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2(3):4-11,10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1
摘要:进行火麻仁油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火麻仁油不具有急性毒性,对雌、雄小鼠经口MTD最大耐受量均大于40 mL/kg·体重,属无毒级。Ames试验显示火麻仁油不具有致突变性,且不影响小鼠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对于小鼠精原细胞的分裂分化、精子生成和细胞学形态无明显影响,表明火麻仁油没有遗传毒性和致畸性。90 d喂养试验中期和末期血液学检查、末期血液生化检验、脏器检查及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在各剂量组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剂量—反应关系,表明火麻仁油不具有亚慢性毒性。
尹乐斌,张臣飞,孙菁,孔小婷,夏秋良,周新星,杜燕,赖晗,赵良忠
2016, 32(3):12-15,6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2
摘要:从豆制品工厂自然发酵的豆清蛋白发酵液中分离得到一株产细菌素的乳酸菌,编号为NLB-3。通过排除发酵液中有机酸、过氧化氢对指示菌的抑菌作用,及抑菌物质的蛋白酶稳定性试验,初步确定菌株NLB-3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结合菌株NLB-3的菌落及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AN测序结果,初步将其鉴定为乳杆菌属NLB-3(Lactobacillus sp. NLB-3)。菌株NLB-3的生物学特性表明,该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35 ℃,菌株在该温度下发酵16 h后菌液pH低至3.45,菌株NLB-3有较广的盐耐受范围,当NaCl浓度大于10%时,菌株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2016, 32(3):16-19,7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3
摘要:从油坊土壤、饭店、食堂油烟机排气孔等8个取样点获得16份样品,通过溴甲酚紫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选出9株产脂肪酶量高的菌株,其中一菌株A7的产量最高,其酶活为12.9 U/mL,以菌株A7为出发菌株再进行发酵培养基的研究。经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脂肪酶高产的最佳培养基为:大豆油5 g/L、蛋白胨20 g/L、MgSO47H2O 0.4 g/L、初始pH 6.0,培养温度30 ℃,摇床转速200 r/min,优化后产酶量达到19.8 U/mL。
2016, 32(3):20-2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4
摘要:试验以十五烷酸为内标,定量分析9种不同物种茶油的脂肪酸组成;用胰脂肪酶专一性地水解茶油甘油三酯中Sn-1和Sn-3位上的脂肪酸,并经薄层层析分离出Sn-2位甘一酯,采用气相色谱仪对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个不同物种茶油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5种脂肪酸组成,浙江红花油茶的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高,分别为82.79 g/100 g和84.77 g/100 g;且脂肪酸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n-2位上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短柱茶在Sn-2位的油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82.96%,92.89%。表明茶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油脂。
2016, 32(3):24-2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5
摘要:以直链淀粉含量相近,蛋白质含量有异同的大米为研究材料,研究米蛋白及其组分与米饭物性特征及感官品质间的相关特性。结果表明:蒸煮以后米饭粗蛋白变化不大,各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清蛋白大量减少,球蛋白变化较小,大米谷蛋白含量与大米蛋白组分总量、米饭中谷蛋白量降低幅度和米饭组分总量降低幅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多数物性特征参数与感官评分高度正相关;粗蛋白和各组分含量对感官都有一定的负影响,尤其是醇溶蛋白,但影响均不显著,而对物性特征参数影响不尽一致,粗蛋白含量对物性参数影响不大。大米清蛋白含量与各物性参数具有高度负相关(粘性较小),而球蛋白与物性特征参数(粘性除外)多呈正相关性,但均不显著。大米中醇溶蛋白以及谷蛋白与多数物性参数(粘性除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尤其是大米醇溶蛋白相关性较高。因此,清蛋白对米饭物性特征有负作用,而球蛋白则相反,醇溶蛋白与米饭物性特征负相关性比谷蛋白高,进而影响感官品质,但谷蛋白含量最高的优势决定了其在蛋白组分中起到主要作用。
2016, 32(3):28-3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6
摘要:研究6个代表性裸燕麦品种的基本营养成分、功能活性成分和特征组分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裸燕麦样品中,总淀粉变异系数为8.21%,变幅为51.50%~64.32%;其中坝莜三号和花早2号所含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占总淀粉比例相对较高。粗脂肪变异系数为26.29%,变幅为3.13%~7.75%;其中定莜八号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最高,为84.00%;坝莜一号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最低,为69.00%。粗蛋白质变异系数为10.51%,变幅为13.37%~18.43%;坝莜三号总氨基酸最高,约为139.60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9.07%;花早2号总氨基酸含量最低,约为110.09 mg/g,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约为59.34%。总多酚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39.26%,变幅为4.27%~19.53%。总黄酮变异系数为29.64%,变幅为20.84%~44.34%。β-葡聚糖变异系数为25.22%,变幅为2.74%~5.72%。研究结果对于燕麦相关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016, 32(3):33-3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7
摘要:以青稞淀粉(hulless barley starch,HBS)为研究对象,以市售荞麦淀粉(buckwheat starch,BS)、小麦淀粉(wheat starch,WS)为对照,比较3种淀粉糊化特性,并考察蔗糖、NaCl、酸碱介质对糊化性能的影响;对3种淀粉凝胶的质构和冻融稳定性、组成、颗粒结构、结晶度、透明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稞淀粉颗粒大,呈扁平椭圆形,系A型晶体结构,结晶度为26.7%;NaCl能大幅提高青稞淀粉糊化冷稳定性,降低老化作用;3种淀粉在pH 3~11及不同糖度条件下都保持相近的糊化特性。青稞淀粉凝胶黏着性较强,硬度适中,表现出较好的冷藏稳定性和较差的冻融稳定性。
2016, 32(3):39-4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8
摘要:基于美拉德反应原理,分析烟末提取浓缩液美拉德反应时间,以及外源氨基酸与糖类的组合与配比对烟草薄片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当体系初始pH为7.0~8.0,美拉德反应温度为70 ℃时,最佳美拉德反应时间为13 h,最佳外源氨基酸与糖类的组合与配比为:脯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半胱氨酸短链肽果糖=13131320.370。采用感官评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分析发现,美拉德强化修饰可有效降低烟末提取液中的不利成分,增加风味致香成分,如糠醛、巨豆三烯酮等醛酮类物质;减少薄片杂气和木质气,如5-甲基-2-呋喃甲醇、十二烷基醚等物质。因此,美拉德反应在改善烟草薄片质量的应用中是一条有效途径。
2016, 32(3):45-4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09
摘要:以普通低酯果胶和酰胺化低酯果胶为研究对象,凝胶硬度和弹性为衡量指标,探讨果胶浓度、蔗糖浓度、钙离子浓度、pH值对果胶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由单因素试验可以得出,酰胺化低酯果胶比普通低酯果胶的凝胶性能更好。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得出酰胺化低酯果胶的最佳凝胶条件为:果胶浓度1.3 g/100 mL,蔗糖浓度20 g/100 mL,钙离子浓度35 mg/g,pH 3.6,在该条件下,酰胺化低酯果胶凝胶的硬度为47.06 g,弹性为3.81 mm。
2016, 32(3):49-5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0
摘要:研究在长沙市金星村采集的普通红壤、加石灰红壤,以及于两种土壤生长的杂优水稻,检测土壤、根、茎叶、壳及糙米中Pb和Cd的含量,分析水稻出穗前,向土壤中加入石灰对Pb和Cd在水稻各部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红壤中,Pb有94.20%在根中分配,Cd只有54.00%在根中分配;在加石灰红壤中,Pb和Cd在根及茎叶中总的分配分别增加2.20%,17.20%,在糙米中的分配分别降低0.78%,11.30%;加石灰红壤中糙米Pb和Cd的富集系数分别降低0.02%,2.60%。因此在水稻出穗前向土壤中加入石灰能有效降低Pb和Cd在糙米中的富集。
2016, 32(3):53-59,1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1
摘要:纳米磁珠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但仍存在尺寸不均、分散性差、改性过程中强磁性难以保持和功能化程度偏低等缺点。为克服上述缺点,首先制备尺寸均匀的Fe3O4超细强磁核,再先后利用正硅酸乙酯、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功能改性,分别得到硅羟基化磁珠Fe3O4@SiO2和氨基化磁珠Fe3O4@SiO2—NH2,最后研究Fe3O4制备及改性过程中其磁性、分散稳定性、功能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室温及氮气保护下,氨水量50 mL,浓度1 mol/L时,Fe3O4磁性最强,达到56 eum/g,乙醇中稳定分散8 d;正硅酸乙酯量0.5 mL时,所得硅羟基化磁珠磁性为30 eum/g,在乙醇中可稳定分散12 d;甲苯中70 ℃下,所得氨基化磁珠磁性仍有25 eum/g,乙醇中可稳定分散14 d,且其氨基接枝率达2.306 mmol/g,高于文献报道值;因而,该研究所得的改性纳米磁珠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及更强的磁性,且其表面携带丰富的羟基或氨基活性基团,更易与各种有机活性分子作用,具有广阔的生物医药应用前景。
2016, 32(3):60-6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2
摘要:通过细菌发光抑制试验,研究Pb2+、Cd2+和Hg2+的单一毒性,以及Pb2++Cd2+、Cd2++Hg2+、Pb2++Hg2+、Pb2++Cd2++Hg2+的混合毒性,分别采用等毒性单位法与加和指数法,对其混合物的联合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的毒性大小为Hg2+ >Pb2+ >Cd2+。对于混合体系,两种评价方法结果一致,即Pb2++Cd2+为协同作用;Cd2++Hg2+、Pb2++Hg2+ 和Pb2++Cd2++Hg2+均为拮抗作用。
2016, 32(3):65-68,16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3
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基于链霉素对CdTe量子点同步荧光强度的增强效应,建立一种测定链霉素含量的同步荧光法,并对测定条件如缓冲溶液pH值、量子点浓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后,加入含1.0 mL CdTe量子点溶液(3.5×10-5 mol/L)和1.0 mL Tris—HCl缓冲溶液(pH=6.0)的溶液中,室温反应10 min后,测定反应体系在345 nm处的同步荧光强度(Δλ=230 nm)。结果表明,链霉素浓度在5.0×10-7~1.0×10-5 mol/L时与体系相对同步荧光强度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7,检出限为1.0×10-8 mol/L。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番茄样品中链霉素残留的测定。
2016, 32(3):69-7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4
摘要: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南水梨糖度进行在线检测研究。南水梨样本以0.3 m/s速度传输,并采用USB4000光谱仪在470~1 150 nm波段范围内采集南水梨样本的光谱。然后,利用3种变量选择方法对波长变量进行筛选,应用偏最小二乘(PLS)方法分别建立南水梨糖度的在线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模型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变量选择方法在线检测南水梨的糖度是可行的;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方法优于无信息变量消除(UVE)及连续投影算法(SPA);CARS方法可以有效简化预测模型并提高预测模型的性能;南水梨全光谱PLS及CARS—PLS糖度预测模型的预测集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40,0.951和0.467%,0.420%。
2016, 32(3):73-7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5
摘要:采用Hi-Plex钙型强阳离子交换柱,以超纯水为流动相、示差折光仪为检测器,在进样量15 μL、流速0.4 mL/min、柱温80 ℃的条件下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和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限、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1.5~2.0 mg/L、97%~108%、0.89%~1.39%。同时,利用该方法对13种国内外品牌卷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所有卷烟样品中均检出了丙二醇和果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而仅在中国产卷烟1和C牌号进口卷烟中检出丙三醇的存在,表明大部分卷烟基本上不用甘油作保润剂。同时发现进口卷烟不同价位间所使用保润剂比例不同,其配方保润剂的设计思路可能充分考虑了烟叶类型的差异,值得深入探讨。
2016, 32(3):77-8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6
摘要: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定板栗壳原花青素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板栗壳纯化粉末中原花青素的平均纯度为74.78%,RSD值为0.99%。用铁盐催化比色法测定板栗壳原花青素含量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铁盐催化比色法的显色条件,确定提取板栗壳原花青素的最佳显色反应条件为:Fe3+浓度0.01 g/mL,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100 ℃,正丁醇—盐酸体积比(V/V) 93∶7,在该优化条件下测定板栗壳纯化粉末中原花青素的平均纯度为74.67%,RSD值为1.68%。铁盐催化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均准确且灵敏,相比之下高效液相色谱法的RSD值更低,拥有更好的可靠性,且更简单快速,适用于板栗壳原花青素纯化粉末的含量测定。
2016, 32(3):82-87,11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7
摘要:以风味泡鹅肉为原料,通过比较不同萃取纤维头的萃取效果,筛选出最佳萃取纤维头。在该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HS—SPME萃取风味泡鹅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工艺,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解吸时间对总峰面积和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数的影响,并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分析风味鹅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风味泡鹅肉的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75 μm CAR/PDMS萃取头,萃取温度55 ℃,萃取时间53 min,解吸时间4 min,在该条件下的总峰面积为3 645 270 362,挥发性物质总数为60种;HS—SPME—GC—MS检测出了风味泡鹅肉中含有烃类、醛类、酯类、酮类、醇类、硫醚类、酚类等挥发性风味物质63种。
2016, 32(3):88-92,18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8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川法小曲白酒香气成分组成,并对影响顶空固相微萃取效果的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20% vol、45%装液量、0.1 g/mL氯化钠、45 ℃平衡温度、平衡30 min、萃取50 min下萃取效果最佳。该条件下,测得川法小曲白酒中45种香气成分,其中酯类29种,醇类5种,醛类1种,其它成分10种。
2016, 32(3):93-95,12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19
摘要:采用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F—LPME—HPLC)对罐装食品中的双酚A含量进行测定,优化萃取剂、样品溶液pH值、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以及搅拌速率等基本数据参数,
2016, 32(3):96-10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0
摘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可能导致水体环境遭受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又可从环境中迁移进入生物体,从而造成安全威胁。通过对7种重金属在水体、沉积物、浮游生物和鳙鱼中的污染情况和迁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在水体中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限量值;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d>Zn>Pb>Cu>Cr>As>Hg,综合污染分级已达到了重度污染程度;浮游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排序为Zn>Cu>Pb>Cr>As>Hg>Cd;鳙鱼中的含量排序为Zn>Cu>Pb>Cr>As>Hg>Cd,所有重金属的含量均低于中国国家和行业标准限量;浮游生物中重金属主要取决于水体,同时受到沉积物的影响。Cd和Pb更倾向于从环境中迁移进入鳙鱼,而Zn和Hg更倾向于从食物链中迁移进入鳙鱼。
2016, 32(3):101-10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1
摘要:通过对中国薯类淀粉加工现状的分析,针对薯类种植较为分散、不耐贮藏的特点,提出一种小型薯类淀粉加工一体机的设计思路,从而避免传统薯类淀粉厂带来的废水废渣集中污染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研究分析。
2016, 32(3):104-10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2
摘要:为了研究喷嘴结构对射流流量和流量修正系数的影响,采用基于FLUENT的大涡数值模拟方法对喷嘴三维射流流场进行单相流仿真,通过喷射滑油称重的方法测量喷嘴射流流量,并用测量结果对单相流仿真进行合理性验证。结果表明:喷孔直径、喷孔轴向长度和喷孔轴线与喷孔上游圆管轴线的夹角,均会影响水头损失,从而影响喷嘴射流流量;随着喷孔直径、喷孔轴线与喷孔上游圆管轴线的夹角增大,或者喷孔轴向长度减小,喷嘴射流流量修正系数逐渐增大。
2016, 32(3):109-11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3
摘要:A new automatic vending machine was designed. The principle of the selecting and pushing of vending machine was introduced,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software ADAMS was used to carry out dynamic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alysis. The vending machine can transport the goods to outlet rapidly and steadily. When the pushing velocity was kept at the speed of 150 mm/s left and right, the goods have low wiggle and high stability, and it can provide the experimental basics for the practical design. In the case of equal occupancy area, comparing to the height of the market vending machine of drink and wine, this vending machine is about 1/3 high to that on the market. with lower whole volume and higher storage amount, It is not only satisfied with the use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but also convenient to operate for the short and small crowd.
2016, 32(3):113-115,12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4
摘要:基于伺服原理设计一款鸡蛋果自动加工装置,包括理论计算分析和整体结构设计。试验研究表明:基于伺服原理的鸡蛋果自动加工装置平均每小时可加工鲜果1.1 t,肉汁制得率可达到28%,肉汁质量优,纯度高,所含杂味极少,果皮收集率可达97%,比P6G-300型破果机耗能减少26%,具有自适应性,能根据果实大小不同及时调整处理,在快速分离优质肉汁的同时收集果皮和种子。
2016, 32(3):116-11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加工业越来越重视。基于Solid Works的马铃薯连续去皮机三维仿真设计,分析以往立式去皮机的工作原理及去皮效果,在原有传统型去皮工序基础上,设计新型马铃薯立式去皮机。该去皮机将马铃薯准备、清洗、去皮加工、再清洗及卸料工序形成一整套循环系统,大大减少了人工环节,提高了去皮效率。并运用三维软件Solid Works完成马铃薯去皮机仿真试验。
2016, 32(3):119-12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6
摘要:为了实现橡胶果的高效低损伤壳仁分离的效果,采用先切割橡胶果壳,再通过辊子挤压、搅拌、风选分离实现橡胶果脱壳的工艺并根据该工艺设计橡胶果脱壳机。该装置的主要构造为切割装置、挤压装置、分离装置。切割装置由螺旋形刀具和刀槽组成,挤压装置由双辊筒组成,分离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搅拌旋转辊子和风机。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对于橡胶果的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6, 32(3):122-12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7
摘要:运用统计分析R软件,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温度、pH、盐浓度3种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生长/非生长模型,构建的回归模型参数值 a1、a2、a3、a4、a5、a6值均低于0.01,具有高度显著的拟合效果。分析各因子不同取值得到的方程式曲线图得出:在温度为10~25 ℃,pH值为4.5~5.5,盐浓度为0.5%~14.5%时,单因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非生长影响显著;其他选值范围,3种因子协同影响。
2016, 32(3):127-130,13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8
摘要:为探讨包装材料对青萝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卫青萝卜为试材,在(2.0±0.5) ℃冷藏条件下,分别采用PE膜、微孔膜对卫青萝卜进行包装,比较了卫青萝卜主要理化及感官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间PE膜组和微孔膜组的VC、酸度、可溶性固形物、亚硝酸盐以及还原糖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微孔膜组的VC含量、酸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失重率均比PE组高;PE组的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和亚硝酸盐含量高于微孔膜组;微孔膜组的质构指标和感官指标优于PE组;二者色差指标差异不明显。微孔膜包装处理的卫青萝卜最佳食用期为5周,最佳贮藏期为11周。PE组包装处理的卫青萝卜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最佳贮藏期为9周。微孔膜组的卫青萝卜品质更佳。
2016, 32(3):131-13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29
摘要:研究不同浓度的尼泊金酯对壳聚糖/尼泊金酯共混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共混膜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测定共混膜的厚度、透光性、色度、力学性能、水蒸气透过率、溶胀性和抑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尼泊金酯浓度的增加,共混膜的透光性降低,颜色呈暗黄色。当尼泊金酯浓度为5%(WT)和25%(WT)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大,分别为37.0 MPa和55%;当尼泊金酯浓度为5%(WT)时,水蒸气透过系数最低,仅为7.5×10-14 g/(m2·s·Pa),该浓度下共混膜具有良好的阻气性和溶胀性。研究还发现共混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高浓度尼泊金酯/壳聚糖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其抑菌圈直径可达10.8 mm。
2016, 32(3):137-140,15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0
摘要:为了明晰冷藏(4 ℃)过程中草鱼宰杀后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含量变化与鲜度变化的关联,研究了贮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及K值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冷藏期间草鱼背腹部肌肉ATP关联物的变化趋势相似,但相对含量有明显区别,背部和腹部肌肉肌苷酸(IMP)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草鱼背部IMP含量远大于腹部;次黄嘌呤(Hx)和次黄嘌呤核苷(HxR)含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新鲜草鱼背、腹部肌肉K值分别为7.72%,7.78%,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K值不断增大,6 d时,两者均接近60%。故4 ℃贮藏条件下草鱼的货架期为6 d。
2016, 32(3):141-144,14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1
摘要:为了研究运输过程中振动对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模拟半挂车运输振动环境,比较经振动处理与未经振动处理哈密瓜在室温(23 ℃)贮藏期间(28 d)品质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贮藏28 d时,振动后的哈密瓜呼吸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振动会加快哈密瓜的呼吸速率及后熟作用,加速衰老及硬度下降速率,加快丙二醛产生及哈密瓜细胞膜脂的氧化,从而破坏细胞膜完整性,最终加快哈密瓜的衰老腐败。
2016, 32(3):145-14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2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采摘期对核桃品质的影响,以温185、新2、扎343为试验材料,分别于2014年9月1日、9月10日、9月20日、9月30日、10月10日进行采样,并对样品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采摘期的延长,温185、新2、扎343核桃的还原糖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在10月10日均达到最高值;9月30日采摘的核桃其VE含量与灰分含量相对较高,水分损失相对较少;整体而言,单一核桃品种的营养含量有变化,3个品种核桃的营养含量在不同的采摘期也有显著性差异。综合3个良种核桃内在品质的检测,认为9月30日为最佳的采摘期。
2016, 32(3):149-153,16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3
摘要:为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燕麦麸油,选用正己烷和乙醇为浸提溶剂,考察溶剂配比、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燕麦麸油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燕麦麸油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正己烷乙醇=11(V/V),液料比81(V/m),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0 ℃;该条件下燕麦麸油的得率为7.08%,燕麦麸油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值为1.347 mg/mL,其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酚类物质、生育酚(VE)、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 297.94±4.04) mg/kg,(73.15±2.76) mg/kg 和(516.20±5.69) mg/100 g;GC—MS结果显示燕麦麸油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8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9.35%,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占34.87%。
2016, 32(3):154-159.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4
摘要: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小扁豆中多酚类物质,利用响应面试验(RSD)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提取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当料液比1︰190(m︰V),提取温度82.60 ℃,丙酮浓度12.96%时小扁豆多酚平均产率可达到26.94%(m/m)。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提取的小扁豆多酚主要由没食子酸、香草醛、香豆酸、芦丁、槲皮素等物质组成。
2016, 32(3):160-164.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5
摘要:为了提高艾叶挥发油的提取率,采用微波联合纤维素酶的提取方法,探讨酶解时间、温度和微波处理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艾叶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解时间60 min、酶解温度45 ℃、微波处理时间10 min、微波功率250 W、酶液用量0.9%和缓冲液pH值4.0时,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可达3.61%,与无微波处理的相比提高了1.25%。GC—MS的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方法提取的艾叶挥发油主要由苯甲酰甲酸乙酯、匙叶桉油烯醇和邻苯二甲酸等物质组成,其含量分别为11.68%,5.24%,4.31%。
2016, 32(3):165-168,20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6
摘要:为优化枯草芽孢杆菌液态发酵制备牦牛血抗氧化肽工艺,以酵解液的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底物浓度对酵解液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在该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底物浓度75 g/L,接种量2.5%(V/V),发酵时间69.5 h。在该条件下制备出·OH清除率为74.48%的牦牛血抗氧化肽,·OH清除率理论值为75.78%,最终发酵上清液多肽含量为2.31 mg/mL。
2016, 32(3):169-173.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7
摘要:以鲫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用酶解法制备ACE抑制肽,并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指标,从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筛选出最佳酶解蛋白酶为胃蛋白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应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ACE抑制率的影响,通过模拟得到的二次多元式方程预测模型,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料液比14.4(mV)、加酶量\[E\]/\[S\]=521 U/g、酶解时间5.3 h。以优化条件制备的酶解产物ACE实际抑制率可达75.79%,与理论预测值76.17%相差不大。
2016, 32(3):174-17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8
摘要:研究油茶籽破碎程度对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得率及提油过程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利用刀片式粉碎机将油茶籽平均粒径减小至37.92 μm时,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总油得率、清油得率分别达到96.85%和91.83%。当对油茶籽粉继续粉碎时,茶籽粉的平均粒径基本保持不变,但水酶法提油过程中乳状液稳定性增加且乳化现象加重,导致总油得率降低,使后续破乳工艺难度加大。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对油茶籽水酶法提取所得的毛油品质无明显区别,基本理化指标符合油茶籽油国家标准,重金属含量均在0.005 mg/kg的检出限水平以下,表明刀片式粉碎方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油茶籽粉碎方式。
2016, 32(3):178-18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39
摘要: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前体——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以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的渗漏率、粒径、Zeta电位等为考察指标,研究预冷冻温度、添加冻干保护剂海藻糖、蔗糖及其分别与甘露醇复配后对黑米麸皮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冷冻温度对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的质量无显著影响。单独使用海藻糖或蔗糖做保护剂时,当大豆卵磷脂与保护剂质量比为13,制备得到的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的渗漏率最低,分别为16.64%和12.50%;海藻糖或蔗糖分别与甘露醇复配均能对花青素脂质体起到协同保护作用,当大豆卵磷脂蔗糖甘露醇质量比为132时,所得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渗漏率最低,为7.45%,平均粒径为346.1 nm;而当大豆卵磷脂海藻糖甘露醇为132时,所得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的渗漏率为9.65%,平均粒径为364.6 nm;脂质体冻干粉复水后Zeta电位变得更负,脂质体稳定性有所提高。用蔗糖和甘露醇复配做保护剂制备得到的花青素脂质体冻干粉的质量最佳。
2016, 32(3):183-187.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0
摘要:以全麦粉取代石梅盘香饼配方中不同比例的精制面粉,研究面团及产品品质的变化,以感官评定为指标,确定石梅盘香饼中全麦粉的最佳取代量以及工艺。结果表明:当全麦粉取代率从0%提高到100%时,吸水率上升了9.5%,面团的形成时间提高了3.9倍,粉质质量指数增大了4.5倍;面团醒发135 min时,与空白相比,100%全麦粉取代率的面团延伸度从98.00 mm降到74.00 mm;同时,100%全麦粉的取代使得混粉的峰值黏度和衰减值分别降低了54.5%和38.0%。最后,优化得到了全麦石梅盘香饼的配方为:全麦粉80 g,小麦粉20 g,鸡蛋10 g,细砂糖15 g,黄油15 g,水52 g,采用小包酥和擀卷起层结合的起酥工艺,得到品质优良的全麦石梅盘香饼。
2016, 32(3):188-19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1
摘要:为了改善荞麦面条的品质,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谷氨酰胺转氨酶对荞麦面条品质特性(面条吸水率、蒸煮损失及质构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SE—HPLC)对面条中蛋白质交联聚合特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添加TG酶能显著降低荞麦面条的吸水率和蒸煮损失,提高其硬度和拉断力,当添加0.01%的TG酶时,荞麦面条的蒸煮损失达到最小值。RVA分析表明,随着TG酶添加量的增加,荞麦面粉的峰值黏度、终值黏度和回生值增加,崩解值降低。电泳图中低分子量亚基条带变浅,SDS蛋白可萃取率降低,说明添加TG酶诱导面条中的蛋白质发生了交联聚合行为,并经微观结构观察,这种交联形成了致密而连续的蛋白网络结构,使得淀粉很好地镶嵌在其中,从而影响了荞麦面条的品质。
2016, 32(3):193-197,24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2
摘要:以全麦粉代替部分普通精制面粉,研究全麦粉对油炸方便面原料的糊化特性以及产品质构、颜色、脂肪含量及复水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麦粉对方便面原料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及最终粘度起显著负相关(P<0.05)作用。方便面质构方面,随着全麦粉取代量的增加,硬度降低,咀嚼性及回弹性下降,粘度增加;色泽变暗,红度加深;复水时间延长,当全麦粉替代量从60%提高到80%时,复水时间从390 s增加到600 s。全麦粉替代量低于80%时,方便面的表面脂肪含量(SUOC)、结构脂肪含量(SOC)及总脂肪含量(TOC)均与全麦粉替代量呈正相关(分别从2.31%,17.55%,19.86%上升到3.01%,24.03%,27.03%),当替代量超过80%后,SUOC值、SOC值及TOC值基本不变(分别为3%,19%,27%左右)。依据本试验结果,建议全麦方便面中全麦粉取代量为60%。
2016, 32(3):198-20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3
摘要:以阿拉伯胶及明胶为壁材,甜橙香精为芯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球状多核甜橙微胶囊。研究壁材组成比例、芯壁比、pH、固化剂添加量对微胶囊产率和微胶囊效率、微胶囊装载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明胶和阿拉伯胶比例为1.11.0(mm),芯壁比为2.21.0(mm),pH 3.6,固化剂添加量为0.16%时,微胶囊的有效载量最高,达到73.16%。
2016, 32(3):203-20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4
摘要:通过固态发酵的方法,制备红曲米,并从中提取出天然红曲色素。以色价为指标,研究光照、温度、受热时间及金属离子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红曲色素稳定性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日光>紫外灯>避光处,其中,日光对红曲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另外随着温度的升高,红曲色素的稳定性越来越差,加热时间越长,色价损失越大;金属离子中,Fe3+对红曲色素的影响最大,而Cu2+和Zn2+影响不显著。
2016, 32(3):206-208,23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5
摘要: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的网络营销模式具有不受地域限制以及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廉价等特征,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对绿色食品的营销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对中国绿色食品营销模式的检视可以发现,虽然绿色食品的网络营销在中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互联网技术不发达、法制建设不健全、网络营销手段单一,以及绿色食品本身价格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互联网的基础建设、网络营销的法制建设、政府的扶持力度,以及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营销渠道、开发成本低廉、适销对路的绿色食品等针对性措施,以保证中国绿色食品网络营销模式的顺利构建。
2016, 32(3):209-211,25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6
摘要:现阶段中国发展食品工业旅游具备一系列的有利条件,存在着深刻的必然性。食品工业旅游在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还存在来自发展环境、理念认识、产品开发设计与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长沙市发展食品工业旅游模式的剖析,指出未来发展食品工业旅游要注重在政策、环境、产品及队伍方面寻求对策。
2016, 32(3):212-21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7
摘要:The breakthroug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ckaging of Chinese spirits depended largely on the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packaging material. Ecological packaging materials must firstly be selected to achieve ecological packaging of Chinese spirits. The necessity, basic characteristics, class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ecology packaging material of Chinese spirits were introduced.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ackaging materials of Chinese spirits would help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consumers and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cological packaging material of Chinese spirits has 4 basic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protecting products, good processing and use, excellent visual design and excellent recovery. Ecological packaging materials of Chinese spirits can be divided into 3 categories: directly natural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recyclable and recycled materials, recyclable and preparing energy and degradable materials. Packaging of Chinese spirits will enter the stage of ecological packag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ts ecological packaging materials will be embodied in 6 aspects, including safety and non-toxic packaging material, simple and original ecology packaging material, nanometer functional packaging material, lightweight packaging materials, degradable plastics packaging material, and resource recycling packaging material.
2016, 32(3):217-221.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8
摘要:碳纳米管(CNT)是纳米碳材料中的一种新型材料,文章主要介绍碳纳米管的非共价键和共价键改性方法,及其在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检测、食品添加剂检测和转基因食品检测等食品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发展方向。
2016, 32(3):222-225.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49
摘要:谷子作为一种在中国杂粮作物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粮食作物,其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地促进了谷子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SSR作为第二代分子标记,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等优势,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多样性、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分析、品种鉴定等研究。文章对SSR标记技术在谷子遗传多样性、遗传连锁图谱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国谷子SSR标记技术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2016, 32(3):226-230.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50
摘要:水产品是蛋白质、无机盐及维生素的良好来源,但极易腐败变质,从而对水产品流通产生影响。保鲜冰主要是将传统冰与臭氧、电解水、保鲜剂、电子束辐照等技术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作用效果。文章主要概述传统冰、臭氧冰、流化冰、电解水冰和生物保鲜剂冰等在国内外水产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拓展了电子束辐照结合冰藏保鲜与复合保鲜剂冰法,系统分析几种保鲜冰在水产品贮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并对其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16, 32(3):231-234,25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51
摘要:PET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中,为了提高对应的抗光氧化能力,会添加一定量的紫外吸收剂于其中,而紫外吸收剂在长期贮存过程中存在迁移溶出隐患。对PET包装材料中紫外吸收剂的种类、迁移机制及国内外迁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进行展望。
2016, 32(3):235-238.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52
摘要:光学快速分析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已在食品行业中得到应用。文章综述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高光谱成像等光学快速分析技术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包括乳制品掺假、食用油掺假、肉制品掺假和其他食品掺假等方面,同时提出现阶段光学快速分析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简要展望该技术在食品掺假检测领域的前景。
2016, 32(3):239-24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53
摘要:酚类物质是葡萄酒的骨架成分,也是葡萄酒保健功能的主要作用物质,所以准确测定酚类物质总量对评判葡萄酒的保健功能和判断葡萄酒品质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高锰酸钾法、福林酚法、普鲁士蓝法、香草醛—盐酸(硫酸)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蛋白质沉淀法在酚类物质测定中的应用情况,并分析其优缺点,为筛选和优化葡萄与葡萄酒总酚测定方法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2016, 32(3):243-246.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54
摘要:介绍红外加热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对食品主要成分的影响,并总结红外加热技术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结合实例,对红外加热技术在食品杀菌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2016, 32(3):247-252.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6.03.055
摘要: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spp.)可引起多种果实采后发生病害,每年造成的损失异常严重,因此防治由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采后果实病害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将着重介绍国内外研究中采后果实链格孢属真菌病害的防治方法,包括采前防治,采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及联合防治等,并提出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使用新的、有效的组合方式来提高防治效果,增强果实抵抗链格孢属真菌的能力,延长果实采后贮藏期,提升其商品价值。
您是本站第 访问者
通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
电话:0731-85258200 E-mail:foodmm@ifoodmm.com 邮编:410114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食品与机械 ® 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