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陈诚,杨紫璇,郝月慧,金卫泽,陈军民,黄卫宁,小川晃弘
2017, 33(1):1-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1
摘要:探究使用MFC和SP两种乳化剂对中国和日本两国面粉的面糊流变学特性、面糊气泡分布、烘焙学特性以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蛋糕进行感官评定测试。结果表明:添加10% MFC的蛋糕面糊比重变化最大,随着MFC的添加量的增加,蛋糕的比容出现了明显的上升。MFC面糊的气泡分布更加均匀,乳化体系有很好的稳定性。当MFC产品的添加量达到了7.5%时,其产品的硬度与添加了5% SP的蛋糕产品的硬度相似。含有10% MFC的重油蛋糕的感官品质以及抗老化效果最佳。相比于日本面粉,使用中国面粉作为面糊基质的蛋糕老化速率更低。
2017, 33(1):7-10,1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2
摘要:以市售曲精分离菌株米曲霉CS3.03为出发菌株,经UV—DES复合诱变处理,采用酪素平板法及琼脂块法进行初筛,结合Folin—酚法复筛结果对比其初筛效果,低盐固态发酵试验测试高蛋白酶酶活突变株的发酵性能,传代试验测试其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琼脂块法的初筛效率明显高于酪素平板法;对初筛菌株进行制曲复筛,获得5株有生产潜力的高蛋白酶酶活突变株,酱油发酵试验结果证明突变株氨态氮含量、全氮利用率均高于出发菌,其中突变株P7、Y5发酵制得酱油氨态氮含量分别提高14.56%,11.26%,全氮利用率分别提高3.83%,4.09%;遗传稳定性测试证明P7具有良好工业应用价值且遗传稳定性好,其蛋白酶酶活平均为4 994.18 U/g 干基,比出发菌株提高173.92%。
2017, 33(1):11-1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3
摘要:以巴氏杀菌鸡蛋清为原料,利用三聚磷酸钠(STP)对鸡蛋清液进行磷酸化改性。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磷酸化最佳工艺条件,即反应pH 7.5,STP添加量4%,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4 h,该条件下磷酸化程度为50.96 mg/g,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辅助观察了反应过程中蛋白质与水分的结合情况。结果表明,鸡蛋清液经过磷酸化改性后,其溶解性、持水性、起泡性、乳化性均得到了改善。
2017, 33(1):16-2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4
摘要:构建β-苯丙氨酸变位酶基因表达重组质粒pET-28a-pam,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获得β-苯丙氨酸变位酶基因重组菌。考察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种龄、发酵时间以及装液量5个因素对β-苯丙氨酸变位酶基因工程菌产酶活性的影响,确定较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7.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50 mL/500 mL、种龄10 h。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选择了种龄、初始pH、发酵时间3个对β-苯丙氨酸变位酶活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优化结果为:在种龄12.8 h、初始pH 6.7、发酵时间25.2 h条件下,PAM活力达到11.15 U/mL,比优化前酶活4.87 U/mL提高了128.9%。
2017, 33(1):22-2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5
摘要:超声波在红酒催陈的过程中会引起电导率的显著变化,但确切的机制尚不明确。文章以乙醇、酒石酸和硫酸亚铁铵为基本组分构建模型酒,在线检测其在不同超声处理条件下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同时测定模型酒中二价铁离子的含量,探讨超声诱导下模型酒电导率与铁离子的变化关系。结果显示:超声处理过程及后期存放过程中酒液的电导率呈先快速上升后下降,后又缓慢上升最终稳定的变化趋势;模型酒中二价铁离子含量降低、三价铁离子含量增加,表明超声波对模型酒电导率影响可能与铁离子价态、含量有关。试验结果为探索超声诱导红酒电导率的变化机制提供有益借鉴和理论基础,也为电导率作为超声陈化红酒过程中的检测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7, 33(1):27-31,5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6
摘要:对川渝地区7种知名品牌的鱼香肉丝调料进行加热前后的电子鼻检测,结合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将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能够将加热前后的7种鱼香肉丝调料进行有效区分;四川地区的鱼香肉丝调料在加热前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加热后相似性降低;重庆地区的鱼香肉丝调料加热前后未表现出相似性;相对加热前,7种鱼香肉丝调料在加热后气味物质差异明显,可能与其使用的原材料及加热过程中理化反应有关。
2017, 33(1):32-38,8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7
摘要:对比明火蒸锅与电蒸箱两种蒸制工具对太湖蟹感官评定及营养价值的影响。通过失重率、水分和感官3个过程指标,确定电蒸箱和明火蒸锅蒸制太湖蟹的感官最佳时间;比较了两种蒸制方式的最佳条件下,太湖蟹蟹肉和蟹黄/膏的基本营养成分、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和功能性成分。结果表明:两种蒸制方式下的太湖蟹的失重率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可食部的水分逐渐下降;电蒸箱和明火蒸锅蒸制的最佳感官时间分别为25,20 min,在该条件下,电蒸箱蒸制蟹的基本营养成分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明火蒸锅蒸制;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也优于明火蒸锅蒸制;电蒸箱蒸制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明火蒸锅,且 DHA(C22:6)和虾青素含量均为明火蒸锅的2倍以上。该研究对日常烹调和企业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7, 33(1):39-44,9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8
摘要:为深入研究高山野山药的干燥特性,自制微波间歇干燥试验装置,采用四因素四水平(微波功率、切片厚度、加热时间、间歇时间)对鲜切高山野山药片进行微波间歇干燥试验,得出鲜切高山野山药片微波间歇干燥的干燥变化规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山野山药片微波间歇干燥过程大致包括加速、恒速和降速阶段;并且加热时间为7 s时干燥色泽最好,此时切片厚度对收缩特性产生显著影响,提高切片厚度有利于保持高山野山药片的干后体积。该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干燥高山野山药乃至相关农产品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7, 33(1):45-47,1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09
摘要:对2013~2015年湖南省内超市、批发市场等白酒进行抽检,采用概率评估法对白酒中的两种邻苯二甲酸酯类\[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膳食暴露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的白酒邻苯二甲酸酯类膳食暴露总体上处于安全水平,但饮酒量在240 g/d以上的成年饮酒者,DBP的高百分位(95%)暴露水平接近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制定的每日耐受摄入量值(TDI值),存在一定的暴露风险。
2017, 33(1):48-50,1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0
摘要:采集4 000~10 000 cm-1波数范围内210 份鲜肉(牛、羊、猪肉各70份)为校正集样品光谱数据,在不同的光谱预处理基础上,用偏最小二乘法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 建立了单独的不同种类肉品,及其混合鲜肉肉糜红外光谱与蛋白质测量值之间的定量分析模型。90份鲜肉(牛、羊、猪肉各30份)为预测集样品,采集光谱数据后用于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鲜肉建模集及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0.929;RMSEC及RMSEP分别为0.495,0.669。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实现鲜肉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提高了模型预测的广适性。
2017, 33(1):51-5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1
摘要:提出一种新方法,将样品通过混合酸消化后应用电驱动膜萃取技术富集其中的硒元素,然后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减少了试剂消耗,实际样品检出限可达到0.005 mg/kg,平均回收率为92.4%。通过国家标准物质验证,试验结果符合其不确定度要求。该方法适宜蔬菜水果中硒的检验。
2017, 33(1):55-5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2
摘要:对顶空—气相色谱测定饮用水、烟笋、外婆菜和烤耳尖中亚硝酸含量进行研究,建立亚硝酸盐的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反应机理进行推断,并用顶空—气质联用仪对反应产物进行验证。烟笋、外婆菜和烤耳尖经粉碎、沸水提取、沉淀剂沉淀和过滤后,取样品溶液分析,饮用水直接取样分析。样品处理液中先后加入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溶液和硫酸溶液,在顶空瓶中50 ℃条件下发生重氮化反应,以衍生产物环己烯作为目标产物,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标准物质标准曲线r2为0.999 0,取样量为5 mL时,对应的检测范围为0.001~0.200 mg/L;高浓度标准物质标准曲线r2为0.999 5,取样量为3 g时,对应的检测范围为0.67~167.00 mg/kg。该方法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和回收率好,是快速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较好的方法。
2017, 33(1):59-6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3
摘要:以美国食品监督检查制度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其监督检查机构的组成、管理运行机制、检查理念以及检查员的培训特点,提出了建立基于风险和质量体系的食品监督检查制度、综合性食品监督检查信息管理平台以及统一的食品检查员培训和认证体系的建议,为完善中国食品监督检查制度提供借鉴。
2017, 33(1):62-64,1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4
摘要:对于食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其中必然涉及到各种同财务制度有关的资金投入和成本核算等问题。良好的财务制度可以通过预防性投资、教育投资以及预提安全生产费用等方式,对食品安全生产产生相应的促进功能。然而,现实食品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财务制度,存在预防性投资和教育投资得不到应有重视,预提费用没有可靠保障等问题,难以起到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当前食品企业的财务制度进行创新,采取加大预防性投资的比例、建立员工食品安全教育的专项费用管理制度、建立食品安全生产费用预提的专门制度等必要措施,以保证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017, 33(1):65-6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5
摘要:当前中国实行的是以食品生产销售者犯罪为主,食品安全监管者犯罪为辅,并兼顾食品运输储存在犯罪的食品安全刑法规制体系,但仍然存在同食品安全全过程控制的潮流相悖、忽视食品安全犯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以及忽视食品安全犯罪的经济属性等现实困境。必须通过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行为进行全过程刑法规制,比照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加大刑罚力度,以及充分发挥罚金刑的作用等有效路径,对现有刑法规制进行相应的完善。
2017, 33(1):68-71,7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6
摘要:以上悬式离心机转鼓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单元法将转鼓壁划分为板单元,将糖膏划分为三棱柱单元,充分考虑转鼓和糖膏的流固耦合作用,建立反映转鼓与糖膏流固耦合关系的解析动力学模型,比较转鼓在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下和不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振动模态,分析流固耦合对转鼓振动模态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建上悬式离心机转鼓解析动力学模型反映了系统参数与其动态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由于考虑系统的流固耦合特性,增加了附加质量矩阵,从而对系统的固有频率产生重要影响,为了避免转鼓系统产生共振现象,确定系统的工作频率范围时,应该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影响。
2017, 33(1):72-7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7
摘要:采用PALYFLOW软件数值模拟聚乳酸(PLA)在长径比为441的试验用小型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机头过渡体的三维等温流场。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分析比较了过渡体内的速度场、压力场、剪切速率场和黏度场。结果表明:在适当温度下,增加螺杆转速与增加流量都可以提高流场效果,但与螺杆速度的增加相比,熔体流量的增加更有益于提高整个机头过渡体流场的混合与塑化效果,增加PLA成品的质量。
2017, 33(1):76-8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8
摘要:针对现有的干果包装机多为功能单一、占地面积大、对人工依赖程度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旋转式多工位自动干果包装机,该机器集干果的定量收集、装袋、热塑封袋、纸袋整齐装箱、自动封箱等功能于一体。该机器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主要包括3个系统,即:旋转式可控定量投料系统,集抓袋、开袋、装袋、封袋于一体的打包系统,装箱、封箱系统。经实验验证,该机器每小时能包装720袋(合360 kg)干果,损失率≤2%。
2017, 33(1):81-83,14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19
摘要:研制一种用于动物骨提取的新型自卸式排渣吊笼及防骨渣掉落装置。该自卸式排渣吊笼主要由吊笼底圈、底盖网板、吊笼桶体、上沿加强圈、吊笼上盖等几个主体构成,很好地解决了老式排渣吊笼锁盖不严、销钉容易掉落的问题。新的起吊结构,能够防止吊钩脱落,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即使在罐下部起吊也可简单易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为避免吊笼进出底部加设直喷立管的提取罐时骨渣容易掉落的问题,配套设计了新型防止吊笼中骨渣掉落装置。该设计装置造价低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能有效防止吊笼中骨渣掉落,可大大提高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2017, 33(1):84-8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0
摘要:高压CO2杀菌和超高压均质杀菌都是非常有前途的非热杀菌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其杀菌能力,把高压CO2杀菌与超高压均质杀菌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新型的高压CO2与超高压均质协同杀菌技术,并对其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结构组成进行系统的阐述,搭建协同杀菌试验平台。通过酿酒酵母的杀菌试验,验证了协同杀菌系统优于单一的高压CO2杀菌或超高压均质杀菌。
2017, 33(1):87-9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1
摘要:淡水鱼鱼体去头加工是淡水鱼工业化前处理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鱼体去头加工的效果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后期深加工产品的质量。以白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利用气缸带动仿形去头刀具进行鱼体机械去头加工的方法,设计并研制了仿形结构刀具以及气动式机械去头机样机,以白鲢鱼体去头加工过程中的采肉率、去头率以及切断面评分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影响白鲢气动式机械去头机样机性能参数的鱼体头部定位距离、鱼体背部定位距离、刀具仿形结构、工作气压等关键因素进行试验分析,探究各因素的变化规律,并设计正交试验对各因素的最优组合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可知:对去头机去头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鱼体头部定位距离>刀具仿形结构>鱼体背部定位距离>误差。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淡水鱼气动式去头机去头工作时,将鱼体水平放置,鱼体头部定位距离为107 mm,鱼体背部定位距离为55 mm,并采用厚度为2 mm的弧刃U型刀进行切割时去头效果最好,该条件下鱼体去头采肉率为76.8%,去头率为90.6%。
2017, 33(1):93-96,20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2
摘要:设计了一种集微波干燥与真空干燥于一体的新型装置,将波导和波源冷却装置融为一体,有效地解决了微波分布不均和微波源受热易损坏两大难题。物料室是微波室和真空室的交集,可以使物料既能受到微波辐射,又能处于真空环境中。分层设计的物料盘一方面可以方便拆卸,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地利用物料室的空间。模块化的冷阱设计,使冷阱可以根据干燥的需求自由的装卸,可以有效地提高冷阱的利用效率。该微波真空干燥设备设计巧妙,安全可靠,可以满足高品质物料的干燥加工。
2017, 33(1):97-100,16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3
摘要:为使食品得到更好的干燥以及提高干燥生产效率,在分析盘式干燥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干燥盘零件进行了几何结构设计、应力及变形分析,给出所选制造材料厚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干燥盘在工作中与物料颗粒的传热过程,总结出传热系数公式。参考该文相关理论生产的盘式干燥器运行良好,干燥效果显著。
2017, 33(1):101-103,19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4
摘要:为满足冰激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基于快速成型技术设计了一台冰激凌成型机,主要包括传动机构和机械结构、控制系统。传动机构由Z轴传动机构和Core XY二轴联动机构组成;机械结构包括使原料均匀混合的搅拌机构、实现原料逐层堆积固化成型的工作台,以及可实现XOY平面移动的挤出机构;控制系统包括机构运动控制和温度控制。该机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能实现任意复杂结构的个性化冰激凌的成型。
2017, 33(1):104-10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5
摘要:根据实际运输情况,研究了运输过程中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猕猴桃在10,20,30,40,50 Hz 5种振动频率以及2.5,5.0,7.5 m/s2 3种振动加速度下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来评定其品质变化,以确定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验进行其硬度、可滴定酸、VC含量均下降,可溶性固形物、MDA含量均上升。研究发现在20 Hz的振动频率、2.5 m/s2的振动加速度下猕猴桃损伤最小。
2017, 33(1):110-113,12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6
摘要:早期预警是防控储藏玉米污染黄曲霉毒素B1(AFB1)的重要手段。将不同含水量的玉米置于各种温度环境下进行储藏试验,研究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与玉米污染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数据变化的趋势一致,AFB1是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二次曲线函数(相关性系数大于0.95)。储藏温度和玉米含水量等条件可改变所含霉菌产生AFB1和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速度,但不影响数值变化的趋势。在各种储藏条件下,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可比玉米中AFB1含量显著变化的起始点提前4~21 d。因此,借助检测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方法可以早期预警储藏玉米污染AFB1。
2017, 33(1):114-1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7
摘要:为了探索纳米二氧化硅改性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对贡柑的保鲜效果,分别研究了未包装、常规LDPE膜包装和纳米二氧化硅改性LDPE膜包装三种贮藏方式对贡柑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包装材料均能改善贡柑的贮藏品质,其中纳米二氧化硅改性LDPE膜能够更好地延缓贡柑采后失重率、腐烂率的上升和硬度的下降,更好地抑制丙二醛的积累,贮藏后期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并能较好地维持果实抗氧化性能和感官满意度。
2017, 33(1):119-12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8
摘要:多温区公路冷藏运输车比单温区冷藏运输车更能适应货量变化和温度变化需求,车内冷间气流组织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冷间温度,采用CFD技术研究了单蒸发器多温区冷藏运输车内上供下回气流组织方式对温度分布影响,并针对温度不均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为多温区冷藏运输车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7, 33(1):122-12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29
摘要:为了解决金枪鱼渔船超低温制冷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低,监控效果不理想和监控条件恶劣等问题,提出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基于LabVIEW平台设计开发了一套金枪鱼渔船超低温冷库制冷监控系统,实现了冷库机组数据的实时监测、数据及动态曲线的显示、数据的处理及保存、系统控制参数的设定、电子膨胀阀实时状态检测和电子膨胀阀控制及输出显示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测控及时准确,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完善。
2017, 33(1):128-1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0
摘要:保鲜配送环境中温度是保障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以半导体制冷式果蔬配送箱为研究对象,设计基于AVR系列ATmega16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基于ICCV7 for AVR开发环境,通过C语言进行软件编程,采集果蔬配送箱的保鲜环境温度与半导体制冷器散热系统水温,使用双限值控制方法,控制半导体制冷器、风机、水泵等执行机构工作,实现对半导体制冷式果蔬配送箱保鲜环境的温度调控和散热系统高温保护。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实时获取果蔬配送箱内保鲜环境温度与半导体制冷器散热系统水温的动态变化,根据控制逻辑精确、有效地进行执行机构控制,系统工作可靠、稳定。
2017, 33(1):133-13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1
摘要:为探讨新型碳氢制冷剂在食品制冷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基于R600a制冷系统,设计一套制冷系统测试装置,主要由制冷系统、温度监测系统和压力检测器等组成;用环境友好型碳氢制冷剂HCR22替代制冷剂R600a,以制冷系数和制冷量为指标,对比了2种制冷剂的制冷效果。结果表明:HCR22用于R600a系统,相比R600a,充注量减少13.33%,制冷系数提高10.53%,系统节能3.16%;系统运行12 h,HCR22和R600a的制冷量分别为7 306.64,6 796.68 kJ。该研究结果为新型制冷剂HCR22替代R600a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2017, 33(1):137-142,15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2
摘要: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藤椒冷榨油饼粕中黄酮类物质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对黄酮类提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6 W,微波处理时间256 s,乙醇浓度75%,液料比501(mL/g),所得饼粕黄酮得率(以芦丁计)为(0.40±0.04)%。藤椒冷榨油饼粕黄酮的还原力、自由基清除能力随其质量浓度增加而总体呈现增强趋势,0.05 mg/mL饼粕黄酮的还原力和0.03 mg/mL的抗坏血酸溶液还原力相当;饼粕黄酮、抗坏血酸对·OH的IC50值分别为0.074,0.053 mg/mL;对DPPH·的IC50值为0.024,0.016 mg/mL。研究结果证明饼粕黄酮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具备天然抗氧化剂开发价值。
2017, 33(1):143-14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3
摘要:对赤灵芝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和体外抗氧化性研究。从赤灵芝中提取粗多糖,通过离子交换色谱、葡聚糖凝胶色谱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进行分子量和单糖组成测试,对GLPa-2、GLPb-1、GLPc 3个级分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3个多糖级分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组成,但单糖的摩尔比不同;GLPa-2、GLPb-1、GLPc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3.65×105,3.87×104,1.38×104 Da;各样品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大,呈量效关系,分子量最大的GLPa-2抗氧化活性最佳,表明赤芝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组成相关。
2017, 33(1):148-15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4
摘要:以6个品种3种色系葡萄的果梗、果皮及部分品种的葡萄籽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不同品种葡萄的果梗、果皮和种籽中的白藜芦醇,利用HPLC测定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并分析了白藜芦醇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葡萄不同品种和组织间白藜芦醇含量差异显著,整体表现为果梗>果皮>种籽,果皮紫黑色品种>红色>黄绿色;金田0608和夏黑果梗白藜芦醇含量较高(22.4~22.6 μg/g),阳光玫瑰和白罗莎里奥果梗藜芦醇含量很低(1.2~1.8 μg/g)。除葡萄籽白藜芦醇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外,其它组织白藜芦醇含量与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相关性。金田0608和夏黑果梗、果皮白藜芦醇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较强。
2017, 33(1):153-155,17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5
摘要:研究黔产野生水芹(后简称水芹)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及水芹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小鼠降血糖作用。应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单项预试验方法检测水芹化学成分类型,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总黄酮、总糖含量。用STZ建立小鼠糖尿模型,二甲双胍做阳性对照,水芹醇提物灌胃,检测血糖。结果表明,水芹含酚类、黄酮类、糖类、生物碱等多种活性物质,总酚酸、总黄酮、总糖含量较高;水芹醇提物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高剂量组血糖均值从27.6降至17.7。黔产水芹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价值。
2017, 33(1):156-16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6
摘要:研究藤本豆豆荚总黄酮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及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小鼠免疫器官系数、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细胞因子水平、血清SOD、GSH-Px和MDA为指标评价藤本豆豆荚总黄酮的免疫功能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灌胃给予正常小鼠藤本豆豆荚总黄酮30 d后,小鼠胸腺系数和脾脏系数分别增加12.34%和8.67%,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分别增加114.68%和27.16%,小鼠血清IFN-γ、AKP、SOD和GSH-Px的活性分别提高8.25%,82.52%,10.47%,12.16%,血清MDA水平降低32.97%。藤本豆豆荚总黄酮具有增强正常小鼠免疫功能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的作用。
2017, 33(1):161-16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7
摘要:采用超声波预处理苦荞麦种子,研究超声波的功率、时间和温度对苦荞麦种子萌发率及麦苗还原糖、总黄酮含量和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的功率、时间和温度对种子的初始萌发率影响显著。在超声波功率280 W、温度20 ℃、时间35 min处理条件下,苦荞麦种子的初始萌发率和最终萌发率分别达88.00%和100%。在超声波功率240 W、温度 15 ℃、时间35 min处理条件下,苦荞麦芽苗(4 d)中还原糖含量最高达11.24 g/100 g,分别比种子和对照增加303.99%和40.03%。而在超声波功率280 W、温度30 ℃、时间30 min处理条件下,苦荞麦芽苗(6 d)中总黄酮的含量达9.46 g/100 g,分别比种子和对照增加228.07%和69.71%,该条件下芽苗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86.47%。
2017, 33(1):167-17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8
摘要:以兔皮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制得的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83.69±0.51)%,与传统酶法相比提高了25%。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超声处理制得的兔皮胶原蛋白主要由 α1,α2和β亚基组成,并未造成亚基的降解;紫外光谱表明,超声处理后的胶原蛋白的特征吸收波长为217 nm,说明其较好地保持了I型胶原蛋白的特征;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经过超声处理后的胶原蛋白分子中的氢键遭到部分破坏,但其三螺旋结构仍保持完整;差示扫描量热仪结果表明,超声法制得的兔皮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和热焓值均略低于传统兔皮胶原,相对而言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2017, 33(1):172-17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39
摘要: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胶体(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黄原胶)对发芽糙米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胶体对面包的改善作用不同,且不同食品胶适宜添加浓度不同。与未添加胶体的发芽糙米面包相比,添加2%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面包比容增大25%,硬度降低35%,弹性增加9.5%,内聚性增加9.8%;添加0.1%的海藻酸钠,面包比容增大19%,硬度降低31%,弹性增加10%;而添加黄原胶,对高含量发芽糙米面包的品质无明显改善作用。
2017, 33(1):177-18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0
摘要:针对芦荟加工过程副产物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将芦荟叶皮干燥制粉后,加入玉米粉中进行挤压膨化试验,制备芦荟—玉米功能膨化食品。采用单因素及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芦荟添加量、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喂料速度以及膨化温度等工艺参数对膨化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采用线性插值法对芦荟—玉米粉挤压膨化产品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添加芦荟超微粉体后的混合物料挤压膨化最优工艺参数为:喂料速度30 r/min,螺杆转速115 r/min,水分含量14%,芦荟含量4%,膨化温度150 ℃。
2017, 33(1):182-187,19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1
摘要:利用豆清发酵液作为豆腐凝固剂进行点浆生产豆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豆清发酵液总酸含量,豆清发酵液添加量和点浆温度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和弹性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豆清发酵液点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豆清发酵液总酸含量5.3 g/kg,豆清发酵液添加量29%,点浆温度76 ℃,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豆腐感官评分为(76.20±0.36)分,豆腐弹性为0.95±0.01。
2017, 33(1):188-19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2
摘要:以新鲜甜玉米为原料,中温α-淀粉酶及糖化酶为催化剂,采用双酶法分段酶解制备甜玉米汁。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评价依据,先考察了液化过程中液料比、中温α-淀粉酶用量、酶解温度和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后考察了糖化过程中糖化酶的用量、糖化温度及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甜玉米双酶酶解取汁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条件为:按照料液比为14(g/mL)制取甜玉米浆,中温α-淀粉酶用量为0.35%,于55 ℃液化25 min;糖化酶用量为0.15%,于55 ℃下糖化20 min;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9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取汁效果好等优点,可在甜玉米饮料加工中推广和应用。
2017, 33(1):193-19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3
摘要:在面制品加工过程中,磷酸盐能够改善面条的弹性,作为化学膨松剂增加面包的体积,作为改良剂降低饺子皮面皮的开裂率。文章介绍了磷酸盐的种类性质,综述了其在面制品中的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2017, 33(1):199-20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4
摘要:桦褐孔菌多糖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在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潜在的保健成分。文章阐述了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以及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桦褐孔菌多糖进一步研究以及活性开发应用的趋势。
2017, 33(1):203-20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5
摘要:基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理论,选取CNKI收录的1997~2016年发表的中国转基因食品研究文献341篇,通过统计和计量分析,指出载文期刊具有一定的集中度,核心作者研究较为深入,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外延性。研究表明:国内学者对转基因食品领域的研究呈动态上升趋势,自然科学研究文献偏少,应致力于转基因工程技术的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文献中,学者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方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风险交流。转基因食品的风险交流研究将成为创新研究的主流。
2017, 33(1):207-21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6
摘要:阐述了中国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创新主体多元化,并以大专院校为主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不足、资金投入较少、技术转化率低、技术推广难度大、服务平台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政府应当支持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加大科研财政投入、健全技术转化体系等。
2017, 33(1):211-216,22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7
摘要:生态酿酒工业以提供生态酒产品为中心,构建循环经济新模式,旨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环境、酿酒工业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酿酒蕰含了道家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思想、系统论的整体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思想,代表了酿酒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2017, 33(1):217-22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1.048
摘要:通过阐释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基本概况以及中国海洋食品开发的潜力,分析了海鲜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认为现阶段中国海洋食品产品种类单一,主要以冷冻制品为主,精深加工产品匮乏,附加值低、综合利用率不高。进而提出了制约中国海洋食品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了以促进海洋民生和提升海洋经济为导向的未来海洋食品产业发展趋势。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