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1-7,7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90
摘要:目的:提高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生产几丁寡糖产量。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对淀粉酶链霉菌几丁质酶进行克隆、原核表达、酶学性质探究,并通过同源建模、催化域氨基酸比对、定点突变等方法探究几丁质酶活性位点。结果:克隆和原核表达后,产酶周期由7 d缩短至24 h,酶活可达132 U/L,较原始菌酶活性(100 U/L)提高了32%。决定几丁质酶活性的氨基酸为催化域的128,130位的天冬氨酸和132位的谷氨酸。结论:对几丁质酶基因克隆表达后,其产酶周期缩短、酶活性提高。
2022(5):8-11,1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91
摘要:目的:提高威克汉姆酵母醛脱氢酶在冷藏和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开发消减胃肠道内活性醛的产品。方法:从6株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中选取醛脱氢酶(ALDH)活性最高的菌株提取ALDH,采用海藻酸钠—氯化钙法对ALDH进行包埋,研究了包埋对ALDH在冷藏及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W. anomalus菌株J3、J7、J8、J9、J12、J18产生的ALDH比活力在86.77~482.14 U/mg,菌株J9的ALDH的比活力最高,为482.14 U/mg;最优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3.0%,氯化钙3.0%,包埋酶的活力为480.71 U/g;游离酶在4 ℃下放置5 d酶活下降至50%以下,包埋酶酶活维持在90%以上;在体外模拟胃肠道环境下,游离酶在模拟胃液中10 min内完全失去活性,而包埋酶在胃液环境中3 h酶活保留率为56.39%,肠液中1 h酶活保留率为56.35%。结论:海藻酸钠—氯化钙包埋法可显著提高异常威克汉姆酵母ALDH的稳定性。
2022(5):12-1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66
摘要:目的:开发功能性穇子面包。方法:以面包的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体外消化特性和感官评价作为指标,探究不同粒径穇子粉对小麦面包的特性品质的影响。结果:与未添加穇子粉面包相比,添加了200目穇子粉的面包其总酚含量提高了225.78%,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42.96%,铁离子还原能力提高了22.97%,粒径越小,抗氧化性越强;另外,穇子粉的添加改变了面包的消化特性,降低了快消化淀粉和慢消化淀粉含量,显著增加了抗性淀粉含量。但面包的比容显著降低,硬度有所增加。结论:添加200目穇子粉的面包其营养品质与功能性明显改善,尤其是粗纤维和钙含量。
2022(5):19-23,13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37
摘要:目的:为鳓鱼鱼糜在鱼糜制品中的加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制备鱼糜凝胶样品,分别从凝胶强度、全质构、凝胶化指数、凝胶劣化指数、持水性、白度和微观结构7个方面研究其与白鲢鱼糜、铜盆鱼糜、金线鱼糜的凝胶品质差异。结果:鳓鱼鱼糜的硬度、咀嚼性、胶着性、凝胶强度、持水性显著高于白鲢鱼糜(P<0.05);这与扫描电镜检测的鳓鱼鱼糜凝胶表面结构光滑致密、孔径大小规则均匀的试验结果相一致。同时鳓鱼鱼糜的白度(71.23±0.09)显著高于铜盆鱼糜(67.81±0.25)和金线鱼糜(67.16±0.55)。结论:鳓鱼鱼糜在凝胶强度、白度、持水性和微观结构等方面兼具淡水鱼糜和海水鱼糜的优势。
2022(5):24-29,3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49
摘要:目的:准确区分完整花生、果仁破损花生和表皮破损花生。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花生籽粒完整性检测方案。搭建了花生籽粒色选系统,建立了花生籽粒图像库;利用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DPC)算法对CNN卷积核进行自适应压缩,有效平衡网络深度和运算效率;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CNN超参数配置和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得到适用于花生籽粒完整性检测的CNN模型。结果:相比于DL-CNN、CO-Net等检测方法,该方案识别准确率提高了5.41%~13.92%,花生籽粒单幅图像检测时间缩短了约16.9%。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花生籽粒完整性检测的准确率和实时性。
2022(5):30-3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80018
摘要:目的:检测茶叶中糠醛类物质。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茶叶中糠醛、5-甲基糠醛、5-羟甲基糠醛和2-乙酰呋喃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GC-MS/MS方法进行了优化。采用糠醛-D4作为内标,样品经过乙腈提取,QuEChERs法进行处理净化,GC-MS/MS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测定。结果:4种糠醛类物质在1.25~200.00 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 0,方法检出限(S/N=3)均为1 μg/kg,加标回收率范围在89.10%~113.02%。经过对市售茶叶的检测,大部分都检出含有糠醛类物质。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以消除茶叶中复杂基质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茶叶中4种糠醛类物质的同时测定。
2022(5):37-42,8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29
摘要:目的:提高含有CMC-Na发酵乳中脂肪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碱水解法,对含有CMC-Na发酵乳中的脂肪进行测定;通过优化碱水解法中各关键参数、盐酸水解代替氨水水解以及碱水解法中加入金属离子等方式,探索适用于含有CMC-Na发酵乳中脂肪的检测技术。结果:① 随着CMC-Na添加量的增加,碱水解法测得含CMC-Na发酵乳中脂肪结果越低;② 碱水解法中氨水体积、水解时间、水解温度、提取次数4个关键条件的改变,并不会对含CMC-Na发酵乳中脂肪的测定产生有效影响;③ 采用2 mL盐酸水解代替氨水水解时,不同CMC-Na添加量(0.50%,0.75%,1.00%)的发酵乳中脂肪测定结果,与碱水解法测定不含CMC-Na发酵乳的结果基本一致;④ 碱水解法中加入金属离子Na+、K+、Ca2+时,Na+、K+的浓度越高,含CMC-Na发酵乳的脂肪测定结果越高,并在金属离子浓度达到0.5 mol/L 后达到正常值,而随Ca2+浓度的增加,脂肪测定结果先小幅提高后显著下降。结论:CMC-Na的添加会使得发酵乳中脂肪测定结果偏低,可采用盐酸水解或在碱水解法中加入Na+、K+,提高含有CMC-Na发酵乳中脂肪测定的准确性。
2022(5):43-46,5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35
摘要:研究介绍了跨境电商市场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中国跨境电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不足,从食品信息溯源制度、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制度、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和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的角度,提出了中国跨境电商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方向。
2022(5):47-5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80
摘要:目的:为提高实验室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带中镉元素含量的准确性。方法:参照GB 5009.15—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对海带样品进行微波消解后稀释定容,采用GF-AAS法测定海带中的镉含量;同时结合试验过程和数学模型,识别该测量不确定度的可能来源,计算各影响因素相关的不确定度分量,并将各分量进行合成,评定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结果:当海带样品中镉含量为0.202 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08 mg/kg (k=2)。结论:影响海带中镉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为样品溶液中质量浓度的测定,且基本由标准工作溶液配制过程引入,其次加标回收率测定带来的不确定度也较大,今后应加强这两方面的质量控制。
2022(5):53-55,20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26
摘要:通过观察和审视美国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得出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存在忽视对主观恶性的评价、惩罚性赔偿金额计算方式刻板僵化,以及赔偿的上限倍数过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可以从构建以主观恶性为标准的惩罚性赔偿主体确定制度、建立基于损失补偿原则的弹性惩罚性赔偿金额计算制度和设置惩罚性赔偿的金额上限等方面,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制度进行优化与构建。
2022(5):56-6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12
摘要:研究对中国食品广告的法律规制体系、虚假食品广告的具体体现,以及现行法律规制机制在治理虚假广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食品虚假广告法律规制机制的优化路径。提出在健全虚假食品广告法律规定的同时,应对相关法律规制机制进行梳理,加大职能部门的执法力度,对虚假食品广告形成更加有力的法律约束。
2022(5):61-64.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25
摘要:目的:探索聚乳酸在异向双螺杆挤出机不同螺杆接触状态下的流道分布规律。方法: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啮合螺杆、部分啮合螺杆和非啮合螺杆3种几何模型;运用POLYFLOW流体仿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3种螺杆不同接触状态下聚乳酸流体的压力场、剪切速率场与黏度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部分啮合状态下的异向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乳酸有较好的建压能力与分散混合能力。结论:聚乳酸在部分啮合状态下的挤出效果优于其他2种螺杆接触状态。
2022(5):65-7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48
摘要:目的:解决龙眼机械去核果肉完整性差的问题,获取灯笼状果肉。方法:以广东“储良”龙眼鲜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去核关键部件,搭建去核试验平台,采用顶杆去核和柔性垫圈定位的去核方法,选择影响去核效果的顶杆直径、橡胶垫圈孔径和顶杆速度3个主要因素,以去核成功率、去核损失率和果肉完整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影响去核综合性能的因素顺序依次为橡胶垫圈孔径>顶杆直径>顶杆速度;顶杆直径为7 mm,橡胶垫圈孔径为14 mm,顶杆速度为400 mm/min为最佳去核效果。结论:以柔性垫圈定位的顶杆式去核方法和合适的去核作业参数实现机械去核获取龙眼灯笼状果肉是可行的。
2022(5):71-7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72
摘要:目的:解决目前分段摘酒过程依赖人工“看花摘酒”,酒精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方法:设计搭建基于酒精度建模的分段摘酒系统,研究采集音叉在不同模态不同浓度酒精溶液内的音叉频率值、音叉内置温度值,酒精溶液温度值和动态条件下泵转速值,基于最小均方算法(LMS)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实现音叉频率自适应滤波和动态补偿,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IGA-BP)建立酒精度预测模型。结果:模型在迭代次数和预测精度上优于传统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建立的酒精度预测模型,酒精度平均预测误差为0.381。结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IGA-BP)建立酒精度数预测模型具有合理性。
2022(5):78-81,8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51
摘要:目的:实现缺损米粉块的快速在线检测。方法:提出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缺损米粉块检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相机对米粉块进行非接触式数据采集,图像上传及处理后,获取米粉块的轮廓周长和面积、近似轮廓的周长和面积、近似轮廓点数、轮廓外接圆半径6个特征数据,依据米粉块样本数据特点,运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算法对米粉块的多特征数据组成的样本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与5种算法测试对比,GBDT分类算法平均准确率89%,用时1.10 s;KNN分类算法平均准确率88%,用时0.23 s;Logistic Regression分类算法平均准确率88%,用时0.68 s;Random Forest分类算法平均准确率87%,用时0.47 s;tree分类算法平均准确率87%,用时0.084 s;SVM分类算法检测平均准确率最高,达95%,平均用时最短,为0.000 97 s。结论:利用SVM分类算法进行米粉块缺损检测准确率高、用时短,适用于生产线的在线检测。
2022(5):82-8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28
摘要:目的:解决并联机器人在罐头食品拾放过程中刚性冲击大、运动稳定性差等问题。方法:基于高速并联机器人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运动轨迹规划方法用于高速并联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轨迹优化。建立多约束、多目标、非线性轨迹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求解。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与改进前的规划方法相比,所提规划方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拾放任务,一次操作的最短时间为0.169 1 s。结论:该规划方法解决了传统并联机器人拾放过程中刚性冲击大、运动稳定性差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022(5):87-9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09
摘要:目的:开发性能优异的复合可食性膜,探究不同类型多糖对胶原可食膜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泥鳅鱼皮胶原蛋白为基本原料,选取果胶(酸性多糖)、普鲁兰多糖(中性多糖)、壳聚糖(碱性多糖)分别与胶原蛋白复合成膜,对复合膜的基本性质、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添加果胶相比,普鲁兰多糖对泥鳅鱼皮胶原可食膜的膜厚度、含水率、不透明度影响均较小。3种不同类型的多糖都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胶原可食膜的水溶解率,增大其溶胀率。在机械性能方面,壳聚糖和少量普鲁兰多糖的添加可以改善胶原可食膜的综合机械性能,果胶可以增加胶原可食膜的断裂伸长率,但却极大降低了其抗拉强度。在阻隔性能方面,添加适量的壳聚糖可以提高胶原可食膜的阻水、阻油性能,而果胶和普鲁兰多糖的添加仅能提高胶原可食膜的阻油性能。结论:果胶对胶原膜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影响与普鲁兰多糖及壳聚糖不同甚至相反。
2022(5):94-10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89
摘要:目的:利用玉米胚芽粕中的醇溶蛋白制备玉米醇溶蛋白膜,减少塑料膜对环境的污染。方法:以玉米胚芽粕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从玉米胚芽粕中提取得到玉米醇溶蛋白,加入一定量的乙醇溶液再利用超声波辅助法加入适量的增塑剂和还原剂,在一定的水浴温度下水浴30 min,待膜液室温后,膜液流延成玉米醇溶蛋白膜。探究丙三醇添加量、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以及水浴温度4个因素对玉米醇溶蛋白膜的水溶性、水蒸气透过率、CO2透过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并通过将成膜液涂布在梨切片表面进行抗氧化保鲜试验,同时做涂膜空白对照,观察相同时间内梨切片表面的褐变程度。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制膜工艺为丙三醇添加量0.3 g/g醇溶蛋白、超声时间5 min、乙醇体积分数80%、水浴温度70 ℃。在此条件下,玉米醇溶蛋白膜水溶性为19.75%、水蒸气透过率为6.13 g·mm/(m2·d·kPa)、CO2透过率为0.21 g/(m2·h),玉米胚芽粕制备蛋白膜液能够使梨切片的褐变速度明显降低。结论:玉米胚芽粕制备蛋白膜可行,膜液能够在果蔬保鲜上起到很好的抗氧化效果。
2022(5):101-10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37
摘要:目的:解决YB517盒外透明纸包装机烟包侧封面透明纸皱褶、不平整等质量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烟包侧封整形装置。采用YB517盒外透明纸包装机输出转盘接烟板驱动轴作为动力源,通过设计往复运动机构、加热器组件、烟包定位组件以及优化推包座等部件,实现烟包侧封的加热整形;并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整形装置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进行仿真分析。接入“YB517拉带热封器”的温度检测控制系统接口,在IPC控制面板上实现温度参数的显示和调节。采用上机试验取样抽检的方法对改造前后盒装透明纸折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该侧封整形装置运动无干涉,速度、加速度曲线平缓,无明显冲击,运行稳定。YB517盒外透明纸包装机安装侧封整形装置后,盒装透明纸折皱比例由改造前的11.58%降低到2.50%,下降78.40%。结论:该侧封整形装置能够减少皱褶,保证产品质量。
2022(5):106-10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24
摘要:文章介绍了极简主义的起源,探讨了极简主义风格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优势,从食品包装色彩、图形、造型和材料4个方面阐述了极简主义风格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022(5):110-113,11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23
摘要:针对高龄群体食品消费特征,研究了高龄群体对食品包装设计的需求,并提出了食品包装设计方案。
2022(5):114-11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05
摘要:通过智利卫生部官方网站、文献等渠道收集智利包装正面食品警告标签的有关资料,从警告标签推行背景、算法、实施效果、与他国警告标签对比、与其他包装正面标签作用比较等方面总结其成功经验,为中国优化包装正面标签提供若干启发。
2022(5):119-126.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16
摘要:目的:研究食品保鲜剂对预调理猪肉馅保鲜效果的影响,解决预调理猪肉馅易腐败变质且货架期极短的问题。方法:利用菌落总数或TBA值作为评价标准,测定经真空包装协同复配保鲜剂处理后的肉馅在贮藏期间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的变化。结果:保鲜剂最优配比为0.049%乳酸链球菌素、0.207% D-异抗坏血酸钠、0.029%迷迭香提取物;真空包装协同复配保鲜剂处理能够有效延缓菌落总数、TBA值、TVB-N值、pH值的变化,且具有较好的感官评分,其货架期可达10 d。结论:真空包装协同复配保鲜剂处理预调理猪肉馅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够有效延长其货架期。
2022(5):127-13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03
摘要:目的:降低单环刺螠运输成本,减少单环刺螠营养损失。方法:采用壳聚糖对单环刺螠进行前处理,测定无水保活前、后及复水后3种状态下单环刺螠的主要营养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壳聚糖保活单环刺螠的较适质量浓度为3 g/L,经壳聚糖前处理后,无水保活64 h后存活率为67%,壳聚糖处理后的试验组其存活率、肌糖原、持水力、水分、乳酸含量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未复水相比,复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蛋白质、乳酸、脂肪、水分含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论:壳聚糖处理提高了无水保活单环刺螠的存活率及品质。
2022(5):133-137.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58
摘要:目的:解决基于光谱图像识别技术易受相近类型干扰,致使对被测物的种类与品质识别产生偏差的问题。方法:设计了可见光与近红外光的独立双通道光谱采集系统,通过控制不同特征区域的光谱范围与光谱分辨率,实现对特征波长位置的吸光度快速采集;构建了品质参数,给出了其关于光谱变化与样品质量的函数表达形式;根据测试样品的光谱分布特性,选择合适的特征波长位置,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给出了种类与品质参数的解算依据。结果:采用CM-25D分光仪和FT-NIR分光仪获取了4种常见的油桃样本的可见与红外光谱,建立了以吸光度值与吸光度比值作为判别因子的最小二乘权值分析法,与传统线性比例分析法进行比较,该算法种类识别率均值为96.7%,归一化品质系数为0.892,识别能力均有所增强。结论:采用双通道光谱采集硬件结构配合基于权值分配的偏最小二乘算法,可以对光谱特征相近的油桃品种进行更好的分类与识别。
2022(5):138-142,14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11
摘要:目的: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枸杞的开发和利用率。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了枸杞低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青春双歧杆菌的生长曲线和pH值的影响,评估其抗氧化性能和增殖益生菌的能力。结果:当枸杞低聚糖的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65.32±0.03)%,(99.93±0.05)%,(21.86±0.01)%;当质量浓度为0.1~0.5 mg/mL时,枸杞低聚糖表现出较好的总还原力;青春双歧杆菌的OD值随着枸杞低聚糖浓度的增加而增高,而pH值与菌体浓度呈负相关。结论:枸杞低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有增殖益生菌的能力。
2022(5):143-148.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27
摘要:目的:探究红汁乳菇多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红汁乳菇(Lactarius hatsudake)为原料,通过热水提取获得红汁乳菇多糖LHP,进一步纯化得到LHP-1和LHP-2,对其基础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抗生素诱导小鼠模型,研究LHP对小鼠体重和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结果:LHP-1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其摩尔质量比为3.44∶61.10∶1.22;LHP-2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其摩尔质量比为3.84∶153.00,具有“神经元”结构和链状结构区域。LHP的干预能通过增加拟杆菌属(Bacteroides)、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等有益菌和减少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短杆菌属(Brevundimonas)等有害菌来恢复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多样性,特别是有益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 muciniphila)的增加表明了LHP在人体肠道菌群调节中的巨大潜力。结论:红汁乳菇多糖能够作为潜在益生元改善肠道代谢。
2022(5):149-156,24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82
摘要: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和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仿刺参雌性生殖腺皂苷工艺并探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皂苷提取工艺;针对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工艺的关键参数溶剂体系配比、流动相体积流量、转速进行优化,并通过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粗提物及分离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粗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7 d,乙醇体积分数83%,超声时间33 min,料液比1∶20 (g/mL),此条件下皂苷提取率为(0.66±0.02)%。在HSCCC溶剂体系配比为V乙酸乙酯∶V正丁醇∶V甲醇∶V水为2.0∶3.0∶0.2∶4.8,流动相体积流量为2 mL/min,转速为800 r/min的条件下分离粗皂苷提取物得到组分1和组分2。粗皂苷提取物、组分1和组分2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36.23±0.55)%,(35.07±0.20)%和(38.40±0.14)%,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为(17.55±0.42)%,(24.49±0.50)%和(33.65±0.34)%。结论:经工艺优化获得了较高的仿刺参雌性生殖腺粗皂苷得率及较好的分离效果,且相较于粗皂苷,经HSCCC分离后得到的组分2的抗氧化活性有所提高。
2022(5):157-165,17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77
摘要:目的:探讨莓茶决明子固体饮料对饮酒大鼠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3%vol白酒灌胃SD大鼠,建立酒精肝损伤大鼠模型,以低、中、高剂量的固体饮料灌胃模型大鼠,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确定莓茶提取物和决明子提取物颗粒配比,通过试剂盒检测大鼠生理生化指标,再利用转录组学分析相关差异基因表达,评估莓茶决明子固体饮料对酒精肝损伤大鼠的影响并揭示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固体饮料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极显著降低;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升高,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降低,明显改善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反应。固体饮料组的肝脏病理切片与模型组相比,肝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和空泡变性明显减少;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spermidine synthase、Sirt7、RT1-A2、RT1-CE1等基因的调节和氨基酸代谢等途径与莓茶决明子固体饮料缓解酒精肝损伤有关。结论:莓茶决明子固体饮料可通过改善肝功能、降低肝脏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缓解酒精诱导的肝损伤。
2022(5):166-17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04
摘要:目的:验证卵白蛋白肽的解酒活性,提高鸡蛋产品的附加值。方法:用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复合酶解卵白蛋白,以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酶解工艺。通过检测卵白蛋白肽的总抗氧化性、水解度、氨基酸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评估卵白蛋白肽的解酒效果。结果: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解时间5 h,复合酶用量3 100 U/g,酶解温度50 ℃,料液比(m卵白蛋白∶V蒸馏水)3.5∶25 (g/mL),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卵白蛋白肽ADH激活率为(22.71±0.15)%,总抗氧化能力值为(9.51±0.03) U/mL,水解度为(29.28±0.16)%。卵白蛋白肽富含谷氨酸(9.554 3%)、丙氨酸(3.863 3%)、亮氨酸(5.764 7%)等有益于提高解酒活性的氨基酸,小分子肽(<1 000 Da)含量超过88.77%。结论:使用复合酶解法制备的卵白蛋白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解酒效果。
2022(5):173-178,242.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28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HPD 600型大孔树脂纯化麦麸多酚的工艺,提高麦麸多酚的利用价值。方法:采用碱水解法提取麦麸中的结合态多酚,以单因素试验优化大孔树脂的动态吸附—解吸条件,确定最佳纯化工艺;以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反映抗氧化活性;UPLC-MS/MS完成纯化物中多酚组分的定性。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纯化物的多酚纯度和抗氧化活性都显著提高。纯化物中主要包含6种多酚化合物,按保留时间依次为:p-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香草醛、p-香豆酸、反式阿魏酸和水杨酸。结论:建立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能有效实现对麦麸多酚的富集,所得纯化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了其中多酚种类的丰富性。
2022(5):179-183.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54
摘要:目的:探寻棕榈油在生产馕、面包、馒头、苏打饼干及冷冻面制品等发酵面团中的应用工艺。方法:利用旋转流变仪测定棕榈油添加量对发酵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面团微观结构分析棕榈油添加量对面团组分的作用机理。结果:在小麦粉中分别添加4%,6%,8%,10%,12%(以小麦粉的总质量为100%计)的棕榈油,面团的发酵特性和流变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当棕榈油添加量为4%~10%时,有效地改善了面团发酵特性,延缓了面团老化速度。但当棕榈油添加量为12%时,会稀释面筋蛋白,降低面筋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增大发酵面团的硬度和黏性。随着棕榈油添加量的增加,面团的发酵体积、持水性和黏弹性先递增后递减。结论:添加适量棕榈油有利于面筋网络结构的形成和稳定,改善面团的发酵及流变特性,棕榈油添加量为6%~8%时面团发酵效果较好。
2022(5):184-19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42
摘要:目的:制备具有抗氧化特性的马齿苋复配米。方法:以碎米粉为主要原料,马齿苋为辅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螺杆转速、挤压温度、马齿苋添加量和水分含量工艺参数,并通过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检测复配米的抗氧化特性。结果:制备马齿苋复配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螺杆转速140 r/min,挤压温度120 ℃,马齿苋添加量15.5%,水分含量27%,此工艺参数下复配米综合得分为86.13。马齿苋复配米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37%,85.15%,均显著高于市售米。结论:马齿苋复配米具有良好的抗氧化特性。
李京鑫,何力,孙觅,邹恩凯,李春光,占小林,陈栋,罗海涛,景延秋,任周营
2022(5):191-201.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10
摘要:目的:探索打叶复烤中润叶工艺的最佳参数。方法:以赣州上部烟叶组成的BO1模块为基础,考察一次润叶和二次润叶的热风温度、滚筒转速、加水量以及蒸汽阀门开度对烟叶香味成分的影响,并以赣州焦甜香风格为基础,结合综合平衡法筛选润叶工艺的较优参数。结果:香味物质含量经一次润叶后增加,经二次润叶后减少,但较润叶前略有增加。一次润叶中热风温度对茄酮和糠醇含量影响较为显著,而二次润叶中热风温度对苯乙醛含量影响较为显著。结论:烟叶复烤过程中的两次润叶较佳工艺条件为一次润叶热风温度135 ℃、滚筒转速10 r/min、加水量3.5 kg/100 kg;二次润叶热风温度145 ℃、滚筒转速9 r/min、蒸汽阀门开度50%。
2022(5):202-209.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33
摘要: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其生理活性功能和纳米固相萃取剂的分类、吸附机理及在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了纳米固相萃取剂分离纯化黄酮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
2022(5):210-215,22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09
摘要:研究综述了气味指纹图谱技术的概念、特点、构建指纹图谱的主要步骤,以及气味指纹图谱技术在肉类产品溯源与品种鉴定、工艺控制、贮藏期、质量控制领域的应用,并对气味指纹图谱技术在肉类产品应用中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2(5):216-225.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114
摘要:文章对仙人掌多糖提取、纯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2(5):226-233,24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90083
摘要:文章简要概述了植物精油的提取技术,重点综述了植物精油的功能特性及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上的不同应用形式,包括精油纳米化、精油微胶囊化、精油联合物理技术等,并对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2(5):234-240. DOI: 10.13652/j.spjx.1003.5788.2022.60025
摘要: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分类、结构及理化特性,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膳食纤维改性方法及其理化特性的相关文献,并对膳食纤维理化特性及其改性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今日访问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