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1-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1
摘要:以半胱氨酸为示踪剂,通过二阶段变温美拉德反应制备了谷朊粉肽和木糖的美拉德反应中间体(MRIs),确定最佳制备条件:温度80 ℃、反应时间60 min。在模拟焙烤土豆片的升温程序以及将之添加到焙烤土豆片中,发现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可快速产生大量的醛类、吡嗪类和呋喃类等风味化合物,增强了土豆片的焙烤香气,且添加美拉德反应中间体还可改善焙烤土豆片的色泽。主成分分析(PCA)进一步显示了分别添加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及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焙烤土豆片在挥发性化合物组成上的差异;并发现添加美拉德反应中间体后焙烤土豆片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种类及含量上都得到改善,其焙烤土豆片的特征香气更加明显,风味轮廓更加丰富。
2019(3):8-1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2
摘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ass spectrometry, HPLC-MS)检测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 16-1各细胞成分对小麦粉中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的清除效果及降解产物,探讨纳豆芽孢杆菌清除呕吐毒素的效果及降解机制。结果显示,培养5 h后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发酵上清液、全菌裂解液、粗提酶液以及细胞壁悬浮液,对DON清除率均在53%以上,其中不同浓度的菌悬液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浓度细胞壁悬浮液处理对DON清除率高达62.85%;培养10 h后不同菌体成分对DON的清除率在57%以上,其中不同浓度发酵上清液、菌体裂解液以及细胞壁悬浮液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除细胞壁处理组外,其他各组均可将DON降解为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 16-1各细胞成分对DON均有清除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一定程度与细胞成分的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各细胞成分对DON的清除机制主要是生物降解作用,细胞壁可能是通过生物吸附作用来清除DON。
2019(3):15-1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3
摘要:The bacteriostatic action and mechanism of both against Bacillus cereus were studied by using 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and nisin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content, UV absorbing content, pyruvic acid content and SDS-PAGE gel electrophoresis were used as indicators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and Nisin against Bacillus cere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and Nisin had a synergistic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illus cereus. Nisin mainly destroyed cell wall membrane structure and increased the permeability of cell wall membrane, while 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mainly affected the growth and metabolism of bacteria by affecting ATPase activity, protein synthesis and expression, and energy metabolism. The combination use of the 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 and nisin can achieve better bacteriostatic effect at lower concentrations.
2019(3):20-2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4
摘要:从菠萝蜜种子淀粉(jackfruit seed starch,JFSS)分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将相同直链淀粉(50%)混合5种不同支链淀粉,制备具有不同支链聚合度的JFSS(M1′、M5′、M6′、M11′和BD′),探究支链聚合度对JFSS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1′具有最低的支链聚合度(189 506),BD′具有最高的支链聚合度(431 481)。随着支链聚合度增加,5种JFSS样品的脱水收缩、凝胶化焓、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生值、相对结晶度和吸光度比分别从72.87%、15.59 J/g、4 755 cP、3 548 cP、1 207 cP、5 751 cP、2 203 cP、33.22%、1.56(M1′)降低至66.79%、13.84 J/g、2 717 cP、1 971 cP、746 cP、3 158 cP、1 187 cP、27.94%、1.45(BD′)。然而转变温度和糊化温度分别从48.19,60.39,75.32,77.55 ℃(M1′)升高到52.39,64.54,78.47,81.60 ℃(BD′)。冻融稳定性、热特性、结晶结构、短程分子序列的结果表明,支链聚合度是影响淀粉理化特性的重要结构因素。
2019(3):27-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5
摘要:测定8种不同面粉的基本性质、面团流变特性、发酵特性,并用其制备成荞麦馒头预拌粉制作荞麦馒头,通过测定荞麦馒头的比容、质构特性、感官品质等指标,探究面粉特性对荞麦馒头预拌粉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面筋含量在33%~34%,蛋白质含量在11%~12%的面粉其蛋白质弱化度较小,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长,面团的持气率较好,面团开始漏气时间较晚;对应编号制作的荞麦馒头比容较大,硬度、弹性、咀嚼性适中,感官评价总分较高;灰分<0.4 g/100 g的面粉制作的荞麦馒头表面颜色光亮、色泽均匀。综上可得:湿面筋含量在33%~34%,蛋白质含量在11%~12%,吸水率在58%~60%,灰分<0.4 g/100 g的面粉制作的荞麦馒头品质较好,比较适合制备荞麦馒头预拌粉。
2019(3):33-4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6
摘要:基于量纲分析原理导出4个无量纲量,通过多元回归建立了具有量纲和谐性的油炒过程表面换热系数 (hfp) 无量纲预测关系式,用残差分析修正后的决定系数R2达到0.973。采用5组验证集数据对获得的无量纲预测关系式可靠性进行验证,理论模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计算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79%。由此表明:量纲分析法用于油炒过程中流体—颗粒表面换热系数的预测,具有可靠性和普适性,可为食品烹饪及加工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2019(3):41-4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7
摘要:以不同杨梅园杨梅鲜果、杨梅叶和果园土壤为原料,共分离得到172株酵母菌。采用显色法、杜氏管法、糖发酵法和杨梅酒发酵法进行四级筛选,获得3株综合性能优良的菌株;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RY1、仙人掌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opuntiae)DY5与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pseudoquilliermondii)JW14。通过发酵性能研究发现,3株酵母均能耐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为32%、SO2添加量为200 mg/L、酒精含量为16% Vol、pH为2.0的环境;RY1酵母具有较强的发酵性能及耐受能力,适宜发酵杨梅果酒,DY5和JW14酵母具有较好的产香能力,适宜辅助发酵为杨梅酒增香。
2019(3):48-5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8
摘要:In this study, a complet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wholemeal diet combine with sports were established, and analysis the effect in androgen expression level of this method. A series tests were conducted, ① by analysis the androgen relevant indicators in bloo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wholemeal diet with sports group(group A)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 (P<0.05); ② by analysi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blood lipid and inhibin B in blood, the wholemeal diet with sports group(group A)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0.05). Through security analysis, it is proved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is experimental method.
2019(3):52-5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09
摘要: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自动解卷积技术检测阿胶中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方法。以总峰面积和总出峰数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以期得到 HS-SPME-GC-MS分析阿胶挥发性物质的较优条件。结果显示,萃取温度对总出峰数和总峰面积的影响较大,所得优化萃取条件为样品量5 g、50/30 μm DVB/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70 ℃、平衡时间10 min、萃取时间50 min、解吸时间5 min。该条件下,鉴定出阿胶挥发性成分41 种,分别为吡嗪类10种、醛类8种、酯类5种、酮类6种、13种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吡嗪类48.95%和醛类26.37%。挥发性成分绝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的平均值为6.25%,该方法重复性较好。
2019(3):58-6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0
摘要: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保健食品中5种降脂类药物(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美伐他汀、去羟基洛伐他汀、洛伐他汀羟酸钠盐)的方法,样品以甲醇超声提取后,用Waters Acquity HSS T3色谱柱分离,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条件下5 min内可准确地定性定量分析5种化合物,分离度好,检出限为15 μg/kg,定量限为50 μg/kg,加标回收率为94.6%~105.7%。用此方法检测17批市售降血脂保健食品,其中1批次样品测出洛伐他汀、洛伐他汀羟酸钠盐、去羟基洛伐他汀。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合于保健食品中的洛伐他汀及其类似物的快速测定。
2019(3):63-6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1
摘要:为了提高对番茄表面农药残留量的准确检测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识别的番茄表面农药残留量无损检测方法。采用激光成像技术进行番茄表面农药残留区域视觉图像采集,对采集的番茄表面图像进行农药残留量的光谱特征分析,提取番茄表面农药残留区域的边缘轮廓特征,根据特征提取结果进行番茄表面农药残留区域视觉图像重构,在重构的区域图像中采用分块匹配技术进行番茄表面农药残留量区域分割,结合自适应分块特征匹配方法实现番茄表面农药残留量检测识别。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番茄表面农药残留量的无损性较好,输出图像的信息饱和度较高,提高了对番茄表面农药残留量的准确检测能力,在番茄病虫害防治和农药的去除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2019(3):67-7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2
摘要:将奶粉溶于超纯水中,经超声、离心、真空冷冻干燥提取奶粉中无机成分富含物,再经X射线粉末衍射(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分析;于空白奶粉样品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针状纳米羟基磷灰石标准品,经与样品相同处理后进行XRD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s microscopy,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energy spectrometer, TEM-EDS)对样品及加标样品中提取成分进行了形貌和纳米尺寸表征。结果表明,加标样品XRD检测中确定含有羟基磷灰石成分,电镜下能观察到纳米尺寸的针状羟基磷灰石,因此验证了此方法检测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可行性;5种样品中1种样品含有羟基磷灰石,并含有未知结构的类似于球状的纳米成分(元素组成为碳、氧、磷、氯),3种样品含有晶体状的方解石,1种样品不含有晶体状羟基磷灰石。
2019(3):72-7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3
摘要:分析马铃薯粉条制作过程中各种可能的铝残留量引入因素,重点考虑(除人为添加含铝添加剂外)铝含量的基础水平,如马铃薯淀粉中铝本底值、制作过程所加水中铝含量、制作过程中接触铝制材料等引入的铝残留。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马铃薯淀粉天然本底铝含量<20 mg/kg,马铃薯粉条加工用水铝含量在0.015~0.405 mg/kg,传统工艺中马铃薯淀粉所加钾明矾引入的铝残留量至少为285 mg/kg,实际生产过程使用的含铝添加剂以不超过2.6 g/kg为宜。
2019(3):76-8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4
摘要: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了鲜莲子截面圆的圆心坐标、直径、圆度误差以及鲜莲子几何轴线与莲心轴线的同轴度误差的测量模型,借助三坐标测量机测量了鲜莲子沿莲心轴线方向各截面的轮廓参数,将测量数据代入测量模型计算得到鲜莲子各参数的结果。结果表明,鲜莲子圆度误差沿莲心轴线方向呈近似抛物线规律变化,越靠近最大截面位置其圆度误差越小,反之越大,最大截面处的圆度误差最小,其平均值为0.347 3 mm;在以莲心轴线为基准时,鲜莲子几何轴线和莲心轴线的平均同轴度误差为0.914 0 mm;基于该同轴度误差测量结果,鲜莲子机械去心时,其冲头直径比莲心直径至少要大0.914 0 mm。
2019(3):82-8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5
摘要:为优化油菜籽流化床内置竖直隔板的结构参数,在标准k-ε的湍流模型基础上,根据欧拉(Euler)双流体模型,应用Fluent分析软件,对竖直隔板的分割区域数和排列方式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不均匀3份隔板是油菜籽流化床干燥的最佳内置竖直隔板,其隔板区域中的流速加快,热空气聚集减少,降低了流动死区的区域,从而改善了油菜籽的流态化特性,提高了油菜籽流化床干燥速率。
2019(3):89-9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6
摘要:设计了基于点约束的工业机器人标定系统,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上的激光指针,使得激光束在4处位置分别能够照射到第1个位置传感装置(PSD)中心,并反射到第2个位置传感装置中心,实现激光束校准,获取4组关节角,并通过关节角分别计算出末端执行器位姿的线性方程,根据各线性方程的交点为同一点(点约束),运用Isqnonlin函数搜索出工业机器人关节角偏差。试验在建立标定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以ABB公司的IRB120型工业机器人作为试验平台,进行了6次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点约束的工业机器人标定系统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出工业机器人的J2~J6关节角偏差,由于变换矩阵原因,关节角J1暂不能标定。
2019(3):94-9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7
摘要:以包装生产线上连续在线动态称重及后续处理的功能为导向,从称重工作站的结构、控制系统、分拣机构、数据处理与保存方面进行研究。采用PLC、A/D模块、称重仪表、称重传感器、变频传送带控制等技术,开发出一套在线动态称重系统。系统采用区间采样、区间数值平均的算法,测量和计算动态数据,使产品的动态质量值与静态值之间的差值最小。在线称重系统可根据功能快速搭建,实现对产品的质量采集、对比及对产品的分拣、分装、包装等功能。系统可快速二次开发对接包装线所需要的功能,且构造简洁实用、成本低,质量采集的准确性高,应用前景广泛。
2019(3):99-10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8
摘要:为了克服现有非标模具夹紧机构的缺陷和不足,采用变密度法对其承载基体弓形架进行结构拓扑优化。通过分析比较3种制造约束方案的拓扑优化结果,发现采用“对称和拔模约束”时,弓形架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形貌特征和可制造性,而且其质量较之前减轻了约55.5%,在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同时,实现了夹紧机构的轻量化。有限元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经拓扑优化的弓形架符合结构强度和刚度设计要求。通过疲劳和损伤分析可知,该夹紧机构具有2年以上的安全使用寿命,而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损伤较小,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节省成本。
2019(3):104-1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19
摘要:将紫薯花青素和纳米二氧化钛掺入聚乙烯醇中,通过溶液流延法制备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以紫薯花青素主要成分之一的矢车菊素衡量薄膜中紫薯花青素的释放规律,研究了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中矢车菊素和纳米二氧化钛向含水食品模拟液、酸性食品模拟液、亲酯性食品模拟液和油性食品模拟液中的释放规律,并基于Fickian+一级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比4种食品模拟液,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中矢车菊素和纳米二氧化钛的扩散系数和释放比,在油性食品模拟液中最高,扩散系数分别达到5×10-11,1.29×10-13 cm2/s,释放比分别达到0.966和0.357,然后依次为亲酯性食品模拟液和酸性食品模拟液,在含水食品模拟液中的扩散系数和释放比最低,扩散系数分别为1.34×10-11,0.85×10-13 cm2/s,释放比分别降至0.25和0.121。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中矢车菊素和纳米二氧化钛向4种食品模拟液中的释放规律能够用Fickian+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表征,且拟合精度R2均达到0.98以上。通过Fickian+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的4种食品模拟液中矢车菊素和纳米二氧化钛的释放曲线整体变化趋势相似,均呈先快速上升后逐渐平缓的趋势。
2019(3):110-11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0
摘要:采用流延成膜法,利用玉米淀粉、柠檬烯及甘油制备一种新型可降解复合包装膜——柠檬烯—玉米淀粉复合膜。通过测试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吸水率等指标来分析复合膜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相比纯玉米淀粉膜,柠檬烯的加入使复合膜的透光率降低,力学性能和阻湿性能均得到改善,尤其是大大提高了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在玉米淀粉添加量20 g,甘油添加量6 g、柠檬烯添加量1.6 g时断裂伸长率最高,为42.92%,且拉伸强度最高,为15.02 MPa。该复合包装膜预期能够用作新型食品包装材料。
2019(3):115-11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1
摘要:为降低鸡蛋在流通过程中的破损率,基于鸡蛋的流固耦合特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鸡蛋缓冲包装常用的聚苯乙烯泡沫(Expanded Polystyrene, EPS)、可发性聚乙烯(Expandable Polyethylene, EPE)缓冲包装进行跌落冲击力学仿真;并通过强度试验确定鸡蛋的破损强度,为仿真分析提供破损标准。结果表明:同一厚度下EPE的缓冲效果优于EPS,选择缓冲材料厚度EPE≥10 mm,EPS≥25 mm,可有效避免鸡蛋在跌落冲击过程发生破损。
2019(3):120-12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2
摘要:为了在设计中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用户的感性需求,提出了基于感性意象的产品形态设计方法,通过样本的选取,对感性意象词汇的筛选和确立,建立了感性意象语义与形态特征映射模型,并且引入信息熵对所获取用户意象进行评估,作为感性意象语义量化的约束设计,并以蒸馏酒容器形态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产品设计前期减少设计试错,激发设计师的创新创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019(3):124-12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3
摘要:以乳酸菌细菌素Durancin GL处理冷鲜鸡肉,进行储藏试验。从感官评定、品质分析以及有害微生物抑制情况考察该细菌素对冷鲜鸡肉的防腐保鲜效果。试验结果显示:200 AU/mL的细菌素保鲜液处理冷鲜鸡肉,可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减缓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增加以及pH上升,减缓肉质劣变;在4 ℃储藏条件下,一级冷鲜肉存储期由4 d延长至8 d。表明该乳酸菌细菌素对冷鲜鸡肉延长储藏期具有积极效果。
艾春梅,谢小本,廖新浴,苏远,高凌霄,王珏帆,刘东红,叶兴乾,丁甜,姜竹茂
2019(3):130-13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4
摘要:以等离子体活化冰与自来水冰室温下(20 ℃)贮藏对虾,对比二者pH、TBA、TVB-N、菌落总数、细菌群落、质构和色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期间,等离子体活化冰处理对虾的TBA和pH值增长速率减缓,TVB-N值的升高速度远小于自来水冰组,且等离子体活化冰处理虾的硬度下降幅度也小于自来水冰处理的;等离子体活化冰能够明显抑制对虾中细菌的生长,贮藏第6天时,自来水冰处理虾中菌落总数比等离子体活化冰处理的高2 lg CFU/g;二代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活化水主要对弧菌具有抑制效果,贮藏6 d时对照组弧菌属占比62.52%,而试验组仅为40.45%。
2019(3):137-14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5
摘要:以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为自由基引发剂,使没食子酸与海藻酸钠接枝,赋予海藻酸钠抗氧化性、抑菌性等新的特性。结果表明:当添加过氧化氢和抗坏血酸5.54 mmol (摩尔比3.51.0)时,接枝度最高为4.260 mg/g。衍生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证实了没食子酸成功接枝到海藻酸钠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发现衍生物的热稳定性改变,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该衍生物表面变得粗糙。当海藻酸钠—没食子酸衍生物浓度为4 mg/mL 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2.0%,远高于海藻酸钠的清除率,表明衍生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相比海藻酸钠,该衍生物对车厘子的涂膜保鲜效果更好。
2019(3):144-14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6
摘要:为明确适宜于鲜食蚕豆采后贮藏的温度与自发气调包装材料,以无保鲜膜包装的蚕豆为对照,研究了(1.0±0.5) ℃ 下聚乙烯 (PE)、聚氯乙烯(PVC)、微孔(W)3种保鲜膜包装和(5±1) ℃ PE保鲜膜包装对蚕豆硬度、色泽、水分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5) ℃下采用PVC保鲜膜包装的蚕豆品质优于其它处理,蚕豆贮藏28 d,仍保持较好品质。
2019(3):149-15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7
摘要:以贵州兴仁薏仁米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薏仁米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为期1年的贮藏过程中,薏仁米的颜色、气味、主要成分及关联指标变化明显,表明薏仁米品质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薏仁米色泽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由最初的乳白色、有光泽,逐渐变暗偏黄且带有灰色;气味也由最初的甜香气,最终呈哈败味。在贮藏期间,薏仁米的蛋白质、淀粉和灰分含量的变化无显著差异,但水分含量逐渐降低(降低37.06%),脂肪含量减少明显(减少15.00%);薏仁米贮藏过程中脂肪酸值、过氧化值、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升高,分别增加了272.56%,416.21%,123.78%,99.91%,脂肪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薏仁米的脂肪氧化是其品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关联指标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值、脂肪酶活动度和电导率的变化,均灵敏地反映其品质的下降。
2019(3):155-15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8
摘要:针对传统基于内容的识别方法在特征提取方面存在计算复杂、特征不可迁移等问题,为避免光照条件、重叠及其他遮挡等因素对图像识别的影响,以LeNet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LeNet卷积神经网络的苹果目标识别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不同场景的苹果图像进行识别训练与验证。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可有效实现苹果图像的识别,对独立果实、遮挡果实、重叠果实以及相邻果实的识别率分别为96.25%,91.37%,94.91%,89.56%,综合识别率达到93.79%。与其他方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图像识别速度快、识别率更高。
2019(3):159-16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29
摘要: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n=6):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牦牛血低聚肽低、中、高剂量组。结果表明,缺氧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LDH释放水平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缺氧对H9c2心肌细胞产生了损伤。与缺氧组相比,牦牛血低聚肽干预组的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凋亡减少以及细胞中LDH的释放水平下降,并呈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同时,牦牛血低聚肽能够抑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提高细胞T-AOC水平,降低TNF-α水平,抑制缺氧介导的细胞色素C的释放,上调抗凋亡蛋白(Survivin、p-Akt、Akt)的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Caspase-3/9)的活性,且牦牛血低聚肽也影响编码上述蛋白的m RNA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牦牛血低聚肽对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与抑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保护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完整性有密切关系。
2019(3):166-17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0
摘要:采用体外试验法测定河蚬肉酶解产物对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采用动物试验测定灌胃河蚬肉酶解产物后小鼠醉酒时间、醒酒时间、血液乙醇浓度的变化以及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谷胱甘肽(GSH)等相关生化指标评价其解酒护肝的功效。体外试验表明:河蚬肉酶解产物对ADH具有激活作用,激活率为52%。动物试验表明:河蚬肉酶解产物组与阴性组比较,可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和缩短醒酒时间,时间延长率为69.42%,缩短率为13.40%,且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乙醇浓度(P<0.05)。此外,河蚬肉酶解产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组织中的MDA、TG的含量(P<0.05),减缓GSH的消耗(P<0.05)。综上可知河蚬肉酶解产物具有解酒护肝的功效。
2019(3):172-17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1
摘要:探究了益智仁的缩尿功效,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建立小鼠多尿模型,对有效部位进行缩尿活性筛选,采用代谢笼收集小鼠前2,6 h内总尿量,并分别对其尿重/体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7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排尿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该部分经MCI、ODS-D柱分离,得到4种单体化合物,包括2个脂肪酸。运用NMR等波谱方法,并参考相关文献,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分别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二苯己烷、20-丙基-β-谷甾醇、油酸、亚油酸。3-甲氧基-4羟基-二苯己烷和20-丙基-β-谷甾醇为首次从益智仁中分离得到并证实具有缩尿作用。
2019(3):176-18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2
摘要:研究了一种通过制备液相色谱从朝鲜蓟中分离得到2种木犀草素糖苷的方法。朝鲜蓟与70%乙醇浸提液通过AB-8型大孔树脂吸附,分别用20%,50%,80%乙醇洗脱,得到50%乙醇洗脱部位A27~29(4 g);A27~29用RP-C18层析柱(270 mm×80 mm,40~60 μm)吸附,分别用30%,48%,100%甲醇洗脱,得到C16~19目标组分0.32 g,其中含目标组分H-01(10.4%)和H-02(5.1%);以目标组分的分离度和峰形为优化条件,研究了5种不同流动相组合及2种流速对目标峰分离效果的影响,基于最优条件制备,得到了纯度分别为97.8%和96.5% 的H-01和H-02;通过质谱、1H-NMR和13C-NMR表征,确定H-01和H-02分别为木犀草苷-7-芸香糖苷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该方法优化了木犀草素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生产工艺,并在保证高回收率的条件下有效降低了杂质水平。
2019(3):182-18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3
摘要: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测定小鼠红细胞溶血、肝组织匀浆和肝线粒体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水平,分析总黄酮的抗氧能力。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为110 min、提取功率为640 W、乙醇体积分数为60%、液料比为651(mL/g)的条件下,提取的女贞子总黄酮含量为47.40 mg/g。该条件下提取的女贞子总黄酮在200~1 000 mg/L时能抑制小鼠红细胞溶血,降低肝组织匀浆和肝线粒体MDA的生成,具有量效关系。
2019(3):189-19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4
摘要:以浓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微波醇化温度、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白酒陈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因素组合对微波催陈白酒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醇化温度50 ℃、微波功率70 W、处理时间10 min为最佳催陈工艺条件,该条件下白酒的总酸含量为1.46 g/L,总酯含量为2.98 g/L,与新酒的总酸、总酯含量差异显著(P<0.05)。经微波处理后,白酒中酯类物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发生红移,基团有更加不稳定的趋势;白酒中主要微量成分的浓度及配比与自然陈化最为接近,如乙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己酸等;此外白酒中还产生了丙酸、戊酸、己酸己酯、癸酸乙酯等呈香呈味物质。
2019(3):195-20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5
摘要:以火龙果为原料,微波功率、加热时间、间歇时间、切片厚度为考察因素,干燥速率和干基含水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火龙果片在不同微波间歇条件下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火龙果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包括加速、恒速和降速阶段;火龙果片微波间歇干燥的动力学符合Page模型,该模型适合对火龙果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进行预测和描述。
2019(3):202-20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6
摘要:以石榴原汁、五味子为原料,添加葡萄酒用高活性酵母对石榴五味子保健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石榴五味子保健酒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石榴五味子保健酒的最优发酵条件为五味子提取液添加量10%、菌种添加量3%、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所得酒品色泽艳若朝霞,药香酒香协调、优雅,酒精度为12.8% vol,感官评分平均为89分,总酸(以乳酸计)为4.4 g/L,总糖(以葡萄糖计)为63.0 g/L,黄酮、总酚含量分别为13.29,413.00 mg/L。抗氧化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具有较强的FRAP还原活性,此外,样品稀释100倍后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92.38%和95.20%,样品稀释10倍后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1.54%。
2019(3):209-21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7
摘要:采用热浸法从朝天椒中提取辣椒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优化优化辣椒碱的热浸提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漂烫温度60 ℃,浸提温度40 ℃,浸提时间3 h,切碎程度0.5 cm(边长),该条件下辣椒碱的提取率可达0.27%。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法、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法、碱性乙醇法及减压内部沸腾法相比,朝天椒中辣椒碱的提取率都有明显提高。
2019(3):214-21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8
摘要:采用自制设备测定中国50种不同牌号卷烟实际可燃率、自由燃烧速度,并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常规烟气成分。结果表明:① 实际可燃率与自由燃烧速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即卷烟阴燃越完全,自由燃烧速度越慢。② 实际可燃率与常规烟气中的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烟碱、焦油、抽吸口数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TPM相关性最强;自由燃烧速度与TPM、烟碱、焦油、抽吸口数指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与TPM、焦油相关性较强。综合分析卷烟阴燃越完全,自由燃烧速度越慢,则抽吸口数越多,焦油含量越高。
杨锡洪,渠纯纯,李赛,李安奇,丁乾,李钰金,李丽迪,张俊逸,解万翠
2019(3):218-22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39
摘要:文章概述了贝类源抗氧化肽制备过程中蛋白酶解、分离、纯化及鉴定的研究进展,基于抗氧化肽活性检测方法及结构鉴定手段;重点分析一级结构对抗氧化机制的影响,指出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基团、亲疏水性、酸碱性、序列及空间构象对抗氧化肽活性产生重要影响,并展望了贝类源抗氧化肽在特殊食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趋势。
2019(3):225-23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40
摘要:文章从膳食营养、宿主遗传两方面阐述了肠道菌群对宿主能量代谢的调节作用,着重叙述了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调节宿主代谢的机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9(3):231-23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9.03.041
摘要:在介绍水产品常用保鲜方式的基础上,分别对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与抑菌机制予以说明,综述了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同时还对壳聚糖在水产品保鲜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今日访问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