘要:目的:提高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鸡蛋裂纹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运行效率。方法:使用禽蛋模拟撞击设备得到裂纹鸡蛋,并通过鸡蛋动态图像采集设备采集不同角度裂纹鸡蛋和完好鸡蛋图像,然后以原始图像和经预处理后图像分别建立用于裂纹鸡蛋图像识别的YOLO-v5、ResNet和SuffleNet模型,并比较不同模型识别准确度以及对未经预处理图像的适应性。结果:YOLO-v5、ResNet和SuffleNet模型均可有效识别经过预处理的裂纹鸡蛋图像,其验证集准确率分别为98.8%,97.8%,99.4%。对于未经预处理的裂纹鸡蛋,ResNet模型判别准确率较低,而SuffleNet模型对其适应性较好,判别准确度超过99%。结论: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SuffleNet模型适用于裂纹鸡蛋图像的识别,且采集的图像无需进行预处理。
2023, 39(11):23-28,3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92
摘要:目的:研究安赛蜜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亚慢性毒性。方法:按照GB 15193.13—2015的方法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健康离乳Sprague Dawley (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设置4个剂量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和安赛蜜4 500,1 500,500 mg/kg体重3个剂量组,对大鼠进行90 d灌胃染毒,试验结束采血测定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学检测对比。结果:安赛蜜4 500,1 500,500 mg/kg体重3个剂量组动物一般体征正常,试验末期体重增长量、总摄食量、总食物利用率以及绝对脏器重量、脏体比未发现有意义的异常改变;血液学检测值、生化指标检测值、尿液指标值均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大体检查未发现心、肝、脾、肺、肾、睾丸、心脏、胸腺和肾上腺等脏器的异常改变,组织病理学镜检未发现与受试物相关的病理改变。结论:安赛蜜在整个试验周期对大鼠均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90 d经口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4 500 mg/kg体重。
2023, 39(11):29-3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10
摘要:目的:为糖醋脆皮鱼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电子鼻、电子舌、气相离子迁移谱图(GC-IMS)、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和相关性分析,分别从香气化合物和滋味化合物变化进行评价。结果:在炸制过程中,糖醋脆皮鱼的香气响应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滋味响应强度呈增大的趋势。糖醋脆皮鱼中共检出香气化合物46种,其中醛类7种,酮类5种,醇类10种,酯类9种,烯烃类4种,杂环类7种,其他化合物4种;A样品(定型炸制1.5 min)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醇类,B样品(定型炸制3.0 min)相对含量最高的是醛类和酮类。糖醋脆皮鱼中共检出游离氨基酸21种,其所含的谷氨酸、丙氨酸、精氨酸等对样本的鲜味、甜味、苦味均有较大贡献,其中C样品(熟制1 min)的鲜味、甜味均表现突出。由相关性分析可见,醇类化合物与大部分电子鼻传感器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鲜味氨基酸和电子舌传感器AHS、PKS、CTS和NM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醛类化合物与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糖醋脆皮鱼的大部分香气化合物在炸制过程中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滋味成分呈增大的趋势。
2023, 39(11):38-4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30
摘要:目的:解决龙头鱼酶解蛋白肽鲜味低、苦味重、风味不良等问题。方法:利用超声辅助酶解法制备龙头鱼蛋白肽,以木瓜蛋白酶作为催化剂,研究不同超声功率(0,120,240,480,600 W)条件下龙头鱼蛋白肽粒径、水解度、可溶性多肽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电子舌风味信号的变化,进而探究不同超声强度对龙头鱼蛋白肽结构及风味特性的影响。结果:超声强度360 W、超声时间1 h,水浴温度55 ℃以及水浴时间4 h的条件下,蛋白质水解度达到19.29%,可溶性多肽含量为0.57 mg/mL,超声辅助显著降低了龙头鱼蛋白肽的粒径和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3 000的组分占比从67%增加至82%。此外,龙头鱼蛋白肽中,苦味氨基酸占主要地位,其次是甜味和鲜味氨基酸。超声辅助酶解蛋白肽中鲜味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增幅最大,因此,超声辅助酶解通过增加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降低了龙头鱼蛋白肽的苦味。结论:超声辅助可以提高龙头鱼蛋白的酶解作用,进而改善龙头鱼多肽的理化性质及风味特性。
2023, 39(11):45-52,10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35
摘要:目的:实现大米新鲜度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研制一套基于纳米色敏传感器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的便携式装置系统。对所采集到的不同掺陈度大米样品所对应色敏传感器的光谱数据,进行多梯度掺陈大米的鉴别与跨批次大米新鲜度的预测。结果:使用Si-CARS-PLS提取光谱特征变量,经LDA算法建模后判别模型的识别率最高,训练集和预测集的识别率分别为97.22%和95.83%。同时,PLSR模型预测跨批次数据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不同批次大米样品数据训练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c、Rp)均稳定在0.95左右,均方根误差(RMSEC、RMSEP)均低于0.2,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3。结论:该系统具有准确率高、便捷和预测模型鲁棒性好等特点,在大米新鲜度的现场检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23, 39(11):53-57,14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1090
摘要:目的:研制满足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要求和实验室LIMS系统应用的全自动高通量菌落计数仪。方法:采用GigE工业相机、可变镜头和多光源组合照明系统进行菌落图像的连续采集,并采用Unet++分割模型进行图像识别处理和菌落计数。结果:该菌落计数仪完成1个平板的图像采集仅需38 s,采集效率较高;完成1个平板的图像传输和菌落识别计数整个过程仅需3~5 s,数据处理速度快且传输性能好;计数结果与现行标准要求的计数方法相比误差<8%,准确率高;具有结果重复性好等特点,同时实现了菌落总数检测原始数据的自动化处理。结论:该设备不仅能高通量进行图像采集,自动进行图像处理和菌落计数,还可实现与实验室LIMS系统的融合,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确保数据的溯源性,减轻试验人员工作强度,满足菌落总数计数方法的误差要求。
2023, 39(11):58-6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88
摘要:目的:实现牛乳中乳糖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建立基于钙型糖柱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牛乳中乳糖的新方法。牛乳通过0.2 g/mL三氯乙酸溶液沉淀蛋白质,所得滤液稀释100倍并过滤膜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经过钙型糖柱分离,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乳糖在线性范围(20~100 mg/L)内,色谱峰面积和质量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2为0.999 8。乳糖加标水平为15,40,80 mg/g时,回收率为90.96%~98.23%,检出限为3.6 μg/g,定量限为12 μg/g,在6 min内实现乳糖浓度的测定。并且用该方法测定11种市售乳样品,测得结果与国标(GB 5009.8—2016)法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加标回收率均符合有关规定,检测结果准确且耗时短,适用于快速检测牛乳中的乳糖含量。
2023, 39(11):64-7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077
摘要:目的:规范凡纳滨对虾抗寄生虫药物的使用。方法:用80%乙腈水溶液提取凡纳滨对虾样品中的抗寄生虫药物,经C18和中性氧化铝粉净化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药物经Thermo Hypersil Gold aQ色谱柱分离,0.1%甲酸—乙腈和10 mmol/L 甲酸铵溶液(含0.1%甲酸)分别作为有机相和水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步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27种抗寄生虫药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皮尔森相关系数(r)大于0.974 1,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5~2.0 μg/kg,定量限为2~5 μg/kg;空白样品在5,10,5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方法加标回收率(n=6)为61.90%~118.54%,批内变异系数(n=6)为0.57%~12.56%,批间变异系数(n=3)为1.29%~16.47%。结论:该方法选择性好,回收率、精密度高,测定周期短,可满足实验室的检测需要。
2023, 39(11):72-7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132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黄瓜中双炔酰菌胺含量的方法。方法:黄瓜试样经乙腈超声提取后,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法(QuEChERS)进行净化,超纯水稀释,用0.1%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采取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检测模式下,对双炔酰菌胺进行多反应监测(MRM),并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在0.01~0.5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双炔酰菌胺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在10,50,100 mg/mL 3种不同加标水平下,双炔酰菌胺回收率为 89.6%~96.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2%~1.80%(n=6)。试验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限为0.009 mg/kg。结论:试验方法前处理过程无需浓缩,操作简便,分析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重现性高,适用于黄瓜中双炔酰菌胺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2023, 39(11):79-8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093
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无损检测菠萝含水率的方法。方法: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投影法的特征波长选择和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正则化极限学习机(RELM)的菠萝含水率检测模型。针对菠萝近红外光谱数据具有维度高、冗余信息多的特点,分别对比连续投影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全波段等筛选特征波长的结果,确定菠萝近红外光谱特征波长筛选方法;针对RELM模型性能受其输入层权值和隐含层偏置的影响,运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RELM模型的输入层权值和隐含层偏置,提出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改进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菠萝含水率检测模型。结果:与遗传算法改进正则化极限学习机(GA-RELM)、粒子群算法改进正则化极限学习机(PSO-RELM)和RELM相比,基于麻雀算法改进正则化极限学习机(SSA-RELM)的菠萝含水率检测模型的检测精度最高。结论:麻雀搜索算法优化RELM模型可以有效提高RELM模型的菠萝含水率检测精度。
2023, 39(11):87-90,9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64
摘要: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正在深入推进,但粤港澳大湾区食品监管中的口岸通关融合模式存在如监管标准不一、通关程序繁琐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食品监管效率偏低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可以通过统一粤港澳三地食品安全监管标准、构建一体化的口岸通关程序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等措施推动口岸通关融合模式有效创新。同时,为了强化对粤港澳大湾区食品监管效率提升的配套建设,实践中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口岸服务水平,为食品通关提供更加便利的一站式服务。
2023, 39(11):91-9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084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咖啡中3种赭曲霉毒素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水—甲酸(V乙腈∶V水∶V甲酸为55∶40∶5)超声提取,利用QuEChERS盐包进行脱水盐析,过ZanChERS-Myco17净化小柱净化。样品采用0.2%甲酸水—乙腈作为流动相经Waters BEH C18(1.7 μm,2.1 mm×100 m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扫描,内标法定量。结果:3种目标物在0.1~20.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 46,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2,0.2~0.7 μg/kg。咖啡基质中3个添加水平目标物平均回收率为79.0%~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1.5%~7.6%。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重现性好,分析时间短,能够适用于不同咖啡基质样品中3种赭曲霉毒素残留的高通量检测。
2023, 39(11):98-10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47
摘要:目的:解决加工过程草莓在冲击作用下易损伤引起品质下降的问题。方法:利用显示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草莓碰撞过程冲击能损耗、内部应力及冲击损伤间的关系,采用响应面法分析碰撞参数对冲击损伤程度及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草莓碰撞钢板23 ms时,草莓的损伤体积比(7.83%)达到最大,同时冲击能损耗值(95.60 mJ)和内部应力(0.238 4 MPa)均达到最大值;碰撞模拟结果误差均<5.0%,仿真方法可靠。结论:碰撞过程冲击能的变化引起草莓内部应力动态响应,从而决定了冲击损伤程度;果实损伤敏感性的影响因素为接触材料>冲击速度>碰撞角度。
2023, 39(11):105-10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87
摘要:目的:减少机械切割羊肉损耗。方法:采用龙门式超高压纯水射流切割平台,针对羊胴体的不同部位,选取不同的参数进行试验。对比切割效果、找出合适的切割参数并分析切割损耗。结果:针对常温羊肉、冷冻羊肉、羊排、羊脊柱、羊腿、羊颈部、剔骨取肉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明确了羊酮体不同部位、不同试验参数对切割效果的影响。结论:纯水射流切割对冷冻羊酮体的不同部位适应性不同,但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而且损耗很小,对常温羊肉、羊腿、羊颈部等部位的切割效果不佳。
2023, 39(11):110-11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1175
摘要:目的:解决传统机械搅拌制备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材料耗时长且不利于放大生产的问题。方法:利用撞击流—水力空化的方法制备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材料,考察了壳聚糖用量、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复合材料有机烧失率的影响,进而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材料的最佳方法。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仪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制备壳聚糖/蒙脱土复合材料的最优方案为:壳聚糖用量25 g、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150万、空化时间20 min、空化反应温度80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有机烧失率为37.42%,表征结果证明壳聚糖已成功负载到蒙脱土上,且复合材料依然具有蒙脱土的多孔结构。结论:撞击流—水力空化法与传统机械搅拌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相比,结构更疏松,比表面更大,有机烧失率、蔗汁脱色率更高,且撞击流—水力空化制备法更节省时间。
2023, 39(11):116-12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099
摘要:目的:提高食品进入冷冻隧道的速度控制回路和温度控制回路的设定值调整能力。方法:对传送带速度和温度控制回路进行了单独处理,设计用于食品冷冻温度控制的模糊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用于食品传送带滚子转速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用于冷冻隧道温度调节的比例—积分控制器,并采用Takagi-Sugeno模糊控制器来设定温度调节比例—积分控制器的温度设定点。结果:待冷冻食品的质量流量从650 kg/h增加到700 kg/h、驱动辊的转速从1.62 r/min增加到1.75 r/min时,最终食品温度可快速恢复到约-18 ℃;食品入口发生+5 ℃的温度干扰时,模糊控制器动作,从而将食品的出口温度保持在预期值-18 ℃附近。结论:所设计的控制系统通过选择允许快速响应和相对较低超调的系统参数,可实现输出变量的值不会在设定值附近出现大幅波动。
2023, 39(11):125-130,17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148
摘要:目的:优化缓冲包装设计。方法:以哈密瓜及其包装为研究对象,对5层堆码包装进行扫频振动试验,测出各层包装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振动的固有频率、最大功率谱密度、峰值加速度,并建立最大功率谱密度、峰值加速度与堆码层关系模型。结果:越往上层的包装,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振动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和峰值加速度越大;同一层包装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和峰值加速度大于水平方向上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和峰值加速度与堆码层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进行缓冲包装优化设计时,越往上层的包装其缓冲性能设计要越好;相比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需要更好;该回归模型能较准确预测各层包装的振动情况。
2023, 39(11):131-136,15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75
摘要:目的:对纸质包装盒缺陷进行准确的识别与定位。方法:应用改进Faster R-CNN的网络模型自动对包装盒缺陷进行检测。对训练集图片进行数据增强并添加噪声,提升模型的训练精度和鲁棒性;将特征提取网络替换为ResNet50,并融合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提高模型多尺度检测的能力;使用K-means++对数据集中缺陷尺度进行聚类,优化锚框方案。结果:改进后的Faster R-CNN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准确率(AP)达到93.9%,检测速度达到8.65帧/s。结论:应用改进的Faster R-CNN模型能够有效检测出包装盒缺陷并定位,可应用于包装盒缺陷的自动检测与分拣。
2023, 39(11):137-14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65
摘要:塑造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化品牌是促进新式茶饮料行业发展的趋势,插画以活跃、多变的表现形式,可以使包装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契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取向,因此成为新式茶饮料包装设计的热点。文章剖析了插画的艺术表现力及其在茶饮料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中的应用价值,发现在茶饮料包装设计中应用插画艺术可以打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的情绪价值传达、增强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并提出了插画设计在新式茶饮料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2023, 39(11):143-15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15
摘要:目的:探究半干金鲳鱼在模拟实际运输温度下的品质和风味变化。方法:以冻半干金鲳鱼为研究对象,模拟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物流运输过程,测定了解冻损失率、肌原纤维蛋白构象的变化、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等理化指标以及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半干金鲳鱼的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程度均随运输时间的延长显著升高(P<0.05),且温度越高氧化程度越显著(P<0.05),此过程中蛋白质发生聚集且变性程度严重,而解冻损失率仅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P<0.05)。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均呈先显著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温度对其含量则无显著影响(P>0.05)。半干金鲳鱼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烃类和醇类,其中高温运输组的醛类含量显著下降,而烃类物质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冻半干金鲳鱼在较低温下运输能够减缓蛋白质的变性程度以及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程度,并使其富有更多良好的风味物质。
2023, 39(11):152-16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39
摘要:目的:探究蓝靛果汁在加工过程中的褐变反应机理。方法:测定蓝靛果汁在杀菌过程中褐变度、维生素C(VC)含量、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动力学模型拟合;优化蓝靛果汁褐变抑制工艺条件,并测定优化后蓝靛果汁在4,25,37 ℃下贮藏30 d过程中微生物、理化、感官指标的变化。结果:褐变度、VC含量、5-HMF含量变化分别符合联合、一级、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最优褐变抑制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氧化酶添加量0.21%、作用温度39 ℃、作用时间45 min,此条件下果汁非酶褐变抑制率为95.13%。蓝靛果汁在4 ℃下测试指标变化相对迟缓,贮藏末期,其菌落总数<100 CFU/mL,可溶性固形物、总酚、花色苷、VC、还原糖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14.15%、262.02 g/100 g、380.50 mg/L、65.37 mg/L、9.62 g/100 g,感官评分为82.3分,具有蓝靛果的果香与果味、颜色均一、质地均匀。结论:试验方法显著抑制了蓝靛果汁在贮藏期间的褐变。
2023, 39(11):161-165,17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0995
摘要:目的:探究一种改善蓝莓冷藏保鲜品质的方法。方法:以蓝莓为试材,于4 ℃,0,3,6,10 mT恒稳磁场环境下贮藏7 d,分析贮藏过程中蓝莓果实的表观形态、失重率、腐烂率、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磁场强度增加,蓝莓冷藏期间理化特性显著改善。其中,与对照相比,10 mT恒稳磁场环境下的蓝莓果实到贮藏末期大部分仍呈现饱满状态,蓝莓失重率和腐烂率分别下降55.63%和62.14%,花青素及酚类物质损失减小;同时,蓝莓细胞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得到增强,减少了膜透性。结论:恒稳磁场辅助冷藏使蓝莓品质显著提升。
2023, 39(11):166-17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59
摘要:目的:探索甜菜在冻融预处理中的最佳解冻方式。方法:经冷冻的甜菜采用不同方式(室温解冻、流水解冻、冷藏解冻、微波解冻和超声波解冻)进行解冻,再进行微波干燥,比较解冻方式对微波干燥甜菜干燥时间、复水比、色泽、甜菜素含量、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结果:冷藏解冻用时最长,但解冻损失率最小且微波干燥甜菜的复水比高达4.82;而流水解冻能更好地保持微波干燥甜菜的色泽,解冻方式对微波干燥时间影响不显著。超声波解冻后的甜菜经微波干燥后其甜菜红素含量最高,而微波解冻的甜菜黄素含量最高。与其他解冻方式相比,流水解冻的甜菜经微波干燥后具有较高的总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15 mg GAE/g和16.50 mg RE/g。结论:流水解冻是甜菜冻融预处理中较适宜的解冻方式,能较好地保持微波干燥甜菜的理化性质。
2023, 39(11):173-17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196
摘要:目的:探究臭氧杀菌联合壳聚糖涂膜对冷鲜黄牛肉的保鲜效果。方法:分别设置对照A组(纯水处理)、试验B组(用2%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冷鲜黄牛肉)和试验C组(采用臭氧杀菌联合2%壳聚糖溶液涂膜冷鲜黄牛肉),以感官评分、色度值(L*和a*值)、吊挂损失率、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以及菌落总数等为评价指标,分析臭氧杀菌联合壳聚糖涂膜在冷鲜黄牛肉中的保鲜效果。结果:当臭氧水质量浓度为1.0 mg/L,冲洗时间为20 s时,同一贮藏期,试验C组的冷鲜黄牛肉的感官、L*值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试验B组(P<0.05),吊挂损失率、TVB-N值及菌落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试验B组(P<0.05);试验C组黄牛肉的a*值在贮藏前期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试验B组(P<0.05),但在贮藏后期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A组和试验B组(P<0.05)。相比对照A组和试验B组,试验C组冷鲜黄牛肉货架期分别延长了12,4 d。结论:臭氧杀菌与壳聚糖涂膜技术在冷鲜黄牛肉保鲜上发挥了很好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延长黄牛肉的贮藏期。
2023, 39(11):179-18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333
摘要:目的:以养殖大菱鲆为试验原料,研究养殖地域和商品规格划分对其营养及风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乳山(山东威海)、海阳(山东烟台)和绥中(辽宁葫芦岛)3个主产区及450~750,750~1 250 g两种典型市售规格的养殖大菱鲆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为主要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找出不同组别差异及用于区分养殖地域和商品规格的营养指标。结果:乳山和海阳地区养殖大菱鲆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绥中地区,绥中大规格组DHA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97%,显著高于其他组别;绥中地区养殖大菱鲆的肌肉苦味、咸味和甜味显著高于乳山与海阳地区,海阳地区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较多,乳山地区次之,绥中地区最少。而对商品规格而言,大规格组胶原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小规格组;小规格组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有异戊醛和异丙醇等,大规格组含量较高的挥发性物质有异丁醇、2-蒎烯和四氢呋喃等。结论:可用脂肪、胶原蛋白、水分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和灰分5个指标来区分不同养殖地域的大菱鲆。
2023, 39(11):186-191,21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094
摘要:目的:探究新式茉莉花茶饮基底茶的品质特点。方法:以福建、云南、四川3地茶坯窨制而成的3种新式茉莉花茶茶饮基底茶(福建香毫、云南毛尖、四川香茗)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理化检测和感官审评,从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滋味、香气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3种基底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9.40%~51.40%,茶多酚含量为18.00%~23.20%,咖啡碱含量为3.20%~4.30%,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32%~3.50%。除游离氨基酸外,云南毛尖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比及16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云南毛尖茶汤的涩味、咸味及丰富度响应值最大,但甜度响应值最低,茶汤浓厚;福建香毫涩味、咸味响应值最小,但水浸出物含量高,茶汤浓醇。香气组分中酯类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醇类和烯烃类化合物;3种基底茶的香气品质由高到低为福建香毫、云南毛尖、四川香茗,均属于中等。结论:3种基底茶内含物质丰富,但香气质量有待提高。
2023, 39(11):192-19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121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食品水提液的活性成分、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枣、黑玉米、燕麦和小米8种常见食品,测定其水提液中总黄酮与总多酚含量,并比较其活性成分差异;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并比较其抗氧化活性;测定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中NO及IL-6抑制率,并比较其抗炎活性。结果:8种食品的抗氧化与抗炎活性均与其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且两种活性间亦呈正相关性。其中,黑枣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716,3.043 mg/g;当样品质量浓度为1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达89.48%,其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性优势;当样品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其对NO的抑制率为65.92%,对IL-6的抑制率达78.62%而表现出明显的抗炎活性。黑米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同时对NO和IL-6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而作为非黑色食品的小米,其活性虽不及黑枣与黑米,但较黑玉米、黑木耳等黑色食品,在羟自由基清除与抗炎活性上却表现明显的优势。结论:8种食品水提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也呈现出一定的抗炎活性,但有较大差异;其活性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呈正相关。其中,黑枣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抗炎活性亦最强。
2023, 39(11):198-20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974
摘要:目的:解决新鲜桑葚难以保存的问题,将新鲜桑葚制成桑葚酵素。方法:以新鲜桑葚汁为原料,植物乳杆菌为生产菌种,总酚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了植物乳杆菌桑葚酵素的发酵工艺,并对桑葚酵素的理化、微生物及感官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优化后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0 h、发酵温度32 ℃、接种量25%,所制得的植物乳杆菌桑葚酵素的总酚含量达(43.48±0.67) μg/mL,是未经发酵的桑葚汁的1.62倍,可溶性固体物含量为5.36%,pH值为4.08±0.01,微生物指标满足国家标准;桑葚酵素呈紫红、色泽均匀,具有浓郁的桑葚果香和发酵的香味、无异味,酸味柔和、风味好,有光泽、无杂质及沉淀。结论:经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得桑葚酵素的过程有生物活性物质产生,有利于提高桑葚酵素质量。
2023, 39(11):204-21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02
摘要:目的:挖掘水蜜桃果核作为特色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途径。方法:考察酶添加量、超声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时间对水蜜桃果核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分析其抗氧化性能。结果:果核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酶添加量5.2%、超声温度63 ℃、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7 min,此条件下果核多酚提取量为8.63 mg/g。多酚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5.22%,85.91%,44.72%,45.76%,对4种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099,0.098,0.332,0.320 mg/mL。结论:超声辅助酶解法可有效提取水蜜桃果核中的多酚,水蜜桃果核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2023, 39(11):211-21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60111
摘要:目的:加快重蒸馏后基酒的人工老熟。方法:在浓香型基酒重蒸馏除杂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以酒中总酸、总酯含量变化为指标,探索超声波处理条件对重蒸馏后浓香型基酒的影响。结果:超声波处理功率、温度和时间3个单因素的催陈效果中,每个单独因素的水平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存在;在超声波频率45 kHz下,较适宜的超声波处理工艺条件为功率150 W、温度40 ℃、时间40 min。该条件下,超声催陈后酒样具有提酸增酯、降杂醇油和乙醛、感官品质提升的效果。结论:采用超声波对浓香型的重蒸馏后基酒催陈可行。
2023, 39(11):215-222,22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22
摘要:目的:制备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营养速食面。方法:以马铃薯全粉、燕麦粉和小麦高筋粉为基础原料制备马铃薯燕麦速食面,优化了马铃薯燕麦速食面,并测定了其感官评分、断条率、复水率、质构特性及热风干燥特性。结果:马铃薯燕麦速食面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水量53%,和面时间、熟化时间和蒸面时间分别为10,40,12 min;在建立干燥模型的基础上,确定最佳干燥条件为干燥温度90 ℃,干燥时间40 min。结论: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制备的马铃薯燕麦面富有光泽和弹性,软硬适中不粘牙且具有较好的口感。
2023, 39(11):223-22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1151
摘要:目的:研究复合芝麻酱在不同处理工艺条件下体系的稳定性。方法:考察加热温度、搅拌时间、冷却工序、灌装温度及静置熟化工序对复合芝麻酱离心析油率的影响,并记录47 ℃保温条件下复合芝麻酱的析油时间。结果:复合芝麻酱的最佳处理工艺为加热温度55 ℃,搅拌时间20 min,0 ℃冷却降温,灌装温度40 ℃,静置熟化24 h。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芝麻酱的离心析油率由初始的6.69%显著降低至1.78%(P<0.05),且其微观结构油相分布均匀并形成了紧密的联结区。结论:复合芝麻酱工艺参数的优化能显著改善体系的析油问题,最优工艺条件下加工的复合芝麻酱的体系稳定性最佳。
2023, 39(11):229-23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298
摘要:现代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并可与质谱联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短时性等特点,既适合于高通量分析,又适合于复杂样品中的微量化合物的分析。文章针对超临界流体色谱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检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3, 39(11):235-24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3.80439
摘要:人们健康理念日益增强,油菜蜂花粉作为一种天然保健原料,研究开发价值极高。文章介绍了油菜蜂花粉富含的多种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主要总结油菜蜂花粉在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抗菌、保护前列腺、抗糖尿病并发症、抗肿瘤、调节保护肠道、保护卵巢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以及油菜蜂花粉在蜂产品、保健品、食品、医药、化妆品中的应用,并对油菜蜂花粉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