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34(8):1-4,8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1
摘要:将5-羟甲基糠醛(HMF)分别与丝氨酸、苏氨酸、γ-氨基丁酸、丙氨酸反应,采用GC-MS共检测出2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羰基化合物、酮类、呋喃类和烃类化合物。在HMF-丝氨酸反应体系中,吡嗪、5-甲基-2-呋喃甲醛和壬醛在高底物浓度和长反应时间下生成量最高;而在HMF-苏氨酸反应体系中,苯乙酮、3-甲基-吡嗪与2,5-二甲基-吡嗪的生成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反应物浓度对其没有显著影响;在HMF-氨基丁酸体系中,癸醛的生成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反应物浓度要在长时间反应条件下才会有显著性差异;在HMF-丙氨酸反应体系中,壬醛和癸醛的生成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多,但在相同反应时间下,却随浓度增加而减少。
2018, 34(8):5-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2
摘要:以废蚕丝为原料,采用40% CaCl2溶液将其溶解、透析后得蚕丝蛋白,优化其酶解工艺条件,并将制得的丝蛋白肽经凝胶过滤色谱(HPGFC)和反相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利用瓦勒-霍赫法考察了不同浓度和组分丝蛋白肽的体外醒酒活性。结果表明,最佳蚕丝蛋白酶解工艺条件为时间240 min、加酶量([E]/[S])2.0%、pH 8.5、温度60 ℃、底物浓度5%,该工艺下可获得水解度为23.22%的丝蛋白肽;体外醒酒活性试验表明有较高ADH激活率的丝蛋白肽浓度为2 mg/mL;经HPGFC和RP-HPLC分离纯化,可分别得到3个和17个组分,其中SFP-II-8组分体外醒酒活性最高,其ADH激活率可达44.51%;将SFP-II-8组分通过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分析(UPLC-Q-TOF-MS)后得出其氨基酸序列为L-G-G-V-G-A。
2018, 34(8):10-1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3
摘要:以大米蛋白质为原料,研究碱处理和热处理对大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经不同pH处理40 min后,大米蛋白质功能性质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经pH 12.0/40 min处理的大米蛋白质溶解性、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分别提高了2.46,2.85,1.12,2.51倍;同时,>100 kDa的组分含量减少,此时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β-转角含量分别减少了26.99%,10.54%,而β-折叠、无规卷曲含量分别增加了14.65%,20.23%。采用50~90 ℃/40 min 的条件对大米蛋白质进行热处理,其结构性质和溶解性、表面疏水性皆无明显变化;但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则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提高,90 ℃热处理可达到最大值,分别是原大米蛋白质的2.41,1.09,1.62倍。结果表明经单独碱处理、热处理后,大米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但溶解度改善效果不明显。
2018, 34(8):16-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4
摘要: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非治疗组和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8周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 检测OPN蛋白表达,采用荧光实时定量法检测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采用鸡矢藤颗粒剂治疗组(模型治疗组)的HA、LN、PCIII、CIV放射免疫数据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同时与模型非治疗组比有差异(P<0.05);模型非治疗组的HA、LN、PCIII、CIV放射免疫数据与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采用鸡矢藤治疗(模型治疗组)的OPN蛋白表达数值水平较正常组有差异(t=2.236,P<0.05),同时较模型非治疗组有显著差异(t=1.024,P<0.01);采用鸡矢藤治疗(模型治疗组)的TGF-β1 mRNA的表达数值水平较正常组有差异(t=2.245,P<0.05),同时较模型非治疗组有显著差异(t=1.142,P<0.01)。说明鸡矢藤可以抑制OPN蛋白表达,抑制TGF-β1 mRNA的表达,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研究表明OPN与TGF-β1调控的信号通路具有相关性,具体信号通路的调控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8, 34(8):19-2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5
摘要:通过定位划分超声槽不同位置,系统探讨超声温度、提取时间、超声位置、超声功率对长叶橙皮渣中总酚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温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长叶橙皮渣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并在不同的超声位置存在一定差异性,超声温度30 ℃是提取总酚类物质的理想温度。超声功率对总酚的提取有积极作用。此外,不同超声位置其超声化学效应是不均一的,超声场P5位置是处理长叶橙皮渣总酚的最佳活性区域。超声处理后,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性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不同温度水平15,30,40 ℃(分别超声10,20,30,45,60 min),不同超声位置(P1,P2,P3,P4,P5)和不同超声功率条件下处理,相关系数R2依次是0.708 3,0.746 9,0.718 9,0.971 2,0.735 0,其中不同超声位置上处理得到的R2最大,表明选择最佳的超声活性区域能有效提高长叶橙皮渣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性。
2018, 34(8):24-28,8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6
摘要:在制备芝麻多肽的基础上,研究美拉德反应对芝麻多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多肽美拉德反应的适宜肽糖比为1∶2(质量比);美拉德反应能够显著提高芝麻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其还原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了121.4%,304.5%,81.2%,103.2%。美拉德反应降低了芝麻多肽中赖氨酸、甲硫氨酸和酪氨酸含量,增加了丙氨酸、缬氨酸含量,且生成了天冬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褐变程度和接枝度均随美拉德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反应4 h时,其褐变程度和接枝度分别为1.42%,26.4%。美拉德反应产物在210,260 nm处具有吸收峰,且吸收峰强度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这与反应产物中肽键发生了改变和类黑精含量增加有关。可见,美拉德反应对芝麻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2018, 34(8):29-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7
摘要:在人工多菌种发酵豆豉后发酵阶段,添加8%,10%,12%的食盐后发酵30 d。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增加,豆豉的总酸减少、pH值降低;盐度越大,硬度和咀嚼性越大,口感下降;含盐量越低,豆豉的色泽越暗;高盐不利于氨基态氮和γ-PGA的生成,并且对豆豉的抗氧化活性有抑制作用,最终确定8%为较适宜的加盐量,但在风味上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
2018, 34(8):33-3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8
摘要:基于生物酶解技术使精炼鸡脂酶解后适度温和氧化,产生鸡肉特征风味前体,进而制备热反应鸡肉香精。以脂解率、脂香味与油腻味为评价指标,研究得到鸡脂酶解—温和氧化最佳条件为:鸡脂底物浓度为30%,每克鸡脂添加60 U脂肪酶,在pH 8.0、40 ℃条件下酶解6 h时,获得的鸡脂脂解率高达45.18%。气质联用-嗅闻技术分析显示:相比于天然清炖鸡汤,商用鸡脂制备的香精鸡肉特征风味不足,高温氧化鸡脂制备的香精异味明显,而酶解-温和氧化鸡脂制备的香精相似度高达98.65%。
2018, 34(8):39-44,5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09
摘要:采用壳聚糖为壁材、乳化交联法制备载亚硒酸钠微球。以微球形貌、包封率、载药量和缓释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用SEM扫描电镜、红外、原子荧光、TG热重等分析手段对微球粒径外观和结构性能进行表征。以自配的SBF模拟体液为体外环境,研究微球缓释硒的性能。结果显示,制备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5 ℃,壳聚糖浓度3%,亚硒酸钠浓度0.8%,交联剂用量15%,该条件下的微球形貌优良,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5.89%,5.05%,微球平均粒径为10 μm;体外缓释试验表明,通过改变相关变量因素水平,可调控球壁厚度和交联度是影响释放速率的关键因素,实现载硒微球硒的可控缓释;最佳工艺制备的微球具有较好的长效缓释能力,缓释速率在482 h后达平稳,有效缓释时间达35 d。壳聚糖载硒微球能有效避免硒的突释效应,可为缺硒群体的科学补硒提供新途径。
2018, 34(8):45-47,11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0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延边黄牛肉3个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65 μm PDMS/DVB、75 μm CAR/PDMS、100 μm PDMS 3种萃取纤维的对比对萃取纤维进行了优化,表明65 μm PDMS/DVB对延边黄牛肉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效果最佳;进一步分析了延边黄牛的西冷、后臀、牛腩3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了3个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差异,结果表明3种部位存在差异,挥发性成分的数量、种类及色谱总峰面积均有不同,类别上的分布也无规律,3个部位共萃取到化合物155种,共有化合物为15种,包括6种醇类、7种醛类、1种酮类、1种其他类化合物。
2018, 34(8):48-5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1
摘要:针对振动无损检测方法对硬件系统及测试条件要求较高,且实际应用系统设计很少的问题,开发便携式振动检测系统,对时间信号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后,提取某特定西瓜品种的子带频谱质心,并提出横径的平方与纵径乘积作为体积参数。研究发现,子带频谱质心频率点与西瓜的质量、体积参数呈负相关,对激励力度依赖性较小。将质量、体积参数、子带频谱质心频率点作为变量,利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曲面建模,建立糖度检测模型。曲面建模法所建模型较好,确定系数达到0.881 1,预测集样本的标准差RMSEP略大于校正集样本的,并且RMSEP和RMSEC均小于最大糖度的10%。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利用216~268 Hz 的子带频谱质心频率点对8~10成熟西瓜进行糖度预测。
2018, 34(8):54-5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2
摘要: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高脂食品中14种光引发剂的方法。将均质后的试样经丙酮-正己烷(体积比2∶8) 20 ℃提取15 min后,振荡离心,上清液采用HLB管进行净化,收集洗脱液,并以PSA萃取管进一步净化。离心后提取上机。当加标水平为0.000 2~0.001 0 mg/kg时的回收率为73.0%~92.4%,相对标准偏差为4.1%~8.9%,检出限为0.02~0.20 μg/kg。该方法操作快捷,技术参数均满足GB/T 27404—2008 附录F中的要求,适用于高脂食品中14种光引发剂的同时分析。
2018, 34(8):60-64,7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3
摘要: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一种快速、准确、无损检测金银花霉变程度的方法。通过比较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多元散射校正(MSC)和SG-MSC 3种预处理方法对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模效果的影响,得到SG-MSC为建模最优预处理方法。使用连续投影算法(SPA)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选择经预处理后光谱的特征波长,并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光谱经SG-MSC预处理后,应用CARS提取特征波长并建立LS-SVM判别分析模型为金银花不同霉变程度最优判别模型,其训练集与验证集的正确率均达到100%。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快速无损、有效地鉴别金银花霉变程度,并且在特征波长下能实现金银花霉变程度的快速判别分析。
2018, 34(8):65-7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4
摘要:建立了柱前PMP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6种中性糖、2 种糖醛酸及1种糖胺的方法;考察了三氟乙酸(TFA)水解多糖的时间、温度以及三氟乙酸浓度对多糖水解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葛仙米多糖提取物中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等9种单糖平均回收率为81.08%~102.10%。相较于化学法,该方法准确可靠,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和专属性好,可以很好地完成葛仙米多糖提取物中单糖的定性定量分析。
2018, 34(8):72-7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5
摘要:以大米淀粉为吸附剂,在微旋流器中吸附亚甲基蓝水溶液模拟的印染废水。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淀粉浓度,分流比和进料流量对吸附效率和分离效率的影响规律。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淀粉浓度、分流比和进料流量对吸附效率和分离效率均有影响,对吸附效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淀粉浓度>分流比>进料流量,对分离效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分流比>进料流量>淀粉浓度。综合考虑吸附效率和分离效率后得到最佳参数条件为:淀粉浓度1.0%,分流比19%,进料流量1 080 kg/h,该条件下吸附效率为69.2%,分离效率为74.3%。
2018, 34(8):79-8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6
摘要:针对农户依靠人力完成自种圆形水果分选和贴标签存在的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分选和贴标签一体化模式的解决方案,设计一款能够实现圆形水果自动分选和贴标签任务的机器。该机器主要包括滚筒式分选装置和自动贴标签装置,通过对整机结构和各主要部分工作原理的阐述以及主要单元参数的理论计算,确定各部分的最优涉及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自动分选和贴标签样机能够自动完成分选和贴标签的工作,水果分选正确率达97%,贴标签合格率达98.7%,分选用时约为人工用时的1/2。样机的制作成本远低于目前商业化的分选和贴标签机器,为小型农户完成自种圆形水果的分选和贴标签任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2018, 34(8):85-8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7
摘要:针对食品灌装机设计方案评价问题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新的食品灌装机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建立食品灌装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食品灌装机设计方案评价优劣等级和区间数等级,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确定食品灌装机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区间数权重;构建了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和隶属度的食品灌装机设计方案评价模型;结合评价实例对一款多用途辣椒料自动灌装设备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价,验证了该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018, 34(8):89-93,10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8
摘要:基于理论力学中的连续介质假设原理,建立螺杆旋转挤压物料的摩擦阻力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螺杆多个结构参数对摩擦阻力变化的影响,给出参数选择范围。以螺杆挤压物料时螺杆与物料间产生的摩擦力为目标,螺杆结构参数为变量,运用Matlab的optimization 工具箱对螺杆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然后通过Ansys对优化后的螺杆内物料流动产生的摩擦力进行力学分析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螺杆受到的摩擦应力有所降低,物料对螺杆产生的变形影响有所改善。
2018, 34(8):94-10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19
摘要:以α-硫辛酸(ALA)为模板分子,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为温敏性功能单体,在制备硫辛酸分子印迹聚合物(ALA-MIPs)的基础上,结合膜技术,选用聚丙烯腈(PAN)和聚偏氟乙烯(PVDF)作为成膜材料,以异相粒子填充膜法制备了ALA-MIPs共混膜,通过扫描电镜考察了分子印迹膜(MIM)的微观形貌,研究了机械性能、亲水性、吸水性、ALA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PVDF膜具有更好的机械性能和疏水性能,PAN膜有较好的ALA释放量,两者都在20 ℃下存在温敏性释放。通过测定分子印迹膜在植物油中的POV值,发现PAN-MIM膜有更好的抗氧化效果。
2018, 34(8):101-10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0
摘要:乡土中的食品包装深刻地体现出一种人与设计、人与传统、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综合关系,在食品包装设计过程中融入设计伦理,意在让人们从伦理学的角度去思考这种综合关系,自上而下将伦理关怀导入设计实践,从而为今后的乡土食品包装建立清晰的设计伦理意识。
2018, 34(8):105-1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1
摘要:以蛋壳粉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还原法与AgNO3、NaBH4作用,制备蛋壳粉纳米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蛋壳粉纳米银的形貌及被其处理过的菌的形貌变化,并通过微生物方法对其抑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蛋壳粉纳米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4种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3.0,3.0,6.0 mg/L,最低杀菌浓度(MBC)值分别为6,12,12,24 mg/L。
2018, 34(8):110-11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2
摘要:以草菇V23子实体为供试材料,15 ℃下进行贮藏,并测定0,12,24,36,48,60,72,96 h各个时间点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草菇的感官品质在贮藏期间呈下降趋势,而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处于不断分解又合成的状态,酸性蛋白酶活性变化不显著,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018, 34(8):115-1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3
摘要:通过构建保温箱基本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及Fluent进行热流耦合分析,得到保温箱内温度场,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选取3种常见保温材料[挤塑聚苯乙烯(XPS)、发泡聚氨酯(EPU)与真空隔热板(VIP)],通过模拟仿真研究不同材质保温箱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保温箱使用的保温材料不同,内部温度场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VIP保温箱内温度最接近蓄冷剂相变温度值,且温度场分布最均匀;3种材料都具有较好的阻热性能,其中VIP的阻热性能最好,在保温箱内相同位置的温度比EPU和XPS要低。
2018, 34(8):119-122,18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4
摘要:通过直接观察睡眠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小鼠海马区多巴胺(DA)含量,研究远志助眠的功效成分;通过理化检测、液质联用(HPLC-MS)、核磁共振(NMR)推断助眠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表明:远志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物MCI柱70%乙醇洗脱物是助眠的有效部分,该部分分离得化合物A,检测得该化合物为2个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皂苷类物质,该物质含有氮元素和1个由3个糖组成的糖链。
2018, 34(8):123-128,13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5
摘要:采用三相分离法纯化牡丹花蕊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纯化的最优条件是pH 7、硫酸铵质量分数10%、叔丁醇与提取液体积比为2.0,该条件下多糖回收率为69%,蛋白质去除率为73%,纯化后多糖纯度为99.24%,色素清除率为95.36%;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PMP-HPLC)分析表明,牡丹花蕊多糖的单糖组成为鼠里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其摩尔比为1.24∶1.59∶2.00∶9.11∶1.68;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R-IR)与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结果表明,牡丹花蕊多糖是一种以半乳吡喃糖为主的酸性多糖,并且同时存在α-构型和β-构型,以β-构型为主。
2018, 34(8):129-13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6
摘要:为改善麦角甾醇的溶解性,通过化学法在常温条件下制备硫辛酸麦角甾醇酯,并研究硫辛酸麦角甾醇酯在油中的抗氧化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DMAP/EDC/Et3N为催化剂,麦角甾醇浓度80 mmol/L,硫辛酸∶麦角甾醇∶DMAP∶EDC∶Et3N摩尔比2.0∶1.0∶0.2∶1.2∶1.5,溶剂二氯甲烷,反应温度25 ℃,反应时间20 h;该条件下最终酯化率可达到91%以上。麦角甾醇硫辛酯在油中的溶解度约为麦角甾醇的2倍,抗氧化效果约为麦角甾醇的1.5倍。
2018, 34(8):135-13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7
摘要:通过平板划线、显微镜观察、WL培养基筛选、酒精度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测定,对野生猕猴桃酿酒酵母进行分离筛选,再利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分析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该菌株对野生猕猴桃进行纯种发酵,研究不同发酵阶段中发酵醪液的ACE抑制率、酒精度及多肽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经分离筛选获得适于猕猴桃果酒发酵的野生酵母JM1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发酵4 d时发酵醪液的ACE抑制率为(93.0±2.6)%,酒精度为(7.8±0.5)%Vol,多肽浓度为(2 652.0±112.4) μg/mL,说明该菌株可酿制果酒,制得的产品还具有良好的ACE抑制活性,可作为野生猕猴桃降血压型保健果酒发酵的专用菌种或选育野生猕猴桃专用菌种的出发菌株。
2018, 34(8):139-14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8
摘要:采用酸水解法制备沙蒿微晶纤维素(MCC),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盐酸浓度、酸解温度、酸解时间各因素对沙蒿MCC得率与聚合度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沙蒿MCC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MCC进行了结构性能分析。得到最佳MCC制备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盐酸质量分数15%,酸解温度70 ℃,酸解时间60 min。该条件下,沙蒿MCC的得率为85.14%,聚合度为182.7,结晶度为72.85,膨胀力为12.5 mL/g,持水力为13.875 g/g,其性能良好,是理想的膳食纤维。
2018, 34(8):145-15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29
摘要:以柠檬果皮为原料,研究纤维素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提取柠檬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时间及蒸馏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提取率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试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柠檬精油的化学组分进行检测,采用扫描电镜对柠檬皮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 ℃、酶解pH 5.0、酶添加量1.1%、液料比16∶1 (mL/g)、酶解时间63 min、蒸馏时间140 min,提取率达到2.12%;柠檬精油中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纤维素酶水解了原料细胞结构,促进了精油的快速释放。该工艺与水蒸气蒸馏提取相比,提取率相近,但明显减少了提取时间。
2018, 34(8):153-16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0
摘要: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荸荠皮中的酚类物质,考察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对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最佳提取溶剂,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荸荠皮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提取,料液比1∶15 (g/mL),提取温度55 ℃,超声功率270 W,超声时间55 min,该条件下总酚含量的最大响应值为4.42 mg/g;荸荠皮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提取,料液比1∶20 (g/mL),提取温度60 ℃,超声功率240 W,超声时间55 min,该条件下总黄酮含量的最大响应值为15.20 mg/g。
2018, 34(8):161-164,21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1
摘要:为了开发红汁乳菇中酚类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浸提的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总酚含量为响应值,选择溶剂类型、溶剂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次数为优化条件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56%、料液比1∶25 (g/m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2次。超声波辅助提取验证实验结果与优化结果误差为1.05%,说明优化结果可靠。
2018, 34(8):165-16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2
摘要:文章从加工特性和机理、加工影响因素、脱腥方法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淡水鱼鱼糜及其制品的加工利用现状,指出了淡水鱼鱼糜加工利用中基础研究、运输条件、生产设备等不足之处。
程浩,李明生,陈士恩,丁功涛,田晓静,热孜万古力·赛买提,杜江龙,高丹丹
2018, 34(8):169-172,22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3
摘要:综述基于DNA、蛋白质、人工嗅觉系统、光谱技术、电子鼻等食品中猪源性成分的多种检测方法的最新应用进展和优缺点,为未来中国食品中猪源性成分检测提供依据。
2018, 34(8):173-17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4
摘要:从节能的角度,综述制取环境温度以下到-18 ℃, -18~-60 ℃,-60~-100 ℃ 3个常用温度区间所对应的高效制冷系统,并且从制冷能效角度分别对单级压缩循环、双级压缩循环、复叠式及自复叠式压缩循环进行分析比较;概述PLC控制、传感器、上位机软件等自动化技术,提出冷库自动化对实现冷库节能的重要性及冷库自控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2018, 34(8):177-18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5
摘要:文章综述一种新兴的非热方法——脉冲光的基本装置,分析其在多种食品基质中的作用机理和效果,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为脉冲光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考和见解。
2018, 34(8):183-18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6
摘要:以压榨松籽油为原料,研究乙醇浓度、脂肪酸与尿素比、脂肪酸与乙醇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及包合次数对松籽油中皮诺敛酸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皮诺敛酸含量和损失率的综合分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优化试验设计,并建立皮诺敛酸的尿素包合回归模型。研究表明:脂肪酸∶尿素=1∶2.88 (g/g),脂肪酸∶乙醇=1∶7.98 (g/mL),包合时间23.44 h,包合温度4.18 ℃,该条件下对皮诺敛酸进行二次包合,含量可由一次包合的39.27%提高到53.36%,皮诺敛酸损失率为17.24%,综合分值为0.954 3,综合评价指标最高。
2018, 34(8):189-194,22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7
摘要:以黑枣为原料,运用热风、微波、喷雾、变温压差膨化、真空冷冻5种干燥方法制备黑枣粉,并对其湿润下沉性、分散性、溶解度、堆积密度等物理性质进行研究,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计算5种黑枣粉的综合评分,探索干燥方式对黑枣粉品质特性的影响,以明确黑枣粉最佳干燥方式。结果表明:分散性、湿润下沉性、吸湿性、溶解度在产品评价中所占权重较大,分别为0.239,0.236,0.217,0.168。综合评分表明喷雾干燥制备的黑枣粉品质最优,其次是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次之,热风干燥制备的黑枣粉品质最差,综合评分分别为0.161,0.026,-0.026,-0.06,-0.089。变温压差膨化干燥所制备的黑枣粉粉质特性较好,且产率高、成本低,适宜于黑枣粉的工业化生产。
2018, 34(8):195-20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8
摘要:为了改善低盐鱼糜的凝胶特性,以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高压制备低盐白鲢鱼糜凝胶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将优化后的超高压低盐鱼糜(1.5% NaCl,300 MPa)与常压低盐鱼糜(1.5% NaCl,0.1 MPa)和常压普通鱼糜(2.5% NaCl,0.1 MPa)的凝胶品质(质构、凝胶强度、持水性、蛋白构象和微观结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高压制备低盐白鲢鱼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10 min,温度25 ℃。此时,超高压低盐鱼糜凝胶强度可达258.24 g·cm,较低盐对照组(203.92 g·cm)提高了26.04%,也显著(P<0.05)高于普通鱼糜对照组(214.87 g·cm),持水性也显著(P<0.05)提高。超高压处理的低盐鱼糜凝胶内聚性、回复性显著(P<0.05)增加。此外,超高压处理的低盐鱼糜凝胶的肌球蛋白重链(MHC)条带强度明显变弱,且形成的凝胶网络结构也更致密均匀。超高压技术能有效提高低盐白鲢鱼糜的凝胶品质。
2018, 34(8):203-206,22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39
摘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怀山药酵素液的发酵条件,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怀山药酵素粉,分析怀山药酵素原液喷雾干燥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变化,最后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H2O2/Fe体系反应法测定其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怀山药酵素液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糖浓度12%、接种量6%、发酵时间30 h、发酵温度42 ℃,该条件下怀山药酵素液SOD的活性为15.35 U/mL。喷雾干燥后的怀山药酵素粉SOD活性没有显著的变化(P>0.05)。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怀山药酵素粉复原液能够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
2018, 34(8):207-21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40
摘要:从中医药膳食品概念着手分析了中国现行食品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束缚和制约中医药膳食品行业发展的问题,并针对目前中医药膳行业尚无明确的质量标准,指出必须在借鉴当前世界食品药品认证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中医药膳食品行业特点,制定符合中医药理论的中医药膳食品认证制度,促进中医药膳食品行业规范化、产业化。
2018, 34(8):211-21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41
摘要:保健食品产业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韩国与中国文化背景相似,为了完善中国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及管理措施,文章梳理了韩国健康功能食品管理的具体办法,指出借鉴韩国的管理经验很有必要。
2018, 34(8):216-21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8.042
摘要:针对食品专业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重科学轻工程的问题,为培育新时期食品产业发展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工程人才,以新工科的全新视角探索食品工程人才的培养新模式。在食品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分发挥食品物理类课程群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的支撑作用,以物理类知识体系为主线,从基础物理、工程物理、应用物理三个层面打造食品人才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食品产业优质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智力资源融入产业创新与创业的机制,激活产业与高校之间共同创新、融通育人的生态系统。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