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多甲氧基黄酮的来源及生物学作用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 长沙 410125;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125;3.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69;4. 果蔬贮藏加工与质量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5;5. 涟源康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娄底 417000)

作者简介:

张梦玲,女,湖南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单杨 (1963—),男,湖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E-mail: sy6302@sohu.com余焕玲(1977—),女,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E-mail: yuhlzjl@ccmu.edu.cn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D0400701);湖南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编号:2018ZD04-1-5);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编号:2018TP1030)


Source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citrus polymethoxy flavones
Author:
Affiliation:

(1. Longping Branch Graduate School of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5, China; 2. Hunan Agriculture Product Processing Institute,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angsha, Hunan 410125 China; 3.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69, China; 4. Hunan Key Lab of Fruits & Vegetables Storage, Processing, Quality and Safety, Changsha, Hunan 410125, China; 5. Lianyuan K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Loudi, Hunan 417000, China)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文章综述了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 flavones, PMFs)的来源和生物学作用,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This study reviewed the source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polymethoxy flavones, and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梦玲,李绮丽,李高阳,等.柑橘多甲氧基黄酮的来源及生物学作用[J].食品与机械,2019,(1):213-220.
ZHANGMengling, LIQili, LIGaoyang, et al. Source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citrus polymethoxy flavones[J]. Food & Machinery,2019,(1):213-220.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10-14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2-11-26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
《食品与机械》
友情提示
友情提示 一、 近日有不少作者反应我刊官网无法打开,是因为我刊网站正在升级,旧网站仍在百度搜索排名前列。请认准《食品与机械》唯一官方网址:http://www.ifoodmm.com/spyjx/home 唯一官方邮箱:foodmm@ifoodmm.com; 联系电话:0731-85258200,希望广大读者和作者仔细甄别。