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3(8):1-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1
摘要:探讨阿魏酸与咖啡酸在美拉德模拟体系中对丙烯酰胺形成和消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天冬酰胺/葡萄糖模拟反应体系中,阿魏酸与咖啡酸的添加量为250 mmol/L和25 mmol/L时可抑制丙烯酰胺的形成,而二者浓度低于2.5 mmol/L时则促进丙烯酰胺的形成。将阿魏酸与咖啡酸分别与丙烯酰胺单独高温处理,发现2种酚酸对丙烯酰胺都具有消减效果,但效果不明显,因此判定阿魏酸与咖啡酸对美拉德模拟体系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主要作用于丙烯酰胺的形成阶段。另外,酸性条件下,醌型酚酸比酚型酚酸对丙烯酰胺的消减作用更大,而在中性条件下,酚型酚酸的消减作用更强。
2017, 33(8):6-9,3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2
摘要:在面包粉中依次加入0%,5%,10%,15%,20%的紫薯粉,利用粉质仪、拉伸仪、快速黏度分析仪探究不同紫薯粉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紫薯粉对面粉性质影响显著,随着紫薯粉含量的增加面团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下降,说明紫薯粉加入使面团筋力减弱,抑制了淀粉的糊化和膨胀过程,不利于面包制作,但吸水率升高、回生值下降有利于改善产品贮藏特性。当紫薯粉含量超过10%时,面团稳定时间低于7 min,各拉伸特性指标下降速率明显加快,不利于面包制作,由拉力比曲线可知制作面包发酵时间应为90 min;当紫薯粉含量为5%时,回生值与空白相比无显著性差别,黏度显著增大,对产品贮藏特性无明显改善,制作面包时紫薯粉的适宜添加量可控制在5%~10%。
2017, 33(8):10-13,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3
摘要:采用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油橄榄果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比较改性前后IDF的微观形态、粒径分布、官能团组成及结晶结构,并测定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高压均质IDF的结构疏松,有较多的裂缝和空腔,平均粒径为66.97 μm。胶体磨IDF的结构疏松,且部分出现断裂和破碎,平均粒径为79.52 μm。高压均质和胶体磨改性处理均对IDF的官能团无影响,都具有糖类的特征吸收峰;对IDF的结晶结构和结晶度无影响,仍表现出纤维素I型的特征衍射峰。与未处理的IDF相比,高压均质I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31.70%,78.87%,38.92%,对NO-2的吸附能力并无明显增加,对Cd2+的吸附能力提高7.53%。胶体磨I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提高19.93%,47.94%, 32.97%,对NO-2的吸附能力增加8.20%,对Cd2+的吸附能力并无明显增加。
2017, 33(8):14-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4
摘要:以微波预糊化籼米淀粉为原料,研究超声间歇式辅助双酶法和晶种诱导-双酶法对RS3型籼米抗性淀粉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淀粉呈多面体结构,表面边界棱角分明,颗粒晶型为A型,结晶度仅为8.9%;而超声间歇式辅助双酶法和晶种诱导—双酶法所得RS3型籼米抗性淀粉,表面变得粗糙,凹凸不平,出现“蜂窝” 状结构,其溶解度、膨胀度及持水力均降低,颗粒晶型表现为致密且稳定的B型或B+V型结构,结晶度最高可达20.10%,且在RS3形成过程中无新官能团产生,淀粉的化学结构未发生改变。两种制备工艺在酶添加顺序上,先添加普鲁兰酶后添加异淀粉酶可较优地促进淀粉晶体形成有序结构。
2017, 33(8):19-2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5
摘要:以清香型成品卷烟代表品牌为研究目标,首先对空白叶组、加香加料卷烟及成品卷烟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叶组加香加料后其感官评吸各指标都有大幅度提升,趋近于成品卷烟,但是在清香、花香、酸甜香属性上还不及成品卷烟。对加香加料卷烟及成品卷烟的烟丝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发现:有27个挥发性成分未在加香加料卷烟中检测出,这些成分大多具有花香、甜香香气。在该基础上,通过调香技术,强化和修饰了其清香型特征,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修饰强化后的叶组与成品卷烟接近一致。
2017, 33(8):23-26,15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6
摘要:为促进酿酒酵母胞内产物的有效释放,以其野生型二倍体(2n)菌株Y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处理,通过测定其胞外FDP浓度及核酸、蛋白质渗透率,对比各突变株在低渗条件下的自溶程度。结果表明:突变株Hs5*(n)低渗培养时,条件性自溶程度最高,其胞外FDP浓度达25.82 μg/mL,低渗培养6 h时,其核酸、蛋白质渗透率高达1.86,2.07。此外突变株Hs2*(n)、Hs1(2n)也具有较好的条件性自溶能力。试验共筛选获得3株低渗敏感性突变株,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条件性自溶的低渗敏感性突变株能有效促进胞内大分子物质的外泌。
2017, 33(8):27-3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7
摘要:利用组织块培养法从健康的银杏根、茎中分离得到116株内生真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1株能够产银杏内酯的内生真菌,利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其发酵液和菌丝体中总内酯产量约为11.4 mg/L。形态学特征和真菌rDNA间隔序列(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毛霉属,为产银杏内酯内生真菌的首次报道。
2017, 33(8):31-33,4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8
摘要:以乙醇提取洋葱皮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验证实验显示洋葱皮黄酮提取率为21.58%。通过制备液相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单体,作用于3T3-L1前脂肪细胞,测定了洋葱皮黄酮类单体诱导分化第8天的3T3-L1前脂肪细胞中脂肪分化相关基因FAS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槲皮素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抑制效果最好,加药处理组FAS的mRNA相对表达量都低于对照组的基因表达量,且槲皮素处理组基因表达量下调极为显著(P<0.01),说明洋葱皮中通过制备分离的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具有抑制效果,抑制效果大小为槲皮素>山奈酚>芦丁。
2017, 33(8):34-37,6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09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 MS)对安化黑茶及其它产地黑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对41种共有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应用化学计量学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变量筛选、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筛选出安化黑茶的26个显著性差异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得分投影图直观反映样本间的聚类趋势和分类信息,对安化黑茶与不同产地黑茶样品及其它种类茶叶进行有效区分和识别,找出14个对安化黑茶识别分类起着重要作用的挥发成分。结果表明,基于茶叶中挥发性成分差异的GC—TOF MS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统计方法用于安化黑茶识别是可行的。
2017, 33(8):38-4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0
摘要:建立了水产品中21种磺胺类(SAs)和12种喹诺酮类(QNs)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多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乙腈饱和正己烷脱脂,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3种目标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0.1~100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6 0,定量限(LQD)为2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54.3%~120.4%,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17%~11.9%。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满足日常检测要求。
2017, 33(8):44-49,17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1
摘要:以镉含量为0.977 8 mg/kg的超标大米为原料,脱镉率为衡量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对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体积比=111)发酵消减大米中镉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重点考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大米粒度、料液比、接种量对脱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体积比=111)发酵消减大米中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粒度40目,接种量3%,料液比15 (g/mL),温度37 ℃,时间21 h,该工艺条件下脱镉率可达到89.98%,与模型预测值(89.736 2%)相近。
2017, 33(8):50-5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2
摘要: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和超声振荡-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六号溶剂残留量,对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依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6 《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中有关规定,建立数学模型,并对各分量进行量化,评定结果表明:影响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关键控制点为样品的前处理和标准曲线。
2017, 33(8):55-5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3
摘要:建立全自动果冻食品高速双面贴标机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出伺服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和等效综合刚度;借助于伺服系统动力学方程,求得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和主振频率;通过根轨迹图和系统振动稳定L(ω)曲线,指出提高系统传动刚度、削减工作机构惯性和惯性元件的失动量或提高阻尼,可以削弱谐振烈度;采用校正网络和综合贴标贴膜速度反馈亦可减弱谐振。
2017, 33(8):59-6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4
摘要:为减小小袋山核桃仁包装机袋膜跑偏对产品外观与质量造成的影响,提出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纠偏控制方案。在分析拉膜机构工作过程中袋膜跑偏原因与纠偏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了纠偏控制模型,通过CCD传感器检测袋膜偏移量,建立模糊控制规则,实时调控拉膜速度与纠偏辊偏移角度,控制袋膜偏移量始终在要求范围内。利用改进DF-50B2型粉料自动包装机作为试验平台进行纠偏试验,并通过LabVIEW软件对纠偏模糊控制系统输出效果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纠偏效果,拉膜速度为80 mm/s时的纠偏精度最高达0.52 mm,包装重量对纠偏效果没有较明显影响,但拉膜速度越大时袋膜偏移量也越大。该控制系统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加快了包装速度,进而提高了包装机工作效率。
2017, 33(8):66-7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5
摘要:高速变螺距分件供送螺杆是包装机械中供送系统的重要基础构件,是整个设备的咽喉。研究提出用人工蜂群算法优化螺杆结构参数,高速变螺距分件供送螺杆优化模型以螺杆螺旋线总长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螺旋线最大圈数为设计变量,以供送过程中螺杆对包装容器保持有阻挡作用,以及加速度的最大变化率小于预定值为约束条件。结果表明,经过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后获得的最优螺旋线最大圈数能有效减小高速变螺距分件供送螺杆的长度,为高速变螺距分件供送螺杆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了依据。
2017, 33(8):71-75,9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6
摘要:为使得整个机械蒸汽再压缩(MVR)蒸发系统的稳定性、节能性更好,借助Aspen Plus软件学习版,根据MVR运行原理,构建了MVR性能分析模型,并通过改变MVR节点的参数,模拟研究了蒸发量、补充新鲜蒸汽量与进料温度、蒸发压强的关系;蒸发量、沸点与进料浓度(NaCl质量分数)、蒸发压强的关系;蒸发器换热量、COP与蒸发压强、压缩机压力升的关系。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得出:适当减小压缩比,可以提高蒸发系统的COP;原料液应该加热到沸点后,再进入蒸发器中进行换热;从节能效果看,MVR蒸发系统更适合在低温低压下运行;在蒸发前,应对浓度较大的原料液进行适当的稀释。
2017, 33(8):76-78,8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7
摘要:为了提高禽蛋品质在线检测机构的检测效率,降低蛋壳在检测中因机械振动产生的破损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检测机构的关键部件双圆弧式滚筒和机架进行模态分析,并经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检测机构的振动频率低于971.28 Hz时,不会引起双圆弧式滚筒组的振动,蛋壳的破损率降低;机架自振频率相对较低,易引起振动,所以检测机构的减振设计主要以机架为主;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模态分析功能分析机构振动特性的方法是可靠的、快捷的,为机构其它构件的振动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2017, 33(8):79-8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8
摘要:杀菌处理腔是高压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 PEF)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开发出适合于多个处理腔串联组合使用的处理腔单元,对椭圆内嵌型共场式杀菌处理腔进行了建模,并利用ANSYS软件得到处理腔内的电场分布和流体动力学特性,然后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处理腔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流体特性优化的新型共场式杀菌处理腔结构,经验证该处理腔的性能可以满足多处理腔单元串联组合使用的要求,为进一步优化高压脉冲电场杀菌处理腔提供了新思路。
2017, 33(8):85-8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19
摘要:螺旋切刀是碗形海蜇皮自动切丝机最主要的工作部件,为了保证其在工作承受载荷时的稳定性、避免过量的弹性变形及良好的使用寿命,运用微分几何建立螺旋切刀刀刃线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模拟曲率和挠率大小及曲率与挠率随极角φ的变化规律,分析得出曲率最大值为1.57,最小值为0.012 47,挠率最大值为0.002 46,最小值为0。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螺旋切刀三维实体模型,将其导入到ANSYS Workbench中完成静力学分析,确定螺旋切刀结构的应力、应变和最大变形位置,验证了螺旋切刀结构设计满足使用性能要求。为研究碗形海蜇皮螺旋切刀的疲劳损坏、使用寿命和优化提供依据。
2017, 33(8):90-93,2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0
摘要:针对吸粮机普遍存在的能耗较高、产量波动较大和吸粮嘴进料量不稳定的实际状况,分析气流扰动机理,利用吸粮机正压回风为扰动气源,设计气流扰动吸粮嘴,可以增大吸粮口粮食与气流的混合,有利于能量传递与转换,有利于粮食进入系统。利用大弯头分离器,具有防碰撞、防破碎、除尘等“一风多用”的优点,节能减损。研究表明:当扰动气流量设定为风机风量的11%~13%、扰动气流速度为16~18 m/s时,吸粮机的产量及风机的效率最高。
2017, 33(8):94-9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1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风选设备存在的能耗高、物料水分损失大、温度散失大等问题,研制节能型多级叶丝风选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匀料摊薄装置、一级循环风选系统、二级循环风选系统、除尘管路等组成。通过对物料进行均布摊薄,采用二级风选系统侧进风及垂直进风进行飘选及浮选,以提高风选效果,利用90%的循环风降低能耗及温度水分散失,采用密闭输送网带+出杂气锁装置对系统进行密封,防止扬尘。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多级风选相比,采用节能型多级叶丝风选机,温度提高6.2 ℃,含水率提高0.3%,能耗降低50%以上,卷烟品质接近。改进后有效减少了叶丝水分及温度散失,节约了能源消耗。
2017, 33(8):98-100,11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2
摘要:设计了一款金属探测仪器。采用新型数字电感传感器LDC1000和自制线圈作探头,基于电涡流原理,当有金属物靠近线圈时,由于互感,将会使得自制线圈与匹配电容构成的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发生变化,LDC1000会将振荡频率转换为数字量输出,通过SPI接口送给STM32进行处理显示。当测量值超过阈值时,将会发出声光报警。自制线圈能够探测到直径为0.6 mm的细小金属物。可用于食品加工、安检等领域。引入蓝牙或无线通信,可用于物联网方面的安检工作。
2017, 33(8):101-10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3
摘要:设计了一款适合家用的小型多功能磨机,该装置采用立辊磨的磨制形式,同时配有外筒旋转驱动螺旋提升机构,能够实现磨粉均匀。针对磨机进行了功能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介绍,以及立辊磨和提升机构运动学理论研究。对整机及其关键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对外筒驱动的螺旋提升机构进行了面粉颗粒物料EDEM输送模拟仿真,研究物料输送效率影响因素,为磨机电机选型及整机设计提供参考。
2017, 33(8):106-1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4
摘要:制备一种以天然生物材料为防油抗菌涂层的新型防油抗菌纸,并测试其防油抗菌性能。将防油抗菌剂涂布于纸张表面制备防油抗菌纸,用表面排斥法测试其防油等级,用菌落法计算纸张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结果表明:1 g/100 mL壳聚糖溶液与10 g/100 mL淀粉溶液体积比为12时,涂布纸张的防油等级达到8,防油部分成本约为0.3元/m2;Nisin的添加量达到1 g/100 mL时,涂布纸张对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0.3%,72.8%。载Nisin壳聚糖淀粉涂布纸在保证防油性的同时,较壳聚糖涂布纸有效降低了成本,控制了黏度,且具有比淀粉涂布纸张更好的韧性与平整度,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017, 33(8):110-11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5
摘要: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传统文化元素的“朴拙之美”,成为包装设计的潮流。文章阐述了“朴拙之美”的美学意义,指出“朴拙之美”并非简陋、粗陋,而是顺应自然的美,以自然美、含蓄美的形式真实呈现事物的本质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甄别、筛选与提炼,提出了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和应用方法。
2017, 33(8):114-117,1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6
摘要:通过对2015~2016年度世界之星包装奖部分典型食品包装案例的剖析,阐述食品包装中人性化设计理念的内涵。研究发现,人性化包装设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在设计中既要考虑传统设计中的人体工学因素,又要赋予包装作品情感、文化因素,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将包装设计所要求的功能实用、艺术创意、绿色环保融为一体,是国内外食品包装设计的主流趋势。未来的食品包装设计,应以环境友好和创新服务为基础,体现简约实用、创意环保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2017, 33(8):118-121,1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7
摘要:选取1.8 mg/L臭氧水清洗5 min的鲜切杭白菜为试验材料,分别贮藏在0,5,10,15,20 ℃的恒温箱中,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样品的菌落总数、VC、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变化,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不同的一级动力学预测模型,得到货架期模型的活化能(EA)分别为49.08,54.87,38.80 kJ/mol,指前因子(A0)分别为4.93×107,1.00×109,1.22×106,最后用10 ℃的指标进行验证,得到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10%,表明该试验所得货架期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0~20 ℃鲜切杭白菜的货架期。
2017, 33(8):122-12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8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采后生菜保鲜效果的影响,选择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聚乙烯膜(PE)、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复合膜(EVOH/PE) 4种包装材料对生菜进行气调包装,并设置无包装组作为对照,置于4 ℃的冷库中贮藏。贮藏期间,定期对各组生菜感官、失重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以及袋内气体组分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第6天时,对照组生菜因失水严重而失去商品价值;EVOH/PE组中O2即将耗尽,CO2比例达到20.3%,袋内出现酒精气味;其它3组袋内O2比例均先降低,在小范围内呈波动性变化,CO2比例先升高后相对平稳。HDPE组贮藏时间达18 d,保鲜效果最好。阻隔性适宜的包装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生菜的保鲜效果,延长保鲜期。
2017, 33(8):126-1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29
摘要:为探究肉桂、牛至、茴香精油对鲜切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11个指标,并建立综合评价函数,筛选最佳精油处理组。主成分分析筛选出3个主成分,第1主成分反映菌落总数、呼吸强度、失重率、VC含量、叶绿素含量、香气得分和褐变程度得分7个指标的信息;第2主成分反映总黄酮、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信息;第3主成分反映总酚的信息。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462%,能够较好地反映原始数据的信息。结果表明,3种精油中以肉桂精油处理组的综合得分最高,可有效延缓叶绿素、VC的下降,保持较高的总酚和总黄酮,有利于鲜切西兰花的贮藏保鲜。
2017, 33(8):133-136,19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0
摘要:以果蜡A、果蜡B、果蜡C和果蜡D 4种商品化果蜡,对北碚产无核蜜橘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不同果蜡处理对无核蜜橘贮藏品质的影响,探讨无核蜜橘果实商品化处理适宜的果蜡。结果表明:果蜡C及果蜡A能够有效降低贮藏蜜橘失重率,但果实腐烂率较高;果蜡D对果实转黄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果蒂褐变严重、果实腐烂率较高。果蜡B能有效地抑制果实转黄,延缓果蒂褐变,使果实保持较好的色泽,提高消费者接受度,还能有效地抑制贮藏前期蜜橘腐烂,保持贮藏期间蜜橘果实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即果蜡B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采后蜜橘的感官品质及营养价值,是北碚产无核蜜橘果实适宜的商品化果蜡。
2017, 33(8):137-143,19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1
摘要:以新鲜白萝卜为原料,研究在不同的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和切片厚度条件下,白萝卜的热风干燥特性。通过试验数据拟合,比较7种数学模型在白萝卜热风干燥过程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白萝卜热风干燥以降速过程为主,无明显的恒速阶段。干燥温度、切片厚度对白萝卜的干燥速率影响较大,风速影响较小。干燥温度越高、切片厚度越薄、风速越快,干燥用时越短。通过比较各模型的相关系数(R2)、卡方值(χ2)和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显示Page 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该模型的R2为0.997 6、χ2为2.615×10-4、RMSE为0.014 6。且用模型外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也表现出较好的拟合度。白萝卜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为7.560×10-10~2.130×10-9,随着干燥温度、风速和切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大。白萝卜的干燥活化能为26.34 kJ/mol。此外,还对白萝卜片干燥前后的色差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50~80 ℃时,随着温度的增加,干燥成品的L*值逐渐降低,而b*、a*以及总色差ΔE*值呈升高的趋势。
2017, 33(8):144-14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2
摘要:以绿豆皮为原料,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辅助酶法提取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绿豆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当物料粒径为25~38 μm时,酶法提取绿豆皮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331 (mL/g),酶解温度60 ℃,酶底比190 U/g,酶解时间2 h。该条件下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达14.02%,持水力389%,持油力142%,膨胀力2.67 mL/g,对胆酸钠的吸附率为30.29%。
2017, 33(8):150-15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3
摘要: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梯度萃取得到正己烷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5个不同极性部分,以多酚含量、还原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抑制微生物生长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能力。结果表明:柳叶腊梅叶多酚量较为丰富,乙酸乙酯萃取物含量最多,为(309.5±4.81) mg/g。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甲醇、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值分别为1.24,1.11,0.61,0.48,0.98,1.36 mg/mL。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二氯甲烷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显著,其对4种受试菌的最低抑制浓度为2 mg/mL。故柳叶腊梅叶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抑菌特性,为进一步分离提取活性化合物提供依据。
2017, 33(8):155-15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4
摘要:通过测定酸价、过氧化值与硫代巴比妥酸值来监测西式香肠在储存过程中的脂肪氧化程度的变化,并采用色差、全质构分析等方法将洋葱皮提取物香肠与空白对照样品的品质进行比较,以考察洋葱皮提取物对西式香肠的色泽、质构以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洋葱皮提取物的添加量为0.5%时,不仅抑制了西式香肠脂肪的氧化,而且还改善了其色泽,降低了其硬度、弹性与咀嚼性。
2017, 33(8):159-16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5
摘要:以不同破壁方式处理过的油菜蜂花粉为研究对象,提取水溶活性成分,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作为底物,对蜂花粉作为天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剂的功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破壁方式对蜂花粉功能活性成分以及功效评价结果影响显著,温差破壁、超临界二氧化碳破壁、超声辅助酶解破壁及对照组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为(13.73±1.15)%,(-8.07±0.93)%,(16.70±0.87)%,(968±0.89)%;油菜蜂花粉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在(3.46±0.31)%~(-0.78±0.03)%,无明显线性关系;破壁后的样品多糖含量显著增加,但油菜蜂花粉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无作用,可能与黄酮等其它成分相关。
2017, 33(8):163-16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6
摘要:在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马铃薯全粉,测定其粉质特性、糊化特性及其挂面的烹煮和质构品质,探讨马铃薯全粉对小麦粉及其挂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马铃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马铃薯小麦混合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均降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先降低后升高,吸水率呈线性增加;马铃薯挂面的烹调损失率变大,最佳烹煮时间变长,硬度和弹性逐渐减小。当马铃薯全粉添加量≤20%时,所制作的挂面品质较好。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马铃薯小麦混合粉的粉质特性、糊化特性与马铃薯挂面的品质特性有显著的相关性。
刘楚岑,谭兴和,张春燕,王锋,郭红英,李清明,周红丽,刘宗敏,王栏树,严钦武
2017, 33(8):167-17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7
摘要:以干豇豆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法,研究水分添加量对豇豆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产品品质整体表现为,pH值呈下降趋势;除12%添加量外,水分越高,总酸含量越高;每组都有亚硝峰产生,水分添加量为16%,20%时,产品亚硝酸盐峰迟于其余3组,并且峰值更低;挥发酯含量先上升随后趋于平缓;水分添加量为14%,16%,18%时,挥发酸含量相对较高;第32天时,16%水分添加量产品的氨基酸含量大于其它组;发酵豇豆硬度、胶黏性、咀嚼性随水分含量的升高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水分含量过高、过低,均不利产品的品质,当水分添加量为14%~16%时得所产品的品质最好。
卢昕博,戴路,史春云,黄华,杨君,吴志宏,肖伟,陶丰,周国俊
2017, 33(8):172-17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8
摘要:对具有不同晶型及粒径分布的进口碳酸钙、硅藻土以及二氧化钛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填料的用量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添加填料对再造烟叶基片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仪以及热重分析比较了不同填料再造烟叶基片留着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和二氧化钛留着率明显高于碳酸钙,且都能提高再造烟叶基片的厚度和松厚度;碳酸钙和硅藻土在10%的添加比例时基片抗张强度最高,二氧化钛对基片的抗张强度影响不明显;SEM图显示基片表面附着的填料量随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其中碳酸钙填料分布较分散;热重分析得到的不同再造烟叶的重量残留与填料留着率一致;加填硅藻土和二氧化钛再造烟叶的感官品质优于碳酸钙的。
2017, 33(8):178-182,2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39
摘要:以脱盐榨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微波温度、微波时间、水浴时间、微波功率和装袋量对榨菜硬度、色泽变化和感官评分的影响,进行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设计,建立回归方程,筛选出最优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榨菜最优灭菌工艺为微波1 080 W,微波处理时间3 min,温度71 ℃,装袋量100 g,水浴时间1 min。该法处理后的榨菜品质优于传统榨菜灭菌工艺,且可以大大降低灭菌过程中的能耗和时间。
2017, 33(8):183-18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0
摘要:探究煮制渗糖、真空渗糖、超声波渗糖3种渗糖方式对杏梅品质的影响,并建立感官评分方程。以新疆赛买提杏经盐渍后的杏坯为原材料,探究3种渗糖方式制备杏梅的含糖量、剪切力、色差间的差异性,并利用逐步回归法拟合杏梅感官评分方程。结果表明:杏梅含糖量随煮制次数、真空度、超声功率的增大而增大且差异显著(P<0.05),剪切力反之,色差差异不显著(P>0.05);使用模糊数学计算得出煮制渗糖的感官评分最高;逐步回归方程为:感官评分值=0.02×糖含量+0.02×总色差-0.04×剪切力+0.82。由此可知剪切力、含糖量、色差总值是影响杏梅感官评分的重要指标。
2017, 33(8):189-19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1
摘要:以甜橙全果为原料制备甜橙全果浊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全果浊汁的出汁率和悬浮稳定性为指标,用果胶酶和蛋白酶进行酶解处理,得出酶解最优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01%,蛋白酶添加量0.2%,酶解时间40 min,酶解温度40 ℃,该条件下果浆含量30%的全果果汁的出汁率为83.27%,660 nm处的OD值为0.431。该复合酶解方法能显著提高甜橙全果果汁的出汁率并使果汁保持较好的悬浮稳定性,经酶解后,果浆含量20%和30%的全果果汁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2017, 33(8):194-19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2
摘要:以沙棘籽油为芯材,采用CAS/MD、OSA/MD、WPI/GA/MD 3种壁材配方,通过喷雾干燥制备沙棘籽油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性质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微胶囊化前后沙棘籽油脂肪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种配方的微胶囊产品均具有较低的含水量和较高的溶解性,其中以CAS/MD为壁材制备的沙棘籽油微胶囊包埋率最高,微胶囊粒径小,表面光滑,热稳定性良好,壁厚度均一,沙棘籽油在胶囊中分布均匀,喷雾干燥制备过程未对沙棘籽油中的功能性成分产生影响。
全沁果,莫日坚,谭力,闫协民,苏添添,周春霞,洪鹏志,李承勇
2017, 33(8):198-20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3
摘要: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海产品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文章拟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对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现有的控制措施进行概述,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技术的应用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2017, 33(8):204-2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4
摘要:纸基微流控芯片以其低成本、制作简易、方便携带可以实现现场实时检测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主要介绍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加工技术,包括蜡印法、紫外光刻法、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喷墨印刷技术、融蜡浸透技术、切纸技术以及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快速检测提供更先进的方法和更高效的途径,加速纸基微流控芯片的发展。
2017, 33(8):210-21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5
摘要:文章阐述了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重点介绍了不同土壤样品制备条件和仪器检测条件对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的影响,以及解谱技术与模型优化的应用,并展望了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2017, 33(8):214-21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6
摘要: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立法为视角,分析其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立法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坚持健康公平核心价值的立法理念,广泛征集特殊医学状况人群健康权益诉求,遵循医学本体特点,科学论证评估等途径,以推进医疗卫生立法科学性、民主性。
2017, 33(8):218-22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8.047
摘要:在当下中国大力发展以乡土文化为依托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战略支撑及城市人乡土情感回归意愿增强的背景下,针对当前乡土食品面临着被淡忘甚至消亡的问题,从探讨乡土食品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关系出发,剖析了乡土食品所拥有的生态文化内涵、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情感内涵的三大文化意义,解读了现代食品生态绿色和文化回归的现象,提出了包含严格保育乡土食品依赖的自然环境、重塑传承乡土食品文化的活力乡村,以及培育并创新利用传达乡土文化情感内涵的现代媒介的三大乡土食品的现代传承策略。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